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0524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测)(满分45分,时间4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2分)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

2、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八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片戈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綯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

3、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羲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所业文干之 干:求取B楚以其少俊,深礼之 礼:礼遇C仲郢坐专杀左迁 坐:犯罪D为当涂者所薄 当涂者:糊涂的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

4、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本题中,C项,当涂者,当权的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楚以其少俊 夫夷以近 B李德裕素遇之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C乃补太学博士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而俱无持操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答案】D【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为当涂者所薄A夫晋,何厌之有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例句是被动句,细细审查几个句子,只有C项是被动句,A是倒装句

5、,BD是一般句式。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商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B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功名,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又以文章拜谒令狐楚,从而被补为太学博士。C李商隐一方面得到令狐楚的礼遇,并随之为官,一方面又深得王茂元的喜爱,为王茂元干事,两方面有仇,故李商隐被双方看不起,一生仕途坎坷。D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仗,后来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得到了擅长写奏章的令狐楚指点,从这时起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

6、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此时,令狐楚已死。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文言翻译。(共10分)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4分)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3分)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3分)【答案】(1)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

7、上都。(2)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綯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3)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解析】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县令。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二十岁还不到。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开成二年,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

8、任弘农县尉。会昌二年,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得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綯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綯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

9、州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钱奏,明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綯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干谒令狐綯,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验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

10、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泪李商隐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注:青袍,古时读书人常穿的一种袍子,此指贫寒之士。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 是个地位低微的小官,经常要送迎贵客,饱受奚落和排挤,诗中常以青袍自嘲。玉珂,马鞍上的玉石类饰物,此指骑着骏马的达官贵人。6此诗题为“泪”,可全诗并

11、不见一“泪”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此诗是如何扣题写“泪”的。(4分)【答案】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手法的题目,没有直接写“泪”,但引用典故写“类”,实际是考核典故的作用,答题时答出典故表达的情感即可。此诗句句写“泪”,前六句用典。(1分)这些典故讲的都是前朝那些令人悲伤流泪的事,如:首句用汉武帝时宫女的不幸遭遇言宫女失宠之悲,第二句化用江淹别赋诗意言游子思乡之悲,第三句用了湘妃竹的典故言逝者永别之悲,第四句用了晋书有关羊祜的典故言思念先贤之悲,第五句用了王昭君的典故感念昭君远嫁之悲,第六句用楚霸王项羽典故言兵败受困之悲。(2分,六个典故只要指出两个即可)最后两句写作者亲身经历的伤痛流泪之事。(1分

12、)【解析】试题分析:这首诗题为泪,当然是写与泪有关的,但除了题目有个泪字之外,诗中八句,却没有一个泪字,但读来句句都是泪。作者是运用典故来表现的。这首诗八句用了七事,写了七种泪:失宠、离情、伤悼、感德、难归、末路、送别。前六句的六种泪相对于作者本人来说,只能算是平常之泪,都比不上后面的灞桥送别之泪。读这首诗时,要注意的是,作者咏的是泪,而不是哭。哭是的声的,而泪,则是哭不出声来,只有暗暗地流向心内,更伤!写诗作词,典故运用得恰到好处,能为作品增色生光。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前人评价此诗“前六句一气赶下,忽以后二句拨转,手段高明”,这里的“手段”说的是

13、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答案】“手段”说的是对比(衬托)手法。前六句用了六个有关泪的典故,衬托后两句“青袍送玉珂”的痛苦。(2分)前六句所述古时伤心之泪,皆不及诗人以一介寒士送显贵出京时感伤之泪,从而抒发了诗人仕途坎坷、宦海沉浮、职位卑微、耻居人下的悲愤之情(2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代赠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8“欲望休”写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态和心情?(4分)【答案】“欲望休”惟妙惟肖的描摹出女子欲望还休、欲上又止的情态,从中透

14、露出她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孤寂无聊的失望心情。【解析】试题分析:“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这样的环境有很强的暗示性,往往用来点染离愁与相思。就是在这样一种意境中展开。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欲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即停止、罢休之意。为什么欲望还休呢?答案隐藏在下一句里。此诗的“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月如钩”,一作“月中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答题时,可结合着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及关键词来加以理解。考点

15、: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对后来一些诗词如钱翊的“芳心犹卷怯春寒”,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乃至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句诗在抒写感情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答案】比喻拟人,借芭蕉、丁香两个喻体,拟人化地将二人异地同心、不得与对方相会的难以言传的愁苦表现得兴味悠长。景与情、物与人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含蕴无穷。【解析】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四、语言运用。(7分)10下面这段文字提供了李商隐公园的哪几个方面的具体信息?请在横线上用四个短语概括。(4分)荥阳市2007年开工建设的李商隐公园,目前已建成完工,近期将对外开放。该园位于荥阳市区东部310国道与中原西路之间,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坟墓周围。公园占地近6万平方米,是荥阳市继禹锡园、象棋广场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