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42516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 -我们关注什么? 院感科 高仕园,2,我们关注什么?,诊断 报告 预防控制,3,基本概念,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在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4,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空气 飞沫 接触,5,医院感染的特点,-感染发生于已有各种基础疾病的病人; 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复杂多样,常为来自医院环境的多重耐药菌,或来

2、自患者自身的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的发生常由医源性操作技术和治疗方法直接引起,6,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的三大因素,病原因素: 病原菌的变迁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快速增长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MRSA、VRE等 病人因素 皮肤粘膜屏障损伤或炎症 老年人或新生儿与婴幼儿免疫功能降低 免疫缺陷病 肿瘤 医疗因素: 病人在医院内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菌的机会较多 病原菌侵入的机会较多,如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可损伤皮肤粘膜,而让正常菌群进入体内 各种手术治疗的影响 免疫抑制治疗 抗菌药物的影响,7,属于医院感染的诊断,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

3、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8,属于医院感染的诊断,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9,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10,什么是多重耐

4、药菌?,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 抗菌药物同时呈现的细菌。,11,多重耐药菌防控的要领,手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隔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无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环 加强坏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12,那些需要报告?,VP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CRE 耐碳青霉稀肠杆菌 PRD-PA 铜绿假单胞菌 PRD-AB 鲍曼不动杆菌,13,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控制感染的环境危险因素 建筑(分区、流程、材料) 医院环境卫生(通风、空气流向、空气净化) 水(饮用水、医疗用水、污水处理系统) 食物 医疗废弃物,14,合理用药,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

5、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 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15,2011年抗菌药物的几个主要指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二级以上医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二级以上医院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开展100,16,对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 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医务人员 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该慎重用药,预警机制,17,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 应该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 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6、预警机制,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 应该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 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手卫生,国际关注的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经济、 最方便、最有效 的措施,19,在医院,手所接触的物体表面经常受到院内病原体的污染,可能使其成为带菌者引起交叉传染,一只手接触受污染的物体表面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病原体传播: 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手能100的被成功传播 白色念珠菌通过手能90的被传播 鼻病毒通过手能61的被传播 甲型肝炎病毒通过手能22%33%的被传播 轮状病毒通过

7、手能16的被传播。,20,手被细菌污染的情况,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菌落数量不同 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 3.9104-4.6106,21,干手怎麽办? 他在干什么?,22,手卫生是防止医疗卫生保健相关感染和减少多重耐药微生物传播的重要行动!,手卫生,23,24,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代替洗手。,25,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

8、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26,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先洗后消),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27,洗手方法 :六步法,28,8月份医务人员洗手前后细菌含量对比表,29,8月份医务人员洗手前后细菌含量对比表,30,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9、 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具 安全注射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31,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把来自任何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32,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均需要隔离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3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 空气隔离黄色 飞沫隔离粉色 接触隔离蓝色,34,你我同参与,预防医院感染,35,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