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多相平衡-3.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883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6.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多相平衡-3.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第五章多相平衡-3.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第五章多相平衡-3.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第五章多相平衡-3.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第五章多相平衡-3.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多相平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多相平衡-3.(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相律,单组分系统,二组分系统,本章小结,三组分系统,多相平衡,第五章 多相平衡,相平衡、热平衡和化学平衡是热力学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也是化学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多相体系相平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例:(1)研究金属冶炼过程中的相的变化,根据相变进而研究金属的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各种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熔盐体系(主要是硅酸盐,如水泥、陶瓷、炉渣、耐火粘土、石英岩等),天然的盐类(如岩盐、盐湖等)以及一些工业合成产品,都是重要的多相体系。 (3)开发并利用属于多相体系的天然资源,用适当的方法如溶解、蒸馏、结晶、萃取、凝结等从各种天然资源中分离出所需的成分,这些过程

2、都需要有关的相平衡的知识。,第五章 多相平衡,在一个封闭的多相体系中,相与相之间可以有热的交换、功的传递和物质的交流。对具有个相(,)体系的热力学平衡,实际上包含了如下四个平衡条件:,主要内容包括: 1、相律:多相平衡体系所共同遵守的规律; 2、相图:表达多相系统的状态如何随着温度、 压力、浓度等强度性质而变的几何图形。,第五章 多相平衡,5.1 相律,基本概念 1、相和相数 系统中物理及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 多相系统中,相与相间有着明显的界面; 越过界面时,物理或化学性质发生突变。 相数:系统中所包含的相的总数。以符号表示。,1、相和相数,例:,(1)气体,无限混和,一个气相,

3、=1,(2)液体,按其互溶程度,一相(乙醇+水),两相(CCl4+水),三相共存, =1,2,3,(3)固体,固溶体,一相, =1,一般是有多少种固体,便有多少相;, =1,2,3,思考:一整块CaCO3的结晶是几相? 如果把它粉粹为10块小颗粒,它是几相?,不同晶型不同相;不同种类不同相;与其是否连续无关,2、物种数和组分数,物种数:系统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数。以符号S 表示。 注意,不同聚集态的同一种化学物质不能算两个物种! 例: 水和水气,其物种数S = 1,而不是2。,组分数:足以表示系统中各相组成所需要的最少独立物种数。 以符号K 表示。,注意,组分数和物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多相平

4、衡中,重要的是组分数这一概念。,2、物种数和组分数,(A)如果系统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则在平衡系统中就没有化学平衡存在, 则:组分数 = 物种数 即 K = S (B)如果系统中有化学平衡存在, 则:组分数 = 物种数 独立化学平衡数 即 K = S R R 表示系统中的独立化学平衡数,物种数与组分数之间的关系,2、物种数和组分数,(1)由PCl5 (g) 、PCl3(g)和Cl2(g)组成的系统中,S =? K = ? 解: PCl5(g) PCl3(g) + Cl2(g) S = 3;K = S R = 3 1 = 2;,(2)系统由C(s), CO(g), H2O(g), CO2(g),

5、 H2(g)组成,S =? K =? 解:S = 5,在它们之间存在三个化学平衡式 1)C(s) + H2O(g) = CO(g) + H2(g) 2)C(s) + CO2(g) = 2CO(g) 3)CO(g) + H2O(g) = CO2(g) + H2(g) R = 2,而不是3, 故K = S R = 5 2 = 3。,因为只要有任意两种物质,则第三种物质就必然存在,而且其组成可由平衡常数确定,并不在于起始时是否放入此种物质。,2、物种数和组分数,(C)如果系统中除化学平衡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限制条件,如浓度关系, 则 组分数 = 物种数 独立化学平衡数 独立限制条件数 即 K = S

6、 R R R表示独立的限制条件数 注意物质之间的浓度关系数只有在同一相中方能应用,不同相之间不存在此种限制条件。,2、物种数和组分数,(1)在PCl5的分解反应中, 若指定PCl3(g)和Cl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则系统中PCl3(g)和Cl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1。 此时 S = 3,K = 3 1 1 = 1。 即单组分系统。 若一开始只有PCl5存在, PCl5(g) PCl3(g) + Cl2(g) 此时 S = 3,K = 3 1 1 = 1。 即单组分系统。,2、物种数和组分数,(2)在CaCO3的分解反应中,S =? K =? 解: CaCO3(s) = C

7、aO(s) + CO2(g), S = 3,K = 3 1 = 2。 即双组分系统。 (3)NH4Cl(s) = NH3(g) + HCl(g),若此反应是NH4Cl的分解反应,S =? K =? 解:S = 3, K = 3 1 1 = 1。即单组分系统。,2、物种数和组分数,注意:一个系统的物种数是可以随着人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而不同的,但在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却是确定的。,如由NaCl和H2O构成的系统 (1)如果只考虑相平衡,则 S = K = 2; (2)如果只是NaCl的水溶液, 则有H2O、Na+和Cl-,即 S = 3, 由于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其中Na+和Cl-的浓度相等,

8、因此 K = 3 1 = 2; (3)如果还考虑H2O的电离, 则有H+、OH-、H2O、Na+和Cl-,即 S = 5, 但 R = 1(水的电离平衡),R = 2(浓度条件), 因此 K = 5 1 2 = 2;,2、物种数和组分数,(4)如果系统中还有固体NaCl, 则 S = 6,即NaCl、H+、OH-、 H2O、Na+和Cl-, 但 R = 2(水的电离平衡,NaCl的溶解平衡), R = 2(浓度条件), 所以 K = 6 2 2 = 2。,因此物种数虽然随考虑问题的方法不同而异,但组分数则是确定不变的!,2、物种数和组分数,例:P144/习题1 确定H2(g)+I2(g)=2H

9、I(g)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 (1) 反应前只有HI; S = 3,R = 1,R = 1,K = S R R = 3 1 1 = 1 (2)反应前有等物质的量的H2和I2; S = 3,R = 1,R = 1,K = S R R = 3 1 1 = 1 (3)反应前有任意量的H2,I2及HI; S = 3,R = 1,K = S R = 3 1 = 2,3、自由度,在不引起旧相消失和新相形成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变动的强度性质称为系统的自由度,用符号f 表示。,如(1)水以单一液相存在时, 温度T 和压力p都可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变动,此时 f = 2; 当液态水与其蒸气平衡共存时, 系

10、统的压力p必须是所处温度T 时的水的饱和蒸气压, 因此压力和温度之间具有函数关系,只有一个可以独立变动,因此 f = 1。,3、自由度,又如(2)不饱和盐水单相存在时, 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强度性质为T,p 及盐的浓度c, 因此 f = 3; 当固体盐及饱和盐水溶液两相共存时, 因为浓度c是饱和浓度,指定温度和压力后,c是定值.只有温度和压力是可以独立变动的, 因此 f = 2。,由此可见,自由度与组分数、相数及外界因素有关,这个规律称为相律。,4、相律,相律的推导 (1)相律:在平衡系统中,联合系统内相数、组分数、自由度数及影响物质性质的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重力场、磁场、表面能等等)之间

11、关系的规律。 (2)公式:在不考虑重力场、电场等因素,只考虑温度和压力因素的影响时,平衡系统中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下列形式: f = K + 2,19,吉布斯,美国数学物理学家, 经典统计力学及化学热力学创始 人,有近代物理化学之父称号, 终生于耶鲁大学任教。任美国科 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 院士。在他去世50年后,纽约大 学伟人纪念堂安放了他的半身青铜塑像,与华 盛顿、林肯、富兰克林、爱迪生等人相并列。,Gibbs J W,18391903,吉布斯简介,20,吉布斯的科学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他人常常不懂或不能理解他的学术内涵,多次受到攻击。耶鲁大学曾以他的理论没有实

12、际用处为由,发生过撤换吉布斯的运动,并且在授予他教授职位后的10年中不付薪金。但吉布斯毫不在意,于逆境中继续创造人间奇迹。 1873 -1878年 ,吉布斯在一家不太出名的杂志上连续发表三篇论文。在文中,他引,21,入了Gibbs 函数、提出了 Gibbs 函数减少原理 、 建立了组成可变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 程、引进了化学势的概念、导出了 Gibbs 相律。由于论文简练和用了很多数学知识,因 此在发表后的十年内未被人们理解和关注 。 其实这三篇论文正是热力学进入化学领域的 不朽奠基杰作。,4、相律,推导过程: 假设一平衡系统中有K 个组分, 个相。 如果K 个组分在每一相中均存在,则每个相中有

13、K个组分时,只要任意指定 (K 1) 个组分的浓度,就可表明该相的浓度,因为另一组分的浓度此时不再是独立变量。 如果有 个相,则需指定 (K1)个浓度,方能确定系统中各个相的浓度, 又平衡时各相的温度和压力均相同,故表明系统状态所需的变量数应为 f = (K 1) + 2,4、相律,但是,这些变量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在多相平衡时,还必须有“每个组分在每个相中的化学势相等”,即 () = ()= 每一个组分在 个相中应有( 1)个关系式,即 i(1) = i(2); i(1) = i(3); ; i(1) = i(); 则K个组分在 个相中的关系式为K(1),所以真正的系统的自由度数应为

14、f = (K 1) + 2 K ( 1) = K + 2,4、相律,注意:,如果除了温度、压力外,还需考虑其它外界因素(如电场、磁场等),设共有n个因素考虑,相律公式: f = K + 2,表示:T、p,相律公式: f = K + 1,表示:T 或p,相律公式: f = K ,相律公式:f = K + n,4、相律,例1:碳酸钠与水可组成下列几种化合物: Na2CO3H2O; Na2CO37H2O; Na2CO310H2O; (1)试说明标准压力下,与碳酸钠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以有几种? (2)在30时,可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有几种?,K = 2,K = ?,(1) 指定压力

15、下,相律变为:,f = K + 1 = 2 + 1 = 3 , f = 0, = 3,与碳酸钠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以有1种,解:,4、相律,(2) 指定30 时,相律变为:,f = K + 1 = 2 + 1 = 3 , f = 0, = 3,与水蒸气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以有2种,例2:试说明下列平衡系统的自由度数为若干? 25及标准压力下,NaCl(s)与其水溶液平衡共存; I2(s)与I2(g)呈平衡; 开始时用任意量的HCl(g)和NH3(g)组成的系统中,反应 HCl(g) + NH3(g) = NH4Cl(s) 达到平衡,4、相律,解:(1) 25及标准压力下,NaCl(s)与其水溶液平衡共存;,K = 2;, = 2;,f = K + 0 = 2 2 + 0 = 0,(2) I2(s)与I2(g)呈平衡;,K = 1;, = 2;,f = K + 2 = 1 2 + 2 = 1,(3) HCl(g) + NH3(g) = NH4Cl(s) ;,K = 2;, = 2;,f = K + 2 = 2 2 + 2 = 2,S = 3;,R = 1;,R = 0;,(一)单组分系统,单组分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