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课用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6591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上课用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上课用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上课用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上课用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上课用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上课用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上课用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万个后来者, 不如一个开拓者。 -创新,10.2 创新是民族 进步的灵魂,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 新,理论创 新,制度创 新,科技创 新,文化创 新,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交通工具的变革,推动交通工具不断更新升级的原因是什么?交通工具的升级说明什么哲学道理?,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一、创新的社会作用,比一比谁能拉得多?,比一比谁能采得多?,深海探测器 蛟龙号,天宫一号,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科技推动社会各方面发展,

2、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劳动对象。,结论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二、创新除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给社会带来哪些变革?,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思想解放,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是不是一种创新? 为什么要转变? 有什么作用?,想一想,(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结论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新时期历次思想解放 1992年破除姓“资”姓“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3、”。 1997年冲破姓“公”姓“私”,冲破了“所有制崇拜”。 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 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实 践,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2)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发展。,思维(认识),实践方式,思维方式,决定,决定,你能就以上关系举出一些事例来吗?,比如,在改革开放前,我们没有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维权意识。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思维观念形成了,思考问题的角度 和水平都发生了变化,人们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理论

4、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更新提高,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扩大,小品,中国动画片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以及70年代末的哪吒闹海 等, 均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 日本漫画迅速崛起, 现在打开中国的电视机, 动画片时段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动画片的天下, 国产动画片仅占动画片播出总量的15%. 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动画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 要么及其夸张, 充满喜剧效果, 要么稀奇古怪, 充满神秘色彩. 中国动画并非技不如人, 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 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2)创新推动人类文化

5、发展。,(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如何推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哪些方面?,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 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结论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

6、展,(2)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东力,经济角度,政治角度,文化角度,一、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十六大报告,二.创新的重要性,关于“创新”认识上的几个误区,第一、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 理解:创新的结果必然是新事物

7、的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新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新出现的事物并不都是新事物。,第二、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理解:要推动事物的发展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事物发展的一个主观条件。创新的前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补充:,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创新”的哲学依据?,辩证法:,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

8、与时俱进。,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综合思维,2、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创新?,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承认是世界是由普遍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实地把世界看做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全面地把握辩证的否定观,坚持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月,习近平主席在福建考察过程中曾说:“走创新之路,是我们国家、也是我们每个企业发展的

9、必由之路。 (1)从哲学角度看,为什么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2)我国青少年一代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综合思维,(1)从哲学角度看,为什么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提倡不断创新,扶持新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辩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创新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文化的发展。总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综合思维,(2)我国青少年一代应该怎样提高自

10、己的创新能力? 第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认识,培养创新意识。 第三,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而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第四,防止孤立、绝对静止、片面的倾向,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1、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 ) 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动力 A. B. C. D.,A,2、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 )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A

11、,、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 ) 、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 、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 、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 、深入群众、贴近生活,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无条件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 、 、 、 ,10.2作业,1、创新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P78-79,2、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P83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是什么?P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