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4260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 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2、 大气环流的成因及其意义成因: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意义: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运输、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3、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假设地面均一,地球不自传,不公转-形成单圈环流形成过程:因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所以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并向高纬地区扩散,因而赤道的上空有空气流出,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压带。极地

2、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下沉,高空的空气不断地流入补充,只是极地地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极地高压带。在近地面,极地为高压,赤道为低压,由于气压梯度力,空气由极地高压带流向热带低压带;在高空,极地为低压,赤道为高压,空气从赤道流向极地。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形成单圈环流。如图 假设地面均一,地球不公转,自转-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即赤道低压。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

3、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为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低纬度环流圈。 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北极及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

4、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从而形成了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即向南北方向流走,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即三圈环流的形成,如图: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三圈环流。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是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与北半球不同,但原理都相同。二、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公转)与大气活动中心(地表不均一,地球公转,自转)1、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规律

5、: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海洋热容量小大透明度小(太阳辐射集中在表层)大(太阳辐射可照射到一定的深度传热方式靠传导,传热慢除传导,主要靠对流,传热快升降温速度快慢冬夏季相对气温冬低夏高夏低冬高冬夏季相对气压冬高夏低夏高冬低 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夏季,陆地上近地面的空气降温快,气压降低,形成热力型低压破坏了副热带高压带的带状分布,让其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导致陆地上的低和海洋上的高压相间分布。 冬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冬季,陆地上近地面的空气升温,气压升高,形成热力型高压,破坏了低气压带的带状分布,使其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导致陆地上

6、的高压和海洋上的低气压带相间分布。三、 季风1、 季风的概念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在较大范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偏北偏南东北西南源地西伯利亚蒙古副热带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热带印度洋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炎热湿润低温干燥炎热湿润强弱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季风区、日本、朝鲜半岛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四、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基本原理 高气压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不易形成降水,以

7、晴朗天气为主,常年在高气压控制下的地区气候往往是干旱的。 低气压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却成云致雨,常年在低气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往往多雨或湿润的。 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因为都是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行进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偏少。 西风带是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行进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是湿润的。 由于气压 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的地区会被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2、 在不同气压带风带会出现不同的气候类型。 全年受单一的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旱雨两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