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数学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9008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数学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小学数学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小学数学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小学数学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数学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小学数学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的数学难度不但重要的是学会良好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欢迎参考 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

2、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叶老的话阐明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培养途径有: (1)课前预习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预习数学内容会显得较枯燥所以教师要经常表扬自觉预习的学生以激励全体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2)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

3、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3)课后整理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 (4)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 2.合作学习对于一些“问题性”程度较高个体学习、同化有困难的材料教师可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他们在相互补充、互为启发中完成心理转化学到知识 3.数形结合数学主要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而数形结合是学生最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尝试活动

4、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作用这是学生能进行尝试活动的心理支撑点因此学生具有了某一认知结构后接着学习相应的后面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例如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之后可请他们去尝试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然后教师稍作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就可同化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当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又理解了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4.思考活动所谓思考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进行比较深刻的、周到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有了思考方向并进行广泛

5、的联系和想像他们才有可能捕捉到丰富的材料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长期培养学生有利于他们形成思考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质量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活动的基本途径有:1)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概括或抽象2)对思考对象展开联想将其归纳到已有的经验中去3)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弄清题意;接着对条件和问题展开联想;然后借助已掌握的概念进行思维活动(如判断、推理、变通等)把条件与问题“接通”建立模型 5.观察活动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

6、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6.操作活动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能同化又同化不了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心理就有求助于外围行为的倾向这时教师就请学生去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进而刺激其心理促进他们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学到新知识 当学生无知识基础可作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时教师可直接请学生进行多次的操作活动以不断刺激其心理引起思维活动从而达到理解新知的目的 7.自学活动中高年级学生随着识字量增多数学知识的长进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基础这里主要是指学生课内的独立性自学活动 (1)学生要掌握认真阅读课本的方法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及其他文字要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反复地阅读直至读懂、读明白意思为止;要把文字与插图结合起来看这样有助于理解图意、弄清文字24意思;要有重点地阅读某些教学内容如重点阅读“想”的过程方框内的结论把重点的词、勾画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教材的关键、本质(2)学生可做一二道题目试试看会不会做如果感到还有困难那么再次进行阅读再次尝试做题目 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并非只是某一种学习方法在起作用而往往是几种方法在起共同的、相互的作用“一法为主多法并重”的学习活动才更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获得学习成功 or: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