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42451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硫酸、硝酸和氨(第1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硫酸酸性,学习并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的氧化性。2.通过学习浓、稀硫酸性质的比较,引导学生从量变引起质变角度,加深对自然辨证法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点:浓H2SO4的强氧化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攀越硫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特别的风光。新知学习实验探究请大家分述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叙述并分析稀硫酸显酸性的原因:H2SO4=2HSO过渡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硫酸的

2、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学生猜测并设计验证实验。实验探究1、展示一瓶浓硫酸观察现象,总结物理性质,体会浓、稀硫酸的区别。思考交流现有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各一瓶(瓶相同,酸体积相同),不用化学方法如何鉴别?根据是什么? 注意观察、对比。根据物理性质的区别。学生分析总结整理归纳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过渡浓硫酸与稀硫酸中溶质都是硫酸,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一样?实验探究1、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兰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2、在胆矾晶体中加入浓硫酸,(固体由兰色变为白色)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交流石蕊试纸

3、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现象体现浓硫酸何种特性?这两个实验体现浓硫酸的何种性质?拓展提高在胆矾晶体由兰色变为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物质为炭,浓硫酸使它逐渐变黑的现象称为“炭化”。这是浓H2SO4酸性和脱水性的体现。思考交流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实验探究蔗糖与浓H2SO4的反应观察物质颜色、体积的变化,闻气味并抚摸烧杯外壁。知识整理吸水是指吸收物质中本来就有的湿存水(或水蒸气),脱水是指将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即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浓硫酸的腐蚀性就缘于它的脱水性。板书:2.特性(1)吸水性(2)脱水性问题探究蔗

4、糖遇浓H2SO4炭化,生成黑色物质体积膨胀为疏松多孔状,说明有气体产生,那么气体是哪一种,如何形成的?这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稀硫酸是否也如此?讨论推测并写出碳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思考交流碳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那么金属呢?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稀H2SO4能否和铜反应?为什么?那么,浓H2SO4能否与铜反应呢?学生讨论实验探究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观察现象实验分析铜与浓硫酸反应需什么条件? 请描述实验现象,据实验现象推测反应生成物,试管口部棉团的作用,试写出反应方程式。学生回答并书写方程式 问题探讨师生共同探讨分析:1、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各是何物?2、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5、之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各为多少?3、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4、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硫酸浓度逐渐降低,反应是否会继续进行?思考交流上述反应中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什么原子引起?稀H2SO4是否具有氧化性?两者相比有何差别? 分组讨论并回答:。应用提高1、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原硫酸的实际体积为( )A、50mL B、大于50mL C、100mL D、大于100mL小结浓硫酸与稀硫酸中溶质都是硫酸,但是由于浓度不同时H2SO4存在的方式不一样,量变引起质变,导致性质的差别。本课时重点学习了硫酸的性质。硫酸是典型

6、的强酸,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特性。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我们本节课所学重点板书设计硫酸硝酸和氨(第一课时)一、硫酸(一)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H2SO4=SO2H(二)浓硫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2.特性(1)吸水性(2)脱水性(3)强氧化性C+2H2SO4(浓)CO2+2SO2+2H2O巩固练习:1、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_(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_(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_(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_(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可制HCl气体。_2、(1)在O2

7、H2 CO CO2 Cl2 HCl、 SO2 N2 中,可以用浓硫酸作干燥剂的有_ _;(2)在蔗糖上滴两滴浓硫酸,会发现浓硫酸周围的蔗糖逐渐变黑。这说明浓硫酸_,过一会还会发现产生大量泡沫,好象“泡沫面包”,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产生,发生这一反应的方程式是:_(3)浓硫酸蘸在皮肤上,应先用_,再_,最后涂上少量的_3、下列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稀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4、下列反应中,既能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又能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是A、C和浓硫酸 B、Cu和浓H2SO4 C、蔗糖和浓硫酸 D、H2S和浓H2SO5、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

8、的铁槽车。某新工人违反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C、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6、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A、加酚酞试液 B、与铜片作用 C、加BaCl2溶液和硝酸 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7、浓硫酸在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时,既表现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A、赤热的碳 B、氢硫酸 C、氢氧化钠 D、铜(加热)8、在100mL、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A、1.8mol B、大于1.

9、8mol C、0.9mol D、小于0.9mol9、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给试管加热,使之反应。(1)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_消耗完毕(填“已”或“没有”),其理由是_(2)用金属铜制硫酸铜最好的方法是:先把铜在空气中跟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铜的氧化物,再与硫酸反应得硫酸铜 ,这样作法的好处有_10、回答下列问题。(1)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试用下图所列各种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

10、,B瓶溶液的作用是_,C瓶溶液的作用是_。(4)装置中所装的固体药品是_,可验证的产物是_(5)装置中所盛溶液是_,可以验证的产物是_。备课参考: 巩固练习答案:1、(1)脱水性(2)吸水性(3)酸性(4)氧化性、酸性(5)难挥发性 2、(1)O2 H2 CO CO2 Cl2 HCl、 SO2 N2 (2)具有脱水性;C+2H2SO4(浓)CO2+2SO2+2H2O (3)干布擦拭干净 大量水冲洗 碳酸氢钠溶液3、A、B 4、C 5、D 6、D 7、D 8、D9、(1)没有 硫酸浓度变稀,稀硫酸和铜不反应(2)防止生成大气污染物SO2保护环境提高硫酸的利用率10、(1)2H2SO4+C 2SO

11、2+CO2+2H2O(2)(3)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除去二氧化硫气体;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完全 (4)无水硫酸铜 水蒸气 (5)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二)资料选用(1)教材化学必修I,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教师教学用书化学必修I(3)中学第二教材高中化学必修I,北京教育出版社,主编 薛金星(4)高中课程新学案,主编 刘成坤浓、稀硫酸的检验方法: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重的是浓硫酸。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

12、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5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6铜碳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7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

13、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8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9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10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11食盐(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食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12电导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差。氨水和无水氨属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