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617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第一部分 总体原则 第二部分 部署区域选择 第三部分 室外覆盖规划原则 第四部分 室内覆盖规划原则 第五部分 站型配置 第六部分 功能配置,目录,第 3 页,一、总体原则,网络定位为提供高速数据接入服务,以满足用户高速数据业务需求和提高使用体验为目的进行部署;3G网络定位为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主力承载网络,应继续完善覆盖和容量;利用3G、4G网络的融合竞争优势,共同为用户提供良好、无缝的业务体验 LTE网络部署应综合考虑竞争和网络长期发展需求,兼顾网络投资效益,优先选择网络竞争力、投资效益双提升的区域 TD LTE网络应针对数据业务热点区域和市场需求明确的区

2、域进行按需发展,同时应做好LTE FDD网络引入的准备工作,TD LTE和LTE FDD网络应共用核心网并充分共用传输、配套等资源,向融合4G网络演进 初期LTE只承载数据业务,语音和短信业务优先回落到3G网络 LTE无线网络的结构、布局和配置应根据指标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原则上LTE网络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如现网条件不符合LTE规划原则,应优先考虑优化改造后再利用;如不能优化改造,可考虑新建 LTE网络建设应坚持多运营商资源共建共享和节能减排原则,第一部分 总体原则 第二部分 部署区域选择 第三部分 室外覆盖规划原则 第四部分 室内覆盖规划原则 第五部分 站型配置 第六部分 功能配置,

3、目录,二、部署区域选择,1,2,室外宏基站部署区域选择,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域选择,LTE FDD,TD LTE,1.1,1.2,第 6 页,室外宏基站部署区域选择LTE FDD,LTE室外部署区域应以3G网络数据业务量、区域重要性为判断依据,以城区的面覆盖和部分重要区域的点覆盖为主 面覆盖区域的选择 LTE网络部署应考虑一定程度的连片覆盖 站点选择应对3G网络的市区多载波基站进行重要性排序(综合考虑3G业务量和品牌影响力等因素),选择前50%站点及后50%中属于密集城区的站点作为LTE部署的重点,同时以这些基站为基础考虑一定的连续性,组成成片的LTE连续面覆盖区域(对于单个城市存在多个热点区域

4、,且区域间的距离较远,相关热点区域可独立连片,不需进行区域间连片),区域中出于连续性考虑的LTE站点比例原则上应不超过总数的25% 点覆盖区域的选择 点覆盖主要考虑未包含在面覆盖区域中,容易产生口碑效应的孤立的品牌形象区域 例如:5A级景区,重要的大学城、开发区、旗舰营业厅、重要交通枢纽、大型场馆、重要党政机关等,第 7 页,室外宏基站部署区域选择TD LTE,初期TD LTE部署,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场景和区域: 城市数据业务超热点(现网市区WCDMA多载波站点的Top15%流量的站点) 联通办公区域、自有营业厅/演示厅 省/市政府、部委办公区域 CBD区域 一、二类高校(5000人以上)校园

5、,二、部署区域选择,1,2,室外宏基站部署区域选择,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域选择,LTE FDD,TD LTE,1.1,1.2,第 9 页,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域选择,室内分布系统暂不考虑TD LTE LTE FDD室内覆盖区域选择应综合考虑数据业务需求和场景重要性等因素,重点考虑在A类楼宇中的机场、高铁站、通关口岸、地铁、地级市以上政府机关、一类校园、旗舰或大型营业厅(直营店)、五星级宾馆(4A级及以上景区可放宽到4星级)、大型会展中心、三甲医院、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电子商城、大型体育馆、以及3万平米以上的高档写字楼等场景中建设LTE FDD室内分布系统,第一部分 总体原则 第二部分 部署区域选择

6、第三部分 室外覆盖规划原则 第四部分 室内覆盖规划原则 第五部分 站型配置 第六部分 功能配置,目录,三、室外覆盖规划原则,1,2,3,4,5,规划指标要求,站址选择,天馈线建设原则,天线指标要求,天线安装要求,第 12 页,规划指标要求LTE FDD,1)表格中数据均为20MHz系统带宽,50%网络负荷情况下的标准 2)除高铁场景、机场高速外,RSRP和RS-SINR指室外测量值 3)分公司可根据用户感知、场景的重要程度以及后续网络调整、优化难度,适当提高覆盖指标,第 13 页,规划指标要求TD LTE,1)该表中要求只针对TD LTE连续覆盖区域 2)表格中数据均为20MHz系统带宽,50

7、%网络负荷情况下的标准 3)RSRP和RS-SINR指室外测量值,三、室外覆盖规划原则,1,2,3,4,5,规划指标要求,站址选择,天馈线建设原则,天线指标要求,天线安装要求,第 15 页,站址选择,LTE站址应优先考虑利用现有站址资源,如果现网站址无法共站建设LTE,应考虑在此位置利用临近基站拉远的RRU,或引入小基站进行覆盖,以免出现覆盖空洞或弱覆盖区域 LTE站址选择应以LTE拟覆盖区域内的3G现网站址1:1作为备选,并根据查勘的站址现状和网络仿真结果综合判断共站建设可行性,对于在现网运营和优化中发现的位置不合理或天线过高的基站可不进行共站建设,重新选择合理站址 LTE基站分布应基本符合

8、蜂窝结构,对于偏离合理位置的现网站址,应先结合无线环境评估共站可行性,原则上基站位置偏离不超过1/3覆盖半径 应尽量避免与现网高站进行共站址建设,原则上市区LTE天线高度不应超过50米,三、室外覆盖规划原则,1,2,3,4,5,规划指标要求,站址选择,天馈线建设原则,天线指标要求,天线安装要求,第 17 页,天馈线建设总体原则,LTE天线部署应统筹考虑当前和未来演进部署的综合需求 为了便于LTE网络的独立优化,原则上LTE系统的天线应尽量采用独立新建的方式,LTE独立天线原则上不少于80% 对于仅考虑LTE FDD系统部署的站点 天线选取应同时考虑1.8GHz、2.1GHz两个频段LTE FD

9、D系统部署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每个频段的LTE FDD天线只需考虑2天线部署(可采用2端口天线,或者多端口天线的2个端口) 对于上行覆盖受限、需要上行覆盖增强的场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相关频段采用4天线的部署方式(可采用4端口天线,或者多端口天线的4个端口) 对于需要同时考虑TD LTE系统部署的站点 位于重要品牌形象区的TD LTE站点,应尽量为TD LTE系统部署独立的8端口波束赋形天线 其他TD LTE站点,TD LTE系统可采用2天线的部署方式(与其他系统共用多端口天线,占用2个端口) TD系统采用的独立天线以及共用的多端口天线,应保证TD系统所连接的天线阵列支持250026

10、90MHz频段,第 18 页,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具备每扇区两副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 其中一副天线位置安装只支持LTE FDD频段的4端口独立电调天线,1.8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2.1GHz LTE FDD使用另两个天线端口 另外一副天线位置预留给TD LTE系统 具备每扇区一副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 如果一期有8天线 TD LTE系统需求,预留该天线安装位置给TD LTE系统;同时将G1800系统天线更换为只支持LTE FDD频段的4端口独立电调天线,G1800系统使用两个天线端口,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如果没有G1800系统,则将WCDMA系统天线更换为只支

11、持LTE FDD频段的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1.8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2.1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WCDMA系统使用两个天线端口) 如果一期有2天线 TD LTE系统需求,该天线位置安装同时支持TD LTE和LTE FDD频段的6端口天线。其中:1.8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2.1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TD LTE系统使用两个天线端口 如果一期没有TD LTE系统需求,该天线位置安装只支持LTE FDD频段的4端口独立电调天线,1.8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2.1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第 1

12、9 页,不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现网WCDMA站址有G1800系统 如果一期有TD LTE系统需求,将G1800系统天线更换为同时支持TD LTE和LTE FDD频段的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G1800使用两个天线端口,TD LTE使用两个天线端口,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 如果一期没有TD LTE系统需求,将G1800系统天线更换为只支持LTE FDD频段的4端口独立电调天线,G1800使用两个天线端口,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 现网WCDMA站址无G1800系统 如果一期有TD LTE系统需求,将WCDMA系统天线更换为同时支持TD LTE和LTE FDD频段的6端口独立电调

13、天线,其中: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TD LTE使用两个天线端口;WCDMA系统使用两个天线端口 如果一期没有TD LTE系统需求,将WCDMA系统天线更换为只支持LTE FDD频段的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其中:1.8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2.1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WCDMA系统使用两个天线端口,三、室外覆盖规划原则,1,2,3,4,5,规划指标要求,站址选择,天馈线建设原则,天线指标要求,天线安装要求,第 21 页,只支持LTE FDD频段的4端口、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指标要求,第 22 页,支持TD LTE和LTE FDD频段的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指

14、标要求,2个端口至少支持2500-2690MHz频段,另外4个端口至少支持1710-2170MHz频段,第 23 页,8端口波束赋形天线指标要求,三、室外覆盖规划原则,1,2,3,4,5,规划指标要求,站址选择,天馈线建设原则,天线指标要求,天线安装要求,第 25 页,天线安装要求,天线建设应严格控制挂高,一般情况,市区天线挂高应高出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35米,尽量避免出现高站(大于50米)。一定区域内天线挂高应基本保持一致 天线设置,应尽量保证两个扇区夹角不小于90度 建议不同系统天线尽量采用垂直隔离的方式分层放置;如只能同层放置,应注意尽量与现有系统天线同向,严格禁止大角度对射,第 26 页

15、,1.8GHz LTE FDD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天线间隔离需求,注:对于早期建设的F频段TD-SCDMA基站(可能不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发布的1800和1900兆赫兹频段国际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射频技术指标和台站设置的要求),建站时应尽量拉大与其距离。同向安装时,垂直隔离距离最好能够达到3.8m,第 27 页,2.1GHz LTE FDD与其他系统隔离度要求,第 28 页,2.6GHz TD LTE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天线间隔离需求,注:CDMA800的三次谐波会干扰到2610-2640MHz频段的TD LTE,考虑到三次谐波可能来自与天馈线系统的老化等不可控因素,建议尽量拉大与CDMA8

16、50系统的隔离距离,第一部分 总体原则 第二部分 部署区域选择 第三部分 室外覆盖规划原则 第四部分 室内覆盖规划原则 第五部分 站型配置 第六部分 功能配置,目录,四、室内覆盖规划原则,1,2,3,4,5,总体原则,单/双通道方案建设原则,规划指标要求,信源选取原则,器件选取原则,第 31 页,室内覆盖规划总体原则,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性能、改造难度、投资成本等因素,在重要性高和数据业务需求大的数据热点区域引入LTE室内分布系统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GSM(DCS)、WCDMA和LTE系统共用的需求,保证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满足要求,避免系统间相互干扰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以满足数据业务容量需求为目标,对单小区无法满足的情况可以进行多小区覆盖,室内分区原则上采用垂直分区的方式保证小区间的干扰隔离,尽量避免同层存在多个小区的情况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坚持室内外协同覆盖的原则,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