教育教学名词解释精编汇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1182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名词解释精编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教学名词解释精编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教学名词解释精编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教学名词解释精编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教学名词解释精编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名词解释精编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名词解释精编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名词解释1、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2、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3、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4、陶冶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等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

2、尚情操的一种方法。5、学记: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在世界教育史上影响较大。它仅仅用了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就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教育活动的许多规律,对今天的教育活动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6.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7、学制学制是由国家制定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8、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9、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文化科学

3、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10、美育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艺术和创造美能力的活动。1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1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13、启发式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14、榜样示范榜样示范

4、是利用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15、集体舆论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16、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7、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和教育规律,采用一定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能动地理解、接受和践行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

5、德的过程。18、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或标准,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9、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20.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21.人的身心进展人的身心发展指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2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

6、领。23.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赖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其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24.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25.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即它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26.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

7、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27.师德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28.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29.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30.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概括来说就是指从之所以为人的特有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学制答案: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

8、间的关系。32.教育目的答案:教育目的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33.教学大纲答案: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34.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35.课程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概念。在现代,课程的合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学校根据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传授进程。3

9、6.教学 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所积累的文明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37.课外活动指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38.教育目的 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3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4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41.学生的年龄特征 指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10、42、教师的任务教师的任务是遵循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书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3、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他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教学目的论和教学过程认识论,提出了教学的教育姓,第一个试图按心理活动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统觉概念和四段教学法,成为近代西方科学教学论的奠基人。44、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一定思想品德的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45、教育功能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系统所

11、能发挥的作用和能力。46、素质教育教育者以培养、完善、提高人类自身素质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品质的教育活动。47.遗传素质 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与生具有的生理特征。48.教科书 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依据大纲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49.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它以简化的形式,稳定地表现出来。50.活动课程是学校正式课程的一部分,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之外,依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的以活动为中心的一种课程形式。51.尝试教学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课本,通过尝

12、试练习,自己去发现解题方法,掌握教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52.教育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

13、、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53.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54.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55.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56.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

14、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57.教育规律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它发展运动中固有的矛盾,与其他事物和现象间的本质联系。58.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在实践中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59.课程广义上说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所获得的全部经验,即为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过程的总和。狭义上的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具体教学科目。60.学校管理是指为了达到培养人的目的,通过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活动,对学校的人、财、事、物、时问和制度等进行合理的组合、调控和使用,使学校这个教育组织的功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61.现代教育的革命性现代教育是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的,从目标到课程、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等等都需要不断革新的。62.遗传素质人从先代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体质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63.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制定。64.教育方法教师和学生教育过程中为达成教育目标而展开的有秩序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65.教师教师是教育者,是接受社会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其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