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定A4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39780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龙-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定A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龙-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定A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龙-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定A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龙-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定A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龙-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定A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龙-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定A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龙-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定A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作者:李 龙准考证号:092107100003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勃利县双河镇中心校指导教师:金 哲主考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2010年7月内容提要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意识则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对于小学生学好语文,而且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五方面进行论述的。首先论述了阅读教学的性质,明确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阅读的要求。然后论述了问题意识的含义,强调了问题在学习

2、活动中的作用。接着论述了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认识和做法: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胆”敢问;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心”想问;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疑”乐问;教给学生初步的提问方法,使学生有“法”会问。然后论述了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中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最后论述了以鼓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总结。关键词: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解决

3、问题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转变势在必行,并且问题意识的培养已然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阵地,而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更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一、阅读教学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

4、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落实好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学生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法。二、问题意识的含义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

5、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满堂问”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了学生答疑,却忽视了学生质疑。那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三、更新理念

6、,遵循规律,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胆”敢问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大多数敢说、敢问,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要不了多久,在教师的威压下,学生慢慢开始小心翼翼起来,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心里逐渐产生出一种潜意识:师生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师高兴就笑,恼了就训,甚至出口伤人,大打出手,例如某所农村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体罚学生的现象,多数学生上课是紧闭其口,一片哑然,正可谓“初生牛犊也怕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学生的畏惧心理挥之不去。由此可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大多数教师能够认

7、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阅读的主体,是文本的真正阐释者,教师应该放弃包办代替,大胆为学生松绑,把阅读权真正还给学生,才能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在现实当中,还有一些教师受旧的教育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应付期末考试的压力,“家长型”“粗暴型”“横眉冷对型”的教师大有人在,这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潜能,压抑儿童好问的天性,不能发挥他们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无法形成提问题的氛围。因此,平等的关系很重要,教师要坚决摒弃呵斥、体罚和变相体罚等过激行为,要热爱学生,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善待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彼此尊重,相互信任,扫除小学生心里的一切顾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提出问题。2、

8、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心”想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特别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教师应善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亲切的话语、和蔼的微笑、鼓励的眼神,并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做到不讥讽,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只有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才会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进而提出各种问题。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真正地更新观念,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并利用好这项武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每学一篇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对不懂的地方提问,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不断启发他们主动

9、地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带领下,总有提出问题的欲望,例如不明白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了,课文内容不理解了等所有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然后共同解决,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就理解了。3、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疑”乐问“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在教学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提问的课堂情境。实践证明,小学生十分乐于在情境中学习,可以是一个小故事,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个教学课件,都可以唤起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

10、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提高能力。低年级学生由于思维的限制以及经验的不足,在阅读教学中可能提不出问题来,这是很正常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法在学习与问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有疑而问,从而逐步达到有疑乐问。例如:在教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然后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后知道了日月潭的美丽,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描写清晨和中午部分的段落,引导学生说说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为什么?,学习完这部分后,有同学问:日月潭在清晨和中午这么美丽,那么其它时间又是什么样的呢?所有同学都展开想

11、象,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这时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日出、月下、晚霞中的日月潭。教师这样创设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4、教给初步的提问方法,使学生有“法”会问(1)教师进行必要的提问指导低年级是起始阶段,教师应该为学生作出提问指导,使学生受到启发,使学生初步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对于一二年级学生,首先要教他们针对课文题目提出问题,围绕课题多提几个为什么,然后可以针对课文内容疑难处提问,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学生提一些“为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里”、“谁”、“在干什么”等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

12、容。例如在教学送阳光一课时,针对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提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呀?”学生会提出“谁为谁送阳光?”“阳光怎么送呢?”等问题,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问道: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这时,教师适时引导说:“老师也来提个问题好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教师趁机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苗苗为什么要送阳光给奶奶呢?” “谁能像老师这样提问题?”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用“为什么”这种方法提出问题,如“苗苗包住的阳光为什么跑了?”“奶奶为什么说没丢?”可见,教师的提问指导所起的作用并不是代替学生发现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己提出问题来。(2)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启发提问在阅

13、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设计恰当的问题,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学完课文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再出示别的动物(马、猪、狗等)尾巴,教师问:“看到这些小动物,你想到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会问“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呢?”“小壁虎也会向他们借尾巴吗?”“小壁虎会怎么样向他们借尾巴呢?” 由于这些动物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3)在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引导提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

14、学生会胡乱提一些问题,这是因为他们连课文的大概内容都没有理解的缘故,只有他们自己初步读懂了课文内容,才会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所以教师对小孩子不能着急,对一些不知从何入手、无问题可提的同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某些词句上,让学生变无疑为有疑,使学生会问。“在自主学习理念下,阅读教学课堂呈现教师无问题、学生有问题的状态。学生自己形成问题,教师因势利导,组织他们 ,形成自主学习的状态,期间教师完全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励者。”四、自主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1、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中解决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读书不思考就如小和尚念

15、经有口无心,所以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切忌大包大揽,讲得过多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就像小孩子刚刚学习用筷子,一定要自己拿,自己用,才能学得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在阅读、想像中学会学习,尽量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问教师一个问题,实际上他往往自己有可能回答上来,这时,教师要重复或明确该问题,把问题推给学生,鼓励他形成自己的分析判断。”例如,初读课文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可以让学生再读两遍课文,有大部分问题学生自己就弄懂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吧。2、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兵练兵”、“兵强兵”。“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他们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聪明是什么这一课时,教师采用学生自读、质疑提问、小组交流的方法进行的,学生通过自读、小组交流,明白了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课文的最后一段:“这三个孩子的做法仅仅是聪明吗?”展开小组合作讨论,从而领悟了三个孩子无畏关爱忘我的品质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就有机地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