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生产现场管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4800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生产现场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8章生产现场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8章生产现场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8章生产现场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8章生产现场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生产现场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生产现场管理..(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生产与运作管理,经济与管理学院 黄 霖,Operations Management,2,第01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 第02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 第03章 设施选址与布置 第04章 综合生产计划 第05章 库存控制 第06章 项目计划管理* 第07章 企业资源计划ERP 第08章 生产现场管理 第09章 质量管理* 第10章 新型生产运作方式,Operations Management,生产与运作管理 (刘文博)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3,Operations Management,第八章 生产现场管理,Chapter08,4,第08章 生产现场管理,8.1 期量标准 8.2 现场

2、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5,8.1 期量标准,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是指为加工对象(零件、部件、产品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上所规定的标准数据。,1.大量生产: 节拍、在制品定额、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 2.成批生产: 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在制品定额 3.单件生产: 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6,1.批量和生产间隔期,批量是指一次投入(或出产)生产同种制品(产品或零部件)的数量。 生产间隔期又叫生产重复期,是指前后两批同种制品投入或产出的间隔时间。 批量与生产间隔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产品的生产任务确定以后,平均日产量不变时,批量大,生产间隔期就会相

3、应延长;反之,批量小,生产间隔期相应缩短。,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生产批量为60件,平均日产量为10件,求生产间隔期。 即:60 件 = 6 天 10 件/天,7,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的应用,批量:一次投入(出产)同一制品的数量 生产间隔期:前后两批产品投入(出产)的时间间隔 批量Q及间隔期R的确定方法: 1.以量定期法 Q R 2.以期定量法 R Q,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8,2.生产周期,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 产品的生产周期由各零部件生产周期组成,包括零件的毛坯生产周期,机加工生产周期和装配生产周期,以及各工艺阶段之间的保险期时间之和

4、。,生产周期的确定: 根据生产流程,确定产品(或零件)在各个工艺阶段上的生产周期;最后,确定产品的生产周期。,9,生产周期示意图,10,3.生产提前期,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零件)在各生产环节出产(投入)的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 提前期也分为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1.生产间隔期相等的情况下: 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 + 本车间生产周期 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 + 保险期 2.前后车间生产间隔期不等的情况下: 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 + 本车间生产周期 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 + 保险期 + (本车间生产间隔期后车间生产间隔期),11,生产提前期与生产

5、周期、保险期关系图,12,4.在制品定额,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衔接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量。,13,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14,第08章 生产现场管理,8.1 期量标准 8.2 现场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15,8.2 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概述 (一)现场管理的要素: “人”,“机”,“料”,“法”,“环 ”,“物”,“资”,“能”,“信”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1.作业管理;2.物流管理;3.文明生产与定量管理; 4.现场质量管理;5.现场设备管理;6.现场成本控制; 7.现场计划与控制;8.优化劳动组织与班组

6、建设; 9.岗位责任制;10.生产现场管理诊断 (三)现场管理的特点: 1.基础性;2.系统性;3.群众性;4.开放性;5.动态性,16,何谓现场,“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简单说,现场就是作业场所。生产现场是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 现场管理是一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控制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保证

7、安全生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8.2.1 现场与现场管理,17,1、什么是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就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资(资金)、能(能源)、信(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 现场管理通常包括:定置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计量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等多项管理内容。,8.2.1 现场与现场管理,18,8

8、.2.1 现场与现场管理,2、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19,走进生产现场,1. 现场的“三忙”现象: 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瞎忙。 盲目: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目标。 茫然: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 2. 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 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 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 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 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场所,照明,噪音,20,现场管理的基本理念,“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 三直三现主义(直

9、接现场、直接现物、直接现象 ) 正确的意识及正确的工作方法 不当的管理意识: 只要认真,工作就能做好。 熟练工人是靠师傅带出来的(没有标准化意识)。 按计划完成生产就行(没有不断改善的意识) 5S没有生产重要 不当的工作方法 靠威胁部下,让他们全力地去工作。 不知如何借助无形的压力激励部下。 贴标语、喊口号、多开会、开长会来解决问题,21,现场的“质量”管理 现场质量避免失误的5原则: 1、取消此作业 2、不要人做 3、使作业容易化 4、检查 5、降低影响,现场品质控制水平判断基准,目前新趋势: 产品的设计 决定产品质量的70%,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22,现场的“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最佳方法,

10、就是剔除过度的资源耗用 1、改进质量:工作过程的质量,合理的5M 2、提高生产力:不断地改善(5M1E的改善) 3、降低库存:流动资金、储藏、搬运、质量隐患 4、缩短生产线:合理的生产线工人 5、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6、减少空间:一般制造业,使用了应需4倍的空间,2倍的人力,10倍的交货期,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23,现场的“进度”(交货期)管理: 生产现场计划与控制是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现场实际作业应把握的内容: 生产作业计划的合理性、生产计划与实际困难、计划调整的影响 人员状况、员工技能、缺料设备故障引起的停产、不良品对策及处理 零部件/工装夹具/生产辅料是否齐全、工作方法可否改善 现场的

11、基本方法 深入一线、信息畅通、了解生产能力、注意员工状态、时间/动作研究 现场的注意事项 异常处理的制度化、现场教育、解释、工作职责明确、公正评价员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24,8.2.2 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一)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物的特定管理,是其他各项专业管理在生产现场的综合运用和补充,即是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物、场所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二)5S现场管理 即 “5S”活动,源于日本,内容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 (三)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

12、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25,8.2.2 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一)定置管理,定置管理的含义 定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物、场所三者关系。 通过调整,确定生产现场的物料放置位置,处理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的关系; 通过整理,把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不断改善生产现场条件,科学地利用场所,向空间要效益; 通过整顿,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使生产中需要的东西随手可得,向时间要效益,从而实现生产现场管理秩序化与文明化。,26,定置管理的起源 定置管理起源于日本,由日本青木龟男先生始创。他从50年代开始,根据日本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实践,经过潜心钻研,提出了

13、“定置管理”这一新的概念。 后来,日本企业管理专家清水千里先生在应用的基础上,发展了定置管理,把定置管理总结和提炼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于1982年出版了定置管理入门一书。这一科学方法在日本许多公司得到推广应用。 定置管理:以物在场所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8.2.2 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27,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1、人与物的关系。在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原材料、机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环境条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只有

14、人与物相结合,才能正常进行工作。 人与物的结合方式。 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即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 直接结合:又称有效结合,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某种物品时能够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间接结合: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达到最佳结合,需要通过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种活动来完成。,8.2.2 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28,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人与物的结合状态。 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人与物的结合。 但是,人与物是否有效地结合取决于人与物的特有状态,即A、B、C三种状态。 A状态:是物与人处于有效结合状态,物与人结合,立即能进行生产活动。 B状态:是物与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也称物与人处于寻找状态,或物存

15、在一定缺陷,经过某种媒介或某种活动后,才能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状态。 C状态:是物与现场生产活动无关,也可说是多余物。,8.2.2 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29,(一)定置管理,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人与物的结合成本: 在生产活动中,为实现人与物的结合,需要消耗劳动时间,支付劳动时间的工时费用,这种工时费用被称之为人与物的结合成本。 1.结合成本,亦即物的使用费用。 2.物的现成本物的原成本+结合成本,30,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2、物与场所的关系。 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效程度的决定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 因此,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场所与物的关系

16、,也就是说,场所与物的有效结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基础。从而产生了物在场所中的放置科学“定置管理 ”。 定置。定置与随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达到物与场所有效地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8.2.2 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31,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场所的三种状态。即,A状态,B状态、C状态。 A状态,是良好的状态。 即场所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面积、通风设施、恒温设施、光照、噪音、粉尘等,符合人的生理状况与生产需要,整个场所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B状态,是需要改善的状态。 即场所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未能完全满足。 C状态,是需要彻底改造的状态。 即场所需要彻底地改造,场所既不能满足生产、安全要求,又不能满足人的生理要求。,8.2.2 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32,场所的划分。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便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