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材料题及其答案解析内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442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材料题及其答案解析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冀教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材料题及其答案解析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冀教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材料题及其答案解析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冀教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材料题及其答案解析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冀教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材料题及其答案解析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材料题及其答案解析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材料题及其答案解析内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第一课 小苗的诞生1、人类的生活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等。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3、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4.种子发芽时,先长出(根)再长出(芽)5、种子萌发需要以下条件? 答: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6.是不是水越多越好呢?种子萌发还需要哪些条件? 答:不是。因为种子萌发还需要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把种子在水中,

2、没有空气和温度种子是不会萌发的。第二课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1、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粘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3、(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4、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粘质土)。5、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粘质土),(壤土),(沙质土)。6、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7、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中,比如:花生、虞美人花等植物适合在(沙质土)环境下生长,一些植物则适合在(粘

3、质土)里生长,而大多数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8、如果我们将豆苗分别种在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里,在保持其他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豆苗的生长状况一样吗?为什么?答:不一样大豆在沙质土里长得最好,沙质土土质松、透气性好、渗水能力强、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容易呼吸到氧气和水分,更容易发芽和在地面吐芽。黏质土透气性差,发苗慢,但保水保肥。壤土有多种,沙壤土就是壤土的一种. 沙壤土的好处是透气、透水性好,发苗快、品质好,但不保水肥、易早衰。第三课 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1、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2、(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3、多数植物在光线(充

4、足)的条件下生长得要好一些。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水)应该(保持相同)。5、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肥料)是影响大多数植物生长最基本的外界条件。此外,(除虫、除草、施肥、松土)对植物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6、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这类植物的特点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别强),能在很弱的阳光下正常生长.7、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生长得更好?我们可以根据植物所需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给它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给植物定期除草,除虫,松土,浇水,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等,这

5、些措施都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第四课 根和茎1、根据植物根的不同分类标准把根分为:(直根)(如芹菜、白菜、油菜、芫荽)、(须根)(如葱、蒜韭菜)、(贮藏根)(如 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等)2、过观察我们认为根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长在地下)。3、(萝卜)、(山药)是根。4、植物的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节是指茎上长(叶)的地方。例如(土豆、莲藕、姜、芋、蒜、洋葱、水仙、荸荠)是(茎);(山药、甘薯(红薯),胡萝卜)是(根)。5、植物根的作用?根具有固着的作用具有吸收、输送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6、

6、植物茎的作用?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 少数的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第五课 动物的食物1、人和其他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水)、(阳光)等条件,同时,还要摄取各种食物来获得(营养)和(能量)。2、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肉食性动物);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3、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动物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我们人类的(关爱)。4、在表中记录三类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牙齿爪草食性动物驴的犬齿(退化 ),牙齿像( 铡刀 ),适于切草。腿( 较长

7、 ),趾端有蹄,具有快速( 奔跑 )的本领。肉食性动物虎的牙齿十分( 尖利 ),便于撕咬食物。指趾端长着能伸缩的( 利爪 ),便于它抓捕食物。杂食性动物大猩猩的牙齿既有( 发达的犬齿 )又有像( 铡刀一样的门齿 ),既吃肉类又可以吃植物类食物。爪比较( 比较长),便于攀援,可以帮它们摘到更高处的果实,还可以躲避天敌的捕食。5.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答:将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措施落实在行动上,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点做起,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第六课 葵花向阳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在没有(光)的黑暗世界里,人们很难(正常工作)和(生活)。2、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

8、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3、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以外,还具有(向水性)(向地性)4、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我们把植物根的这种特性称为(向地性),这是植物受到(地心引力)作用的结果。5、图中植物的根延伸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植物的跟具有向水性6.养鱼着可在夏季充分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集昆虫喂鱼。第七课 燕子南飞1、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2、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行为。 3、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4、(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

9、。(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5、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答: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6、与夏天相比,一些动植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动物或植物名称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夏天冬天麻雀身体瘦、羽毛少适应炎热环境身体胖、羽毛多适应寒冷杨树枝繁叶茂、绿油油水分蒸发快叶子落光减少水分蒸发蛇冷血动物,在夏天哪都可以看到,在树荫、草丛、溪旁等阴凉场所生活栖息冬眠狗体型优美,毛色光润稀少、吐舌头散热,孕育后代吸热与保暖调节:毛

10、发浓密、体型相对较胖燕子向北方迁徙向南方迁徙第八课 仙人掌的刺1、在千差万别的环境中,生存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和植物。仙人掌是我国常见的(观赏植物),它产于美洲和非洲的干旱沙漠中。莲,观赏名为荷花,是我们熟悉的(水生)植物 2、骆驼是最(适应沙漠环境)的动物之一,享有(沙漠之舟)的美称。3、北极狐的短鼻子和小耳朵显然是有利于(防止)散热。而热带狐的长鼻子、长耳朵则是有利于大量(散热)。4、仔细观察仙人掌与莲,比较这两种植物在形态上的区别 植物名称 器官 形态仙人掌莲叶叶子变成针状刺叶子宽阔肥大茎茎肥厚茎内有空洞仙人掌形态如何适应环境莲的形态如何适应环境叶子变成针状刺气孔少,能减少水分蒸发;叶子

11、宽阔肥大;气孔多利于水分蒸发茎肥厚能贮存水分茎内有空洞。利于在水下吸收空气和运输水分5、试着分析仙人掌和莲的形态是如何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的?仙人掌叶子变成针状刺气孔少,能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能贮存水分。莲叶子宽阔肥大、气孔多利于水分蒸发。茎内有空洞,利于在水下吸收空气和运输水分6、假如将旱生和水生植物的生活环境对调,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水生植物种到旱地里会因为水分蒸发太快而枯萎旱死;旱生植物种到水里会因为水分蒸发太慢而烂根淹死。换了环境后这些植物就不能生存。7、骆驼适合在沙漠中生活,它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呢?(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活?)答:驼峰:固体水库,隔热。 蹄肥

12、大,有肉垫:防陷、耐高温。 眼耳鼻:辨方向、挡风沙。8、鸟类的外形特征是怎样适应飞翔的?有翅膀有羽毛。骨骼中空。9、鱼类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流线型的身体、光滑的鱼鳞能减少水的阻力,鳍像船桨,在游泳时划水用。尾鳍像船舵和螺旋桨发动机。用腮呼吸第九课 奇妙的护身术1、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保护色)。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拟态)。2、动物防御方式动物名称保护色甲虫、蝗虫拟态枯叶碟、竹节虫警戒色毒蛾、毒蜘蛛放臭气黄鼠狼、狐狸变色变色龙、比目鱼喷毒液千足虫、水母盔甲乌龟、穿

13、山甲装死负鼠、兔子逃跑鹿、兔、羚羊尖刺豪猪、刺猬蛰刺蜜蜂、蝎子放电电鳐、电鳗喷墨汁章鱼、乌贼自切壁虎、螃蟹、海参拟势孔雀蝶、狮子鱼第十课 人对环境的需求1、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阳光 )、(空气 )、(水 )和(食物 )。2、人类所吃的各种食物,几乎全部来自植物或动物,如( 食物里米、面、蔬菜、植物油等来源于植物,鸡蛋、牛奶、牛肉、猪肉等来源于动物。 )等。3、许多学习用具也是直接来自植物或动物,如(铅笔、桌子、)等。4.怎么理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含义? 答:这句话说明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会因为环境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5、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呢?(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答:养成健康

14、的心理品质;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从多角度分层面去分析问题;形成并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创造力。6.芒刺和尼龙搭扣的故事中,从这位工程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答:我们不仅能直接利用动植物,还要在动植物的启发下勇于探究,创造发明。第十一课 人对环境的影响1、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 生存 )。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 环境 )。2.人类的一些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如(过度放牧)(滥伐树木)(围护造田)2、遮盖后的草地可能会出现小草(枯萎)3.举例说明,人类哪些方面影响了周围的环境?给生物造成了哪些影响?并提出你的环保措施。答:人类未来自己的生存,对森林乱砍滥伐,对草场过度放牧 ,使林地减少草原沙化,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夏天干旱,冬天少雪,天气干燥。我们应该积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善环境。第十二课和谐相处1. 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 自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的( 生存环境),进而危害人类自身。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2. 告别一次性筷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森林)3. 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有(植树造林)(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使用无铅汽油)(城市绿化)(建立自然保护区)4. 如果自己是一名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