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闻写作培训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202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新闻写作培训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新闻写作培训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新闻写作培训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新闻写作培训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新闻写作培训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新闻写作培训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新闻写作培训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写作培训范文 如果你有一个本身就很吸引人的故事你几乎不用过多考虑就可以顺畅地把报道写完故事自己就足以吸引读者但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从微观到宏观、个体到群体、此时此地到彼时彼地的过渡中读者很容易失去兴趣中途放弃阅读 新闻写作培训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注:指报纸不适宜广播电视新闻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广电新闻同理 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

2、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 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

3、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 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 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

4、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 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 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 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让读者产生疑问 读者产生问题激发读者对你的报道感兴趣需要你在接到报道任务后以及后面的采访、调查、研究中不断预测读者可能会有的问题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采访、搜集素材、写

5、作会让你的采访报道更有针对性 2.用新闻六要素展开新闻 你可以事先把读者可能会有的问题按照六要素(或加上“那又怎样?”)的思路具体列出来并不断展开新闻 在采访、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问题添加到问题列表中 没有意义、无法获得解答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删掉 3.根据新闻现场发展扩充新的问题根据你的报道框架选择与之有关的问题或扩充新的问题 有时编辑会直接要求你报道特定的主题为你设置好了报道的角度;有时则需要在挖掘新闻的同时思考如何报道 早定下报道框架你可以尽快定位读者可能会有的问题但过早定下报道框架你可能会遗漏重要内容 另外注意如果新闻事件中有多个兴奋点要一事一报、一人一报避免把许多问题集中在一起重点不突

6、出 4.其他技巧 如果你报道的事件很重要但读者不一定爱看例如古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你就需要审视一下报道内容:是否能让新闻故事化?是否能让读者不断产生疑问(好奇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让读者更愿意读下去:越是复杂的信息就越要使用简单的句子 如果艰深晦涩的内容再配上艰深晦涩的语言就等于在读者面前竖立了两座大山读者要翻越语言障碍后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 这要求记者自己要首先消化信息不能直接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政府文件、专业文件、科学论文等 列清单 如果可能列清单也可以让文章快速进行并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适合列清单的内容包括:科学研究成果、政府决议、原因、目标、办法等 列清单可以让读者很快了解事

7、物的全局 在文中设计一个“谜” 有的新闻故事本身错综复杂可以考虑在文中设计一个谜”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当然并非所有的新闻事件都可以这样处理你还需要根据具体报道的内容判断 有时候设计“谜”相对容易例如一个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在事件中出现、事情突然发生转折等等 还有时候你需要自己提出问题给读者一个“助推”吸引他们阅读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技巧前面几讲曾经提到的使用轶事、对话、平行结构也可以让报道更有趣味、文字更加易懂 5.新闻背景的使用 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必不可少的部分 新闻背景虽然有时会枯燥乏味但是它能够把新闻事件放在相关的语境中让读者知道应该知晓、但很可能并不了解的事实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 如果缺少了必

8、要的新闻背景读者阅读会产生困惑极有可能放弃阅读 美联社总汇新闻主编杰克?卡朋说:“在新闻写作中为了准确表达意义必须确保在充分的语境中报道任何事件、演讲、局势或数据 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 ”因此任何可能让读者产生困惑的地方你都要尽力提供背景例如一个新上任官员的资历、一个专业词汇的含义、一段读者应该了解的地理、历史、文化知识等 新闻背景会拖慢故事发展的速度同景物描写一样你在介绍相关新闻背景时也就意味着故事没有在发展 此外长篇大论地介绍背景就好像喂给读者一粒难吃的中药丸逼着读者一次吞下 因此新闻背景要简短这样读者可以尽快回到事件;新闻背景要分散这样读者只在需要的时候了解需要知道的背景 例如:在江苏省

9、1千多公里长的沿海线上曾经是海水浸泡的滩涂茂盛地生长着稻米、小麦、棉花和青草 几十代人沿海造田的努力终于把滩涂变成了绿洲 9百多年前宋朝(公元9601297年)著名文人和政治家范仲淹带领人民在江苏沿海搭建起400公里长的海堤 本世纪初清朝官员张谦组织当地群众围出27万公顷潮区泥泞低地 今天黄海已从几个世纪久的海堤往后退了60公里露出15000平方公里可被再利用的滩涂 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沿海滩涂之一 长江和其他河流冲击下来的沉淀物每年也为江苏省增加4000公顷的滩涂低地 科学家预测不断增加的滩涂将在下个世纪使江苏版图扩大2万平方公里沿海线向海面推进10公里 案例中加粗的/体字部分就是一小段背景知

10、识 没有这段背景介绍新闻稿仍然可以写出来但是它对于读者了解江苏省沿海造田的意义十分重要:读者可以把沿海造田今天取得的成绩放在9百多年的历史中考量新闻报道的价值和知识性也得到提升 判断什么样的内容需要新闻背景要从读者的角度考虑 例如如果你面对的读者是企业高管那么文章中的最基本的商业用语可以不用解释但如果你面对的读者是普通大众那么你就要仔细考虑是否一些商业词汇会给读者造成困难 新闻背景可以让记者隐晦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使用什么样的新闻背景就等于记者选取什么样的事实 二、文章的过渡 所谓过渡就是从一个句子到另一个句子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的衔接也就是不同信息点之间的衔接 新闻写作忌讳像论文一样过

11、渡过于明显 这是因为读者阅读新闻和论文抱着完全不同的心态 在新闻写作中不可用“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过渡词 读者打开报纸杂志网络希望的是了解最近发生的新故事、有趣味的人物 新闻事件都是故事讲故事时要让故事自然地发展过于明显的过渡词会打断读者的思路 当然过渡词并非绝对不可以使用但你要使用那种不会引起读者注意的过渡语句那些和文章内容融为一体的过渡语句 看一些例子: 在中国周末大街上熙熙攘攘 但在美国许多城市周末街上却很少有人 许多新闻故事可以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写作 但完全按照事件进行的先后次序会造成主次不清并且和列出一二三没什么区别 你可以适当调整顺序把一些次要的事情插在事件主

12、线中作为补充 使用直接引语也可以让文章顺利过渡 你可以用引语回应一种观点或用引语引出一个新的信息点 最后大的信息单元可以加小标题这种方法可以让报道不需要过渡词就自然过渡(小标题已经帮你过渡了)在新闻写作中很常见 三、报道的结尾 美国记者肯?富森说“我知道大部分报纸的读者不会读到结尾 但是我告诉自己如果我写的好他们会读我的结尾 ”在硬性新闻写作中记者不需要思考如何结尾因为硬性新闻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作最后的内容是最不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被编辑删掉的 记者苦心思考的结尾很可能连阳光也见不到 因此写硬新闻话说完了就可以自然结尾 当然如果记者希望写出来的硬新闻能整篇刊发记者可以试试在最后以一句精彩、简短的

13、直接引语结束总结全文不过这不能保证记者能如愿以偿 相应地软性新闻需要一个结尾特别是讲一个故事如果没有结尾会给人不完全的印象 如果你能吸引读者读到结尾那么你就要再努一下力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结局 而要注意的是任何结尾形式都要避免简单重复文中的信息也不要提出新的信息、观点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总结、可以升华、但都要在已有信息基础上回答了读者所有可能的合理问题让读者认为句号就应该在这里 1.首尾呼应式结尾 首尾呼应就好像你从原点出发绕了一圈后又回到原点 这样的结尾可以强调你想要强调的重要信息 使用首尾呼应式结尾你可以从导语中寻找灵感 但如果你发现结尾比导语更精彩你就需要把它们互换一下了导语永远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篇报道的导语之所以是导语是因为它更加具体有更多细节 nt-kerning:0.0000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