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7)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742434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7)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7)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7)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7)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7)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7)(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致蒋经国先生信,廖承志,咎( ) 咫尺( ) 珍摄( ) 悖谬( ) 苟同( ),ji,zh,be mi,sh,gu,东隅( ) 晤( ) 绸缪( ) 毋庸赘言( ) 盍( ),y,w,w zhu,chu mu,h,致蒋经国先生信,致:礼貌的给予。,新中国建立后, 长期致力于巩固 和发展包括台湾 同胞的爱国统一 战线,为祖国的 统一事业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廖承志,蒋介石长子,1949年去台湾,台湾高层领导人物,1978年1984年连任台湾当局“总统”。,蒋经国,蒋介石,廖仲恺,廖承志,蒋经国,书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就是用于私人交往的一般书信和用于公事交往的专用书信.,关于书信,专用书信与一般

2、书信基本相同,有4个特点,即:,大多有标题 ;一事一信 ;一般不用问候语,也可以不用结尾语 ;有的要加盖公章,书信的格式:称呼、问候语、祝颂语、署名、写信日期。,称呼: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问候语:下一行空两格书写。,正文:每一段都空两格。,祝颂语:多用“此致”“祝”等词紧接正文末尾,或下一行空两格书写。用“敬礼”“身体健康”等词顶格写与前面呼应。,署名:下一行靠右位置。,写信日期:下一行靠右位置。包括年月日。,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姓名和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书信格式,某某:,你好!,xxxxxxxxxxxxx,此致,敬礼,某某,x年x月x日,范例,“切望

3、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蒋经国,读课文,体悟作者的情感,经国吾弟:,(称呼),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 ,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第一部分(1),畅饮三十六年阔别情思,表达了对蒋经国的深切关怀。,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两党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唯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两党

4、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中心句,表明写信宗旨。,唯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我党和蒋态度的鲜明对比。,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从公私两个方面阐明写 信目的。,作用,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对方错误的观点,点明了书信的中心和主旨。,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解决对各方有利。,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从人民安居、民族团聚、亚太稳定和世界和平,按由小到大的意义指出祖国统一的好处。,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

5、,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祖国统一就属于“天下利”, 会留“万世名”,引用,所谓“罪人”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劝诫蒋要有长远的政治眼光,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外人:插手或阻挠我国同意的其他国家。,在规劝之言中,作者又反驳了蒋经国的什么错误观点?,“罪人” 之说,好处:对各方有利,坏处:外人图我台湾,愿弟慎思,劝说角度,民族利益,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

6、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过渡句,引出下文对国共合作的讨论。,首次合作,孙先生主持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作用,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企盼第三次国共合作,希望蒋能但其历史重责。,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实难苟同。,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蒋的错误认识和思想。,三民主义之真谛,吾辈深

7、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台诸公,心中有数,亦毋庸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地顺势,负起历史重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作用,总结句。总括“国共第三次合作,大责难谢”的责任。,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第三次合作,大责难谢,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不现实,自欺欺人,从对方考虑,两党共存,振兴中华。(好处),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坏处),望弟再思,劝说角度,历史责任,近读大作,有“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之语,不胜感慨系之。

8、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用乡情打动对方,吾弟近曾有言:“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旨哉斯言,盍不实践于统一大业!就国家民族而论,蒋氏两代对历史有所交代;就吾弟个人而言,可谓忠孝两全。否则,吾弟身后事言何以自了。尚望三思。,对国家民族有所交代,对自己而言,忠孝两全,尚望三思,好处:,劝说角度,个人孝敬,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系于一念之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长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劝说角度,个人抱负

9、,三劝蒋经国,慎思民族利益(3),再思历史责任(4),三思个人尽孝和抱负(5、6),文中“慎思”“再思”“三思” 有何作用?,使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 族的利益到个人的抱负和前 途,表现了作者对蒋先生设 想周到,关怀备致。,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引用鲁迅的话,意在劝蒋捐弃前嫌。,老夫人前请代为问安。方良,纬国及诸侄不一。 顺祝 近祺! 廖承志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祝颂语,署名,日期,信的开关写阔情思,结尾写盼望相聚,句句饱含真切的深情,对方容易接受。

10、,信的开头和结尾都写私交之 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1、局促东隅,终非大计。 含义:处在狭小的台湾岛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希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杯酒释前嫌,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2、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含义:如果再拖延时间,犹豫不决,或者推托到将来,不仅徒然增添烦恼困扰,而且您也难以推卸责任。希望蒋经国先生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3、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含义:时间不会停留,人生短促。时间拖长了,事情会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 4、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

11、,伫候复音。 遥望南方的天空,不禁一心向往,思念着你们,短信写不完想说的话,希望各位多加保重,专诚等候回音。表达深切怀念,亲切关怀之意。,(1)由私交入手,引入正题。,(2-6)规劝蒋为统一而努力。,(7-8)总结全文,以私交之谊打动人心。,从民族利益来说(3),从历史责任来说(4),从个人抱负来说(5),主 体,这封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写作目的:,1、当时台湾方面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 言论?对此作者表明了怎样的态度?,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 生的?,讨论:,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罪人”、“投降”、“屈事”、“吃亏”、 “上当” “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12、台湾 “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不利于统一的言论,作者态度:,“余期期以为不可” “实相悖谬” “实难苟同” “未免自欺欺人” 自己“于公于私理当进言”,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劝说: 1、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 2、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来劝说。 3、从忠孝的角度劝说。,说理,慎思,再思,三思,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抱负,不统一的危害,(反面假设),(正面劝说),劝说角度:,文中“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渴望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第三段:作者认为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大业,如果顺历史潮流而动,将受世人推崇,名垂青史,如果逆历史潮流历史而动将难辞其咎。 第四段:作者认为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都给国家民族作出过巨大贡献,希望蒋经国先生负起第三次国共合作的重在责任,这也关系国民党的兴亡绝续,希望蒋经国先生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五段:作者肯定蒋经国先生的一片孝心,希望能扩大为民族,实践于统一大业,做个忠孝两全的人。 “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渴望三思”这三句话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的利益至个人的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此三句作为三段文字的结束语,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