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66451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摘要,采用ANSYS软件的二次开发语言,建立了门式起重机的有限元模型,对其模型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导到起重机的变形、应力强度和模态固有频率。以起重机整体结构为研究对象,以起重机整体质量最小和起重机的漠态固有频率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最大为优化目标,对起重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约氧条件的情况下,起重机的整体质量可以降低216 ,模态固有频率也能够满足起重机要求,降低了起重机的制造 l;5 本,改善了起重机工作性能。 关键词:起重机;有限元模型;模态;优化设计,0 引言,起重机是在复杂情况下的一种大型运输机械,其本身的结构特性和动态特性都对

2、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起重机的设计依靠人工设计和传统经验等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往往只考虑了起重机静态时的工作载荷,而动态工作载荷常常将其转化为静态工作载荷来考虑 近些年来,人们开始考虑使用计算机软件对起重机进行优化设计,但还没有充分地考虑起重机的动态工作载荷。,以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结构为例,基于ANSYS软件建立起重机的整机模型,对起重机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同时考虑起重机的静态、模态和谐相应等工作性能,从而全面的反应起重的整机性能。同时,使用APDL语言进行起重机参数化建模,加载,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这套程序,将大大的缩短同类型不同尺寸的起重机的开发周期,为起

3、重机的结构设计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设汁方法。,1、模型建立与加载分析,1.1模型结构与基本参数 1.1.1 模型结构 本次起重机模型采用的是某起重机有限责任公 司的MH型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整个起重机部分 包括主梁,支架和地梁三大部分。其中,起重机的主梁部分采用的是箱型主梁结构,起重机支架部又分为左、右两部分支架,左支架为分叉结构, 支架要承受起重机操作室的重量。其重要结构图如图1。,图1,112 基本参数,本次起重机的主要材料决定采用Q345钢,通过参阅相关文献得到Q345材料主要参数为弹性模量Ex =206 GMP,泊松比 Vxy=03,密度DENS=785 gcm3。起重机起重主要额定重量

4、Q=12 t,电动葫芦重量200 kg。起重机尺寸主要参数如表1所列,为正确地反应起重机的工作性能,本次建模决定采用shell63和soild45两种单元,shell63是一种平面单元,该单元每个节点有6个自由度,既有弯曲能力,又有膜力,可承受平面载荷和法向载荷。Soild45是一种实体单元,每个单元由8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有xyz三个方向自由度,能够承受塑性,大变形和大应变的特征。起重机的主梁和支架部分采用的是shell63单元,起重机地梁决定采用soild45单元。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已划分为16 562个单元16635个节点。构建的起重机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12 起重机载荷分析

5、,起重机的工作环境复杂,受到的载荷种类较多,且变化很大。故在对起重进行载荷分析时只对起重机受到的几种较典型的载荷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主要考虑以下几种基本载荷(自重载荷、起重载荷,水平运动惯性力)和附加载荷(风载荷)等 121 自重载荷 起重机的自重载荷主要包括起重机主梁自重、电动葫芦自重、支架自重、地梁自重、操作室自重及起重机上其他设备的自重。考虑到起重机工作时受到的冲击,在计算自重载荷时要将自重载荷乘以一定的冲击系数,此处的冲击系数取值为125。,122 起升载荷 起升载荷主要是指起升质量的重力,其包括起重量,吊具和钢丝绳等的重量。在计算起重载荷时,要考虑由于起升和制动等对起重机工作性能的影

6、响,所以也要将起升载荷乘以一定的动载荷系数,此处的动载荷系数取值为12。 123 水平运动惯性力 起重机在水平方向运动时,考虑到水平方向的加速,制动等对起重机工作性能造成的影响,所以,还需要考虑水平运动惯性力,即: PH= 5ma (1) 式中:a为启动、制动加速度; 5为系数,通常取值1 52,本文取值为15。,124 附加载荷 门式起重机主要是露天作业,考虑到起重机在露天环境下可能会受到风作用等,所以,还将考虑一定作用的风载荷,本文将风载荷分为工作状态风载荷和非工作状态风载荷两种。 125 约束条件 考虑起重机运行机构的约束条件,对起重机地梁下端进行自由度约束,得到龙门起重机的受力模型。,

7、2 起重机受力分析,21 起重机静态受力分析 对起重机进行静态受力计算,分析结果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起重机受力后的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如图3、4所示。,通过分析可知,最大变形出现在起重机的中间位置,最大变形值为0023 m,最大应力值出现在分叉支架有效悬臂梁处,最大应力值为123 MPa。其最大变形和最大变形应力均小于许用挠度和许用应力,且有一定的富余,所以有很大的优化设计空间。,22 起重机动态分析,221 模态分析 通过对起重机模态分析,现得到起重机的前6阶振动频率如表2所列。,第1阶频率主要反映起重机在横向方向的振动,此振动可能有起重机的启动,制动等引起,第2阶频率主要反映起重机的纵向方向

8、的振动,此振动可能由电动葫芦的启动和制动时引起,第3阶,第4阶主要反映了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第5阶反映了起重机的上下振动的固有频率,第6阶频率反映了起重机的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222 谐响应分析 谐响应分析主要用于确定起重机结构在承受随时问按正弦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的稳态响应。谐相应分析可计算出结构在几种频率作用下的响应值对频率的曲线,从而,预测结构的持续动力的特性,验证是否能克服共振,疲劳等由振动引起的有害结果。偕相 应的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图,可得出起重机的上下共振频率主要出现在46 Hz和12 Hz左右,由于高阶频率对起重机的影响较小,故这里只考虑低阶频率。由模态

9、分析得知第五阶频率主要是上下震动的固有频率,也处于46 Hz之间,故将第五阶频率作为本次优化设计的目标之一。,3 起重机优化设计,31 设计变量 设计变量的确定实质上是结构参数化的过程本次优化设计的主要参数:上翼缘板厚度T1 ,中间翼缘板厚度 T2,加强筋厚度T3 ,下斜翼缘板厚度 T4,下翼缘板厚度 T5,工字型钢端板厚度T6 ,工字型钢中间板厚度T7,中间翼缘板宽度H11,加强筋板宽度W4。,32 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即状态变量,本次的约束条件主要包括静强度约束条件、静刚度约束条件、动位移约束条件、 动刚度约束条件和约束条件上下式。 321 静强度约束条件 静强度约束条件是指静强度的设计准则

10、为结构中产生的最大应力不大于结构材料的许用应力,故提取电动葫芦位于中间位置处的最大应力Lmax 和左右悬臂梁处的最大应力 lmax ,分别给予约束: Lmax (2) lmax (3),322 静刚度约束条件 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提取起重机中的状态变量给予以下约束,约束: YL L/800 (4) Yl l/350 (5) uL6 mm (6) ul6 mm (7) 式中: YL 为跨中垂直静挠度; Yl 为有效悬臂端垂直静挠度; uL为跨中节点水平位移; ul 为有效悬臂出节点水平位移。,323 动位移约束条件 限制龙门起重机动位移的最大值与起重机静位移的最大值相同,故应提取瞬态动力

11、学分析厅中跨中节点的最大位移d 进行约束,即: dL/800 (8) 324 动刚度约束条件 根据起重机设计手册,电动葫芦门位于起重机跨中位置时,起重机的上下自震频率 fs立该大于2Hz,但是起重机的模态频率应该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越小越好。 fs2 (9),325 约束条件上下式 设定设计变量胡上下式约束为: 33 目标函数 优化目标函数分别采用起重机的整体质量最小为目标和电动葫芦位于跨中位置时的起 宦机上下自震频率最低为目标。所以目标函数分别为:,34 优化结果 根据上述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优化模块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结果是一组离散的数据。其优化前后的各设计变量如表4、5所列。,现

12、将以起重机的整体质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数据带人程序重新进行计算,计算后得到的起重机的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分别如图6、7所示。,结果表明,以起重机的整体质量为目标函数对起重机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后,起重机的最大变形为0013 m,最大应力为156 MPa,均能够满足起重机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但起重机的整体质量减少了216。现将以起重机的第5阶频率为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数据带入程序重新计算,计算后得到的起重机的第5阶频率如图8所示。 结果表明,以起重机的第5阶频率为目标函数对起重机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后,起重机的第5阶频率由原来的4856 Hz变为了4577 Hz,比原来减小了0279 Hz。,4. 结语,通过有限元软件优化方法,以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以起重机的整机质量和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以起重机的强度,刚度和动位移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起重机的优化设计模型,对起重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轻起重机的质量和改变起重机的模态固有频率,为起重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