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17405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在社会中的人们生活节奏快,人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人际关系比过去疏远了,彼此之间很少坦诚交流。虽然有些人一味向群体认同,追逐时髦,找寻定位,却迷失自我。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塑造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好多人对他人冷漠,社会责任感缺乏,家庭不和谐。这些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格造成的,人格的形成又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如何重塑人格。中国古代经典中,有很多内容是有助于完善我们人格的。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作,在人格塑造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借鉴。在这个匆忙的社会中,静静地品读论语,对我们人格的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有很大作用。儒学作为人本哲学,它具有

2、强烈的入世情怀和人文关切,对我们处理人与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把论语的理想人格作为我们当今人格塑造的标准,在做人处事、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修养方面学习论语中理想的“君子”人格,对论语吸纳和认同,使我们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有崇高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有一种责任感,对命运有一种担当。论语中对人格塑造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塑造。 1.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1) 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个多义词,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

3、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得人格。所以,人格也可以说是人们在社会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其中也有道德品质的意思在里面,在本文我着重要写的就是道德品质所表现出的人格。(2) 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理想人格就是道德品质高尚,是一种具有强烈入世情怀和人文关切,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品质。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思考自己的利益,更我他

4、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考虑;不仅思考眼前利益,更为长远利益做打算。如果塑造了理想的人格,就减少人们再去为私利而做伤天害理,违背良心的事了。2.论语中关于理想人格的讨论在论语中有很多都是提到理想人格,如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与人和乐的待人态度,刚柔并济的处事方法等,这些理想人格主要在论语中“仁”、“君子”、“修身”等讨论中有所体现。分开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论语中“仁”所体现的人格“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一共出现了109次。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和范畴,也是他和弟子

5、谈论最多的一个范畴。孟子对“仁”的阐释是:“仁也者,人也。”;说文解字解释为:“仁,亲也。”在论语中,“仁”更可谓是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多种场合,孔子和弟子们也从多方面阐释了“仁”的含义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格品质。由此可见,“仁”的范畴充分反映了孔子思想体系的人道理念和人性光辉,是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论语中,“仁”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是对己的,强调如何通过自身修养到达仁的境界;另一个面是对人的,强调如何推己及人。然而对己是根本的,是推己及人的基础。就好像孔子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把自身的人格品质修养好,才能做到推己及人,最终成为“内

6、圣外王”。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遵循礼仪有什么用?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礼乐又有什么用?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中缺少了仁,礼与乐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也就没有用了。相反,如果一个有仁的人,礼和乐的达成也是顺其自然的事了。所以,“仁”才是实现礼、乐的内在支撑。从此可以看得出,孔子对自身修养,对自身“仁”的重视程度。在他眼里,“仁”是一个人人格修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达到了“仁”,不仅是自身人格的提升,也是推己及人的重要途径。“不仁者不可以长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就是说,没有仁德的人不会经常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会长久处于安乐的境地。有

7、仁德的人安于仁,智慧的人从仁中获利。然而只有一个人的人格里面蕴含了“仁”,才有可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不然安乐也只是短暂的。孔子也主张一个人能坚守住仁,而不是为了从仁中有所获得才仁,“仁”应该是我们品质内部所具有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表面上一副好人脸色的人,很少会有仁德。孔子认为,“仁”是在一个人内心的,恒定的品质,而不是在表面上伪装出来的,对人格塑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指导。也道出了理想人格的塑造不是虚伪的仁,而是内心实在的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说:“假如立志于修行仁德,就不会有邪恶了。”这里更进一步说明了“仁”对人格塑造的积极意义,表明了“仁”对人格形成的影响。(2)论

8、语中“君子”所体现的人格君子,是论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大概有一百多处。因为君子对于孔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哲学范畴和伦理范畴,寄托了孔子太多的人生理想。在孔子看来,人生无非包括对内的追求和对外的追求两个方面,对内的追求是自我修身、完善人格;对外的追求是积极入世、建立功业,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内圣外王”的理念。君子是人生自我完善和外在事功的有机统一体。孔子关于人生的思考是有价值诉求的。在孔子看来,人生的价值诉求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其中就有君子人格。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人格。论语中的君子人格也从多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人格塑造。在子贡问君子处,子曰:“先

9、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认为君子应是行在言先,言随行后,即做事在说话前。君子应该是谨慎说话,小心做事的,而非像当今的很多人一样立下很多宏愿,遇到挫折就知难而退了。从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的小事修养人格渐渐就能完善我们的人格了。“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应该遵循三条原则,即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人面对事情的时候过分的忧虑、迷惑和畏惧,导致我们和机会失之交臂,贻误了成功的时机。所以,论语中君子的这些品质给我们人格的塑造以启示,指导我们培养坚韧不屈的人格。使我们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还有“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君子

10、不能像容器一样只有一种功能。在孔子眼里,君子就应该是博学多才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种技能,这样的观点也启发着我们不断学习进取,使自己的充实,向着君子这一人格标准进发。“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君子在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警戒自己:少年时,血气未定,自控能力较差,应该在娱乐贪玩方面警戒自己;壮年时,血气正旺,应该在争强好胜方面警戒自己;年老了,血气已衰,应在应该在贪图名利方面警戒自己。孔子这段话告诉我们,追求君子人格,需要用一生去努力,而不是一朝一夕的兴之所至,也不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所以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塑造,不

11、仅是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而且要持之以恒。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矛盾,找寻最佳办法让我们人格得以完善。(3)论语中“修身”所体现的人格孔子认为,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之上,通过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他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著名论断,认为人的本性没有多大区别,由于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就有很大的区别了。他不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差异,而且探讨了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或条件,完善人格的方法与途径。所以,我们人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后天“修身”得来,通过学习修养身心对人格进行塑造。孔子也特别注重修身来对人格形成造成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

12、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人生的伟大抱负,首先就得修身,只有通过修身,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了以后方可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论语中关于“修身”方法很多。其中就有“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都会反思自己所做过的事情,为人做事是不是做到忠心不二?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学到的东西是否复习了?孔子在这里就是传授了这样一种修身之道,对我们人格进行影响,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像孔子所做的那样,问问自己每天都过得是否问心无愧,那很长时间以后,我们的人格也一定后有所提升。“见贤思齐焉,见不闲而内自省。”意思是,看到闲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

13、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的缺点,看看自己若有和他同样的缺点就提醒自己加以改正。通过这样的修身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让自己在交往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别人优秀的品质,改正自己不好的性格,那人格的塑造也就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就选择那些好的方面来学习,不好的方面来改正。就以这样的方式来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我们也要知道修身所为的是什么,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修养自己严肃的对待工作,尊敬别人,修养自己使别人的到安宁快乐

14、,使百姓得到安宁快乐。修身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人格也就得以完善了,不仅这样的人不会对社会有危害,更会造福他人,造福百姓。 论语中关于修身的论述非常丰富,经常阅读,时时温习,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使人格的自我完善。3.论语中传统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脱节的原因虽然论语中给了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理想人格修成的理论,但现实中的人格却是与理想人格存在着很大差距,或者可以说现实人格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那这些差距是怎样的,是怎么造成的这种差距,我们又应该怎么努力来弥合这样的差距呢?(1)论语中传统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现状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一种“家天下”式的“朝代”国家,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公我与私我的界限,但

15、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多将一个人的公我与私我真正分开,造成事实上的公我与私我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论语中太过高尚的君子人格成为人们心中无法形成一种信仰,约束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安慰,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情社会冷漠,人们形成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人格心理。虽然人们心中都有这样一种理想的人格,但是论语中的传统理想人格和我们现实的人格大大的脱节了,很多人已经背离了我们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种理想人格,而向着论语中所鄙弃的“小人”人格发展。(2)传统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脱节的原因 那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传统人格与现实人格脱节的呢?首先,

16、是因为传统的理想人格过分完美,有些甚至触及到人们的利益,比如论语中所说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和现实人们基本的生活生存需求存在冲突,使人们觉得理想的人格是少数人才能养成的。但我认为时代有变化,现代社会不一定像上古一样食物和房屋等物质条件匮乏。当然,在当下的条件下,也有个比较的问题或称是攀比的问题。我想,对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来说,是不会存在这样的困扰的。物质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但不是追求之根本因此,谈论这个问题没有对当下没有多大意义。理想人格总是站在一个道德的至高点,由于标准太高,很多人无法达到,只好放弃。然而在现实中的道德应该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到的,而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这样便会使一些人感到困难后放弃培养这样的理想人格,甚至反其道而行,并且会因为一些君子人格确实难以做到,很多人又在心中把这种人格当作高尚的人格品质,致使一些人为了取得这样的虚荣,走上伪君子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