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0739978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61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 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 广西南宁广西南宁 研 究 生 :研 究 生 : 付拴虎 导导 师师 : 钟远鸣 教授 所 属 学 院 :所 属 学 院 :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专专 业业 : 中医骨伤科学 研 究 方 向研 究 方 向 : 脊柱脊髓疾病的诊疗研究 完 成 日 期完 成 日 期 : 2014 年 5 月 30 日 学 号:113022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分类号:R683.2 密 级: 公开 原原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中凡引用他人

2、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 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广西中医药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

3、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临床发骨折的临床 研究研究 中中 文文 摘摘 要要 目 的:目 的:研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后再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 法 :方 法 :回顾性分析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 骨折例 264 例(394 个椎体)的患者,分为 A

4、 组(再发骨折组)30 例, B 组(未再发骨折组)234 例。随访时间平均(26.505.50)个月,记 录术后再发骨折的时间、发生率、部位,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穿刺 方法、骨水泥量、QCT 值、原发椎体平均数目、椎体高度恢复率、骨水 泥渗漏、 手术前后 VAS 评分、 椎体后凸角等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椎体成形术后的首次再发骨折的 发生率为 7%,时间为(9.348.34)个月,第 2、3 次再次发生骨折在 3 个月内。骨水泥渗漏率为 9%,渗漏后无临床症状发生。性别、年龄、穿 刺方法、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原发椎体平均数目、椎体后凸角度 (Co

5、bb) 、椎体高度恢复率等因素在 A 组和 B 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前及术后第 3 天 VAS 评分在 A 组、B 组两组内比较有显 著意义(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 A 组、B 组各自 VAS 评分术前、术后第 3 天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 QCT 值对比 P0.05,提示差异无显著性;A、B 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比 较为 P0.05,提示差异的无显著性;两组 Cobb 角对比为 P0.05,提示 差异无显著性;骨水泥渗漏共 34 例 36 个椎体,渗漏率 9%,两组渗漏病 例数、部位的比较为 P0.05,提示差异无显著性;组间骨密度

6、QCT 值的 比较为 P0.05) ,研究结果 表明术后再发邻近椎体骨折与术前的伤椎个数及平均强化椎体个数有 关,与骨水泥渗漏关系不大。 综上所述,椎体成形术治疗压缩性骨折中骨水泥渗漏,尤其是椎间 盘渗漏,似乎会导致邻近椎体或加速邻近椎体骨折,但是目前国内相关 文献报道不多,有关这方面的的争议一直存在。希望将来通过临床和实 验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与随机对照研究来解决目前的讨论。 参考文献: 1张宏蕾,钟远鸣.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国内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1):51-53. 2柯珍勇,邓忠良,黄朝梁,等.椎体成形术骨水泥聚合温度变化实验研 究J.脊柱外科杂志,

7、2004,2(3):152-153. 3孔德明,银晓永,刘晓宁,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 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8):722-724. 47 4李继友,李开南,汪学军,等.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分 型及预防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1):50-52. 5薛忠林,陈忠羡,范全,等.经皮椎体成形术致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 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05(3):200-204. 6Yeom JS,Kim WJ,Choy WS,et al.Leakage of cement in Percutane ous tra- nspe

8、dicular vertebroplasty for painfull osteoporotic comprssion fractures J .JBone Joint SurgBr, 2003, 85: 83-89. 7Phillips FM,Pfeifer BA,Lieberman IH,et al.Minimally invasive treat men- ts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vertebroplasty and kyp- hoplastyJ.Instrcourse Lect,2003,52:559-567

9、. 8孙辉,臧学慧,高立华,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 形注入黏丝期骨水泥后的再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 复,2010,14(25):4657-4660. 9张亚东,陈豪杰,王嘉,等.对有骨水泥渗漏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的 临床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07,5(3):141-144. 10幸永明,王振林,刘 伟,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 350 例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047-1049. 11Komemushi A,Tanigawa N,Kariya S,et al.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o

10、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multivariate study of predictors of new vertebral body fracture J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2006,29:580-585. 12Ahn Y,lee JH,lee HY,et al.Predictive factors for subsequentt vertebral fra- cture after pre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J .NeuroSurg Spine,2008,9:12 9-36. 13

11、ChenWJ, Kao YH,Yang SC,et al. Impact of cement leakage into disk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iacent vertebral compressionfracturesJ.J Spinal Disord Tech,2010,23( 1) :35-39. 14胡祥华,冯亚群,邓文芳,等.胸腰段行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分析 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2,(10). 48 15赵辉,倪才方,黄健,等.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对椎间盘生化改变 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8):641-644.

12、16倪才方,赵辉,陈珑,等.两种骨水泥渗漏对椎间盘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07,27(4):263-267. 17刘仕友,路青林,郑伟,等.椎体后凸成形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时行相邻 椎体预防性强化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2): 4001-4005. 18陆声,徐永清,张美超,等.骨质疏松椎体增强后对相邻椎体生物力学 影响的有限元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9):864-867. 19费琦,李秋军,李东,等.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对邻近 节段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中华医学志,2011,91(1):51-55. 20宋晋刚,苗艳,崔易坤

13、,等.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5):21-23. 21Lee KA,Hong SJ,Lee S,etal.Analysis of adjacent fracture after percutane- ous vertebroplasty:does intradiscal cement leakage reallyincrease the risk of 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Skele-tal Radiol2011. 22彭小忠,陈明,武振国,等.经皮椎体成形 102 例中 22 例骨水泥渗漏原 因J.中国组

14、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8):1515-1518. 23Syed MI,PatelNA,Jan S,et al.Intradiskal extravasation with low-volume cement filling i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5;26:2397-401 24 Pitton MB,Herber S,Bletz C,eta1.CT-guided vertebroplasty in O steoprot- ic steop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i

15、ncidenceof secondary fracturesand impa- ct Of Intradis calcement leakagesduring follow-upJ.Eur Radiol2008,18: 43-50 25晋大祥,谢炜星,梁德,等.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发 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4):308- 310. 49 致致 谢谢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转瞬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画上句号。虽 然有太多的不舍,但终须拜别敬爱的恩师及朝夕相伴的同学。新的生活 让我憧憬,可离别的惆怅亦让我伤感万分。在即将离别之际,我想向自 己的恩师钟远鸣教授,各位带教老师,同学及给予我帮助的师兄、师弟 真诚地道一声“谢谢”! 古人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我的恩师钟远鸣教授, 不仅传授我理论知识,更是亲自指导我临床实践,我的每一点收获,每 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恩师的谆谆教导。在跟随老师学习的三年里,我总是 被他活跃的思维,透彻的见解,实事求是的学者作风所感染。他时常告 诫我们: “我们做医生的不能离开病人,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离开了 病人,我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恩师的精湛医术是我追求的目 标,恩师的高尚医德更是我行医的准则。 我还要真诚地感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张家立副主 任医师、杨光副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