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电路7.1反馈控制电路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4575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电路7.1反馈控制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频电子电路7.1反馈控制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频电子电路7.1反馈控制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频电子电路7.1反馈控制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频电子电路7.1反馈控制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电路7.1反馈控制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电路7.1反馈控制电路(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反馈控制电路,7.1 概述,7.2 反馈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继续,返回,7.3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休息1,休息2,7.4 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7.5 锁相环路(PLL),7.6 锁相环的典型应用,7.1 概述,为了提高通信和电子系统的性能指标,或者实现某些特定的要求,必须采用自动控制方式。由此,各种类型的反馈控制电路便应运而生了。,反馈控制电路可分为三类,继续,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简称AGC),自动频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简称AFC),自动相位控制(Automatie Phase Con

2、trol,简称APC),自动相位控制电路又称为锁相环路(Phase Locked Loop,简称PLL),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反馈控制电路。,返回,7.2 反馈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在反馈控制电路里,比较器、控制信号发生器、可控器件、反馈网络四部分构成了一个负反馈闭合环路。,根据参考信号的不同情况,反馈控制电路的工作情况有两种。,(1) 参考信号xr(t)不变,恒定为xro,(2) 参考信号xr(t)变化,返回,7.2.2 数学模型,将反馈控制电路近似作为一个线性系统分析。由于直接采用时域分析法比较复杂,所以采用复频域分析法,根据反馈控制电路的组成方框图,可画出用拉氏变换表示的数学模型,图

3、中Xr(s),Xe(s),Xc (s),Xi (s),Xy(s)和Xf (s)分别是,xr(t),xe(t),xc (t),xi (t),xy(t) 和xf (t)的拉氏变换。,比较器输出的误差信号xe(t)通常与xr(t)和xf (t)的差值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kp,则有,xe(t)= kpxr(t)-xf (t),写成拉氏变换式,有Xe(s)= kpXr(s)-Xf (s),可控器件作为线性器件,有 xy(t)= kc xc (t),kc是比例系数。写成拉氏变换式,有Xy(s)= kc Xc (s),实际电路中一般都包括滤波器,其位置可归纳在控制信号发生器或反馈网络中,所以将这两个环节看作

4、线性网络。其传递函数分别为,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7.3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是某些电子设备特别是接收设备的重要辅助电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设备的输出电平保持为一定的数值。因此也称自动电平控制(ALC)电路。,7.3.1 AGC电路的工作原理,1. 电路组成框图,设输入信号振幅为Ui,输出信号振幅为Uy,可控增益放大器增益为Ag(uc),是控制信号uc的函数,则有 Uy = Ag(uc)Ui,返回,7.4 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AFC电路也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它与AGC电路的区别在于控制对象不同,AGC电路的控制对象是信号的电平,而AFC电路的控制对象则是信

5、号的频率。其主要作用是自动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7.4.1 AFC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特性,1. AFC电路的组成,(1) 频率比较器,频率比较器的输出误差电压ue与这两个输入信号的频率差有关,而与这两个信号的幅度无关,ue为,ue= kp (r-y),式中,kp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为常数,实际上就是鉴频跨导。,常用的频率比较电路有两种形式:一是鉴频器,二是混频-鉴频器。,返回,7.5 锁相环路(PLL),锁相环路(Phase locked loop缩写PLL)是一种相位自动控制电路,其作用是实现环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无误差的频率跟踪,仅存在某一固定的相位差。,PLL电路广泛应用于,返回,继续

6、,7.5.1 锁相环的基本原理,一、锁相环的组成部件,PLL是一个相位负反馈系统,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与相位实施跟踪。,三个基本部分构成一个负反馈环。,PD,LF,VCO,返回,继续,1、鉴相器(PD),即,vi(t)/ i(t),vo(t) /o(t),vd(t) /e(t),正弦特性,三角波特性,锯齿波特 性等,其中最基本的是正弦波特性, 它可用一个模拟乘法器与低通滤波 器串接而成。,鉴相特性的形式有许多种, 如:,如果设环路输入信号:,PLL环输出的反馈信号:,经过相乘,并滤除和频分量,可得输出的误差电压为:,其中,为输入信号的瞬时相位差。,由上式可得鉴相器的数学模型, 如下图所示,,返回

7、,继续,2、环路滤波器LF,环路滤波器具有低通特性,其主要作用是滤除鉴相器输出端的高频分量和噪声, 经LF后得到一个平均电压 用来控制VCO的频率变化,常见的滤波器有以下几种形式。,vd(t),vc(t),RC积分滤波器,vd(t),vc(t),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vd(t),vc(t),有源比例积分滤波器, RC积分滤波器,传输函数:,返回,继续,休息1,休息2,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有源比例积分滤波器,如果将F(s)中的s用微分算子p替代,可写出滤波器的输出电压 与输入信号 之间的微分方程:,其中,为微分算子, 由上式可得环路滤波器的电路模型如右图所示。,返回,继续,休息1,休息2,3、压控

8、振荡器(VCO),压控振荡器:是瞬时频率 控制的振荡器。其控制特性可用压控特性曲线来描述,如右图所示。,K0:压控灵敏度,由于VCO的输出反馈到鉴相器,而从锁相环的控制作用来看,VCO对鉴相器起作用的不是其频率而是相位,故对上式积分即可求出相位:,压控振荡器数学模型如右图所示。,返回,继续,休息1,休息2,二、锁相环路相位模型和基本方程,1、相位模型,将上述锁相环的三个基本部件的模型按环路组成框图联接起来,即可构成锁相环路相位模型,如下图所示:,2、基本方程,根据锁相环路相位模型,可得到以相位形式表示的基本微分方程:,环路的微分方程为:,返回,继续,休息1,休息2,3、环路工作的定性分析,设输

9、入信号为固定频率的正弦信号(即 均为常量),由于,代入环路的微分方程可得:,左边第二项:,由以上分析可得:,结论:闭合环路中任何时刻满足: 瞬时频差+控制频差=固有频差。,返回,继续,休息1,休息2,三、锁相环路的工作原理,设压控振荡器的固有振荡频率为 ,而当环路闭合瞬间,外输入信号角频率 与 即不相同也不相干,则鉴相器输出的差拍电压为:,失锁状态,如果环路固有角频差 环路低通滤波器的通频带,则差拍电压 将被滤除,而不能形成控制电压,压控振荡器输出角频率 不变化即,则,即:环路的瞬时频差= 固有频差 环路此时处于失锁状态。,返回,继续,休息1,休息2,锁定状态,如果 十分接近 ,即固有频差 ,

10、则差拍电压 不会被环路滤波器滤除而形成控制电压 ,去控制压控振荡器,VCO产生中心频率为 的调频信号,VCO的瞬时振荡频率 将以 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摆动,即环路产生了控制频差,此时鉴相器输出电压是一个较小的直流电压,环路进入锁定状态。,返回,继续,牵引捕捉状态,当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时,如果VCO的瞬时频率 围绕 为中心摆动的范围小,至使 不可能摆动到 处时,环路不能立即入锁。此时VCO输出的调频波,其调制频率就是差拍频率,与输入信号 经鉴相器PD鉴相,输出一个正弦波与调频波的差拍电压:,如果令:,另有,其中,返回,继续,跟踪状态,例如:,则,返回,继续,四、锁相环性能分析,1.同步带宽,设

11、环路已处于锁定状态,当缓慢改变输入信号频率使固有频差值向正或负方向逐步增大时,由于环路的自身调节作用,能够维持环路锁定的最大频差 称为环路同步带,记作 。由于环路鉴频特性对零点是对称的,因此同步带相对于 也是对称的。,2.捕捉带宽,设锁相环路处于失锁状态,改变 使固有频差 减少, 环路能够经牵引捕获而入锁的最大固有频差值 称为环路 捕捉带 。通常 。,返回,继续,3稳态相差,环路处于锁定状态时,存在着的固定相差称为稳态相位 误差 。,由方程:,环路锁定意味着瞬时频差为零,即,此时,式中, 为环路直流总增益,其值增大可使 减少。,返回,继续,4锁相环性能特点,锁相环路用作调频信号解调时,与普通鉴

12、频器相比较,有低门限信噪比特性。这是因为环路有反馈控制作用,跟踪相位差小,降低了鉴相特性的非线形影响,从而改善了门限效应。,(1) 环路在锁定状态下无剩余频差,锁相环路对输入的固定基准频率锁定后,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与基准频率的频差为零。环路输出可做到无剩余频差存在,是一个理想的频率控制系统。,(2) 锁相环有良好的窄带特性,锁相环具有窄带特性,当压控振荡器频率锁定在输入频率上时,仅位于输入信号频率附近的干扰成分能以低频干扰的形式进入环路,而绝大多数的干扰会受到环路低通滤波器的抑制,从而减少了对压控振荡器的影响。,(3) 良好的跟踪特性,VCO的输出频率可以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表现出良好的跟踪特性。在接收有多普勒频移的动目标时,这种特性尤为重要。,(4) 低门限特性,返回,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