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697490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7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7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7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7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 黄国明,第一节 概述,联合国2002年相关资料,全球非法物质使用者大约2亿 1.63亿使用大麻 0.34亿使用苯丙胺类物质 0.14亿使用可卡因 0.15亿使用阿片类 合法物质如烟草、酒精、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物的使用人群基数更大。 危害个体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全。,一、基本概念,精神活性物质 (psychoactive drug or substances),是指吸入人体后影响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又称物质、成瘾物质、药物等。 毒品:是社会学概念,指具有很强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

2、物质,我国的毒品主要指阿片类、可卡因、大麻、兴奋剂等。,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1),阿片类(opioids),罂粟,鸦片膏,海洛因,美沙酮,吗啡,度冷丁,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stimulants) 咖啡因 苯丙胺类 可卡因,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depressants) 巴比妥类 苯二氮卓类 酒精,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4),大麻(cannabis),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5),致幻剂(hallucinogen),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6),挥发性有机溶剂(solvents),汽油,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7),烟草(tobacco,尼古丁),依赖综合征

3、(dependence syndrome),也称成瘾(addiction)。 是一组生理、行为和认知障碍,使用某种或某类精神活性物质对特定的个体来说,极大优先于其他曾经比较重要的行为。特点为一种对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强烈的,有时是无法克制的渴望。,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并至少有下列 2 项: 有使用该物质的强烈欲望; 对该物质使用的开始、结束,或剂量的自控能力下降; 明知该物质有害,但仍应用,主观希望停用或减少使用,但总是失败; 对该物质的耐受性增高; 使用时体验到快感或必须用同一物质消除戒断反应; 减少或停用后出现戒断症状; 使用该物质导致放弃其他活动或爱好。,有害使用

4、(harmful use) 或滥用(abuse),在CCMD-3和ICD-10中均称为有害使用(harmful use);在DSM-中称为滥用(abuse)。 是指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对健康引起了损害,这种损害可能发生在躯体和(或)精神方面。 有害使用的方式经常受到他人批评,并经常与不良社会后果相关联,导致婚姻、家庭、学业、工作甚至法律问题。 有害使用强调的是不良后果,无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或强制性觅药行为,反之就是依赖综合征。,耐受性(tolerance),是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后,其效应逐渐降低,如欲得到与初期使用相同的效应,必须加大剂量。 交叉耐受性:对某种精神活性物质产生耐受性,往往对

5、同类的精神活性物质也产生耐受性,如吗啡与其他镇痛剂、酒精与许多镇静催眠药之间常发生交叉耐受性。,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在反复地、长时间和(或)高剂量地使用某种物质后,停止或减少物质使用时出现的一组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不同药物的戒断综合征不同,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和体征。 其起病和病程均有时间限制,并与所使用物质的种类和剂量有关。,药物类型不同, 其心理依赖、躯体依赖和耐受性不同,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的影响因素,生物学因素(1),精神活性物质急性作用的神经生化机制 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是产生快感的重要部位,起于腹侧被盖区(VTA),投射到伏隔

6、核(NAc)和前额叶皮质(PFC)。 自然犒赏物、犒赏性电刺激及精神活性物质能激活犒赏环路。 多种神经递质涉及犒赏效应,其中多巴胺(DA)是主要的神经递质,在犒赏发生前与发生时,中脑边缘系统DA释放增加。 精神活性物质慢性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生物学因素(2),遗传因素 与物质依赖相关的遗传方式属于多基因遗传,这些基因构成了易感性,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依赖。 不同品系的小鼠对吗啡依赖的形成具有差异。 酒精依赖的遗传度为52%63%。双生子研究,男性酒精依赖的遗传度为48%73%,女性为51%65%。 易感性从父代传至子代的途径:一是直接遗传物质依赖的易感性;二是间接遗传,如将反社会人格特征传给

7、子代。 有些遗传素质具有保护作用,如缺乏乙醛脱氢酶(ALDH2)或ALDH2活性很低的个体不能有效地将乙醛代谢为乙酸,在饮酒后乙醛堆积,产生诸如全身发红、心悸、恶心、头痛等症状,从而远离饮酒。,心理因素(1),开始吸毒时: 好奇心理 侥幸心理 享乐解脱心理 逆反心理 追求刺激心理,心理因素(2),个性研究 追求即刻满足和尚未学会延缓满足 情绪容易冲动,不考虑后果便行动 经受不住失败与挫折 缺乏自信心与决策能力 自卑感强烈而隐蔽,内心孤独害羞 冷酷仇恨,缺乏爱心 没有责任心,心理因素(3),心理强化作用:正强化、负强化 a.吸毒社会家庭问题负性情绪吸毒 b.吸毒依赖戒断症状吸毒,社会因素,可获得

8、性:钱、权 家庭因素:家庭缺乏温暖、单亲家庭等 同伴影响、同伴间压力 文化背景、社会环境,药物滥用和依赖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的存在和药理特性是滥用、依赖的必要条件,但是否成为“瘾君子”,还与个体人格特征、生物易感性有关,而社会文化因素在药物滥用、依赖中起到了诱因作用。,三、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的诊治,诊断,病史 躯体检查 精神状况检查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治疗,躯体治疗 替代治疗: 理论基础:利用与毒品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来替代毒品,以减轻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病人能较好地耐受,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1421天)将替代药物逐渐减少,最后停用。在治疗前就应告诉病人替代只能减少痛

9、苦,必须做好痛苦的思想准备。 美沙酮替代治疗海洛因依赖;安定替代治疗酒精依赖等。 非替代治疗: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中药等。 心理治疗,第二节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例1 唐某,男,某建筑公司老板。于1992年因胃痛难忍听朋友劝说以“追龙”的方式吸入海洛因(精神活性物质)0.1g,当时感头晕,恶心,呕吐,而疼痛缓解,而患者带着“飘飘然”的感觉睡去,约7-8次,体验到了快感,自诉有一种无法言语的舒适感,一闭上眼睛,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精神依赖)。这种感觉大约持续3-4个小时消退。为了追求这种境界,患者吸食的次数由胃痛时才吸食到2-3天一次,2-3天后每天要3-5次,每次0.1-0.2克(

10、耐受性增加、强制性觅药),曾有一次,因暂时缺货,患者感到浑身难受,自觉呼吸不畅,怕冷,寒战,烦躁不安,打哈欠,流泪流涕,全身酸痛难忍,似有小虫子在皮下、骨头里咬一样(戒断症状),设法吸食后上述痛苦消失(生理依赖)。此时患者也想到戒除,但,一想到戒毒时那种难受的体验时,就没有勇气。一年后患者改烫吸为静脉注射,对妻儿的关心明显不如以前(人格改变),夫妻生活明显减少(性欲减退),但仍可经营公司。期间被爱人发现,在家人的压力下曾于2年后戒毒,运用可乐宁脱瘾治疗,15天后自觉毒瘾已除要求出院,后在妻子、家人的严密监视下有2月未吸,但2月后经毒友的引诱又复吸。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剂量越来越大,每天最高剂量海

11、洛因2 g,分4-6次注射。病人根本不听家人的劝说,妻子下跪甚至自杀的方式都不能唤起病人的决心(人格改变)。一气之下,妻子也开始吸毒,从此夫妻相安无事,以吸毒为乐,公司交给他人管理,偶尔过问,至1997年,共吸去资金百余万元。1997年,正值国际禁毒日之际,其父万般无奈之下,告,之派出所,而于当月被送往某公安局强制戒毒,此时家中只剩一套房子和一部私车。当晚11点查房(约入院后7小时),病人全身疼痛难忍,坐立不安,躯体扭曲,颤抖,双手抱胸,流泪流涕,讲话口齿欠清,皮肤细腻,出汗,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呈急性病容,反复哀求医生他药吃(戒断症状)。到第三天病人才诉症状有所减轻,仍诉全身骨头酸痛,但基本

12、能忍受,自觉疲乏,没有一点食欲,想睡又睡不着,心情烦躁,想发脾气。经常规治疗一周后大部分症状消失,但仍失眠,入睡困难,精神不振,食欲已有所好转。这时他对医生讲,以前看到海洛因时心理就发颤,就认不得爹娘,想不顾一切得到它。后期经过心理治疗和卫生知识宣教,此时病人表示要决心戒毒。,阿片类物质,是对机体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物质。 阿片是从罂粟果中提取的粗制脂状渗出物,含有吗啡、可待因等多种成分。 天然:吗啡、可待因 半合成:海洛因 合成:哌替啶、美沙酮等,阿片类物质的药代学特点,途径:口服、注射或吸入等 口服吸收部位:大部分肠道吸收 非脂溶性形式存在于血液中,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但当吗啡乙酰化为海洛

13、因后,较易透过血脑屏障。 可分布到机体所有组织,包括胎儿。 大部分由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阿片类物质的药理作用,镇痛、镇静作用 抑制呼吸中枢 抑制咳嗽中枢:镇咳药;呼吸道感染 抑制胃肠蠕动:便秘、食欲下降 兴奋呕吐中枢 缩瞳作用:针尖样瞳孔 致欣快作用,阿片类物质的依赖,初次服用绝大多数人会出现不愉快的体验。 随着重复用药,不适感逐渐减轻或消失,快感逐渐显露。 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快感逐渐减弱或消失,持续用药主要是避免戒断反应。 平均使用1个月后即可形成依赖。,如恶心、呕吐、头昏、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乏力、视物模糊、焦虑等。,表现为强烈的电击般快感,继之出现0.52小时的松弛状态,其间似

14、睡非睡,自感所有忧愁烦恼全消,使吸毒者进入飘飘欲仙的销魂状态。接下来出现短暂精神振奋期,自我感觉好,办事效率亦可,持续24小时。,戒断综合征,短效药物,如海洛因、吗啡的戒断症状通常在停药后812小时出现,极限期出现在4872小时,症状持续710天。 长效药物,如美沙酮的戒断症状出现在停药后13天,极限期在38天,症状持续数周。,典型的戒断症状,过量中毒,临床表现为明显不适当行为或心理改变,如初期欣快,接下来淡漠、恶心呕吐、言语困难、精神运动性激越或阻滞、判断困难、损害社会或职业功能。 严重者瞳孔缩小伴嗜睡或昏迷、言语不清、注意和记忆损害。极严重者昏迷、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 肺水肿、呼吸衰竭,

15、伴皮肤发绀、发冷、体温和血压下降。严重者最终导致死亡。,海 洛 因 依 赖 者,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病史;体格检查;精神状况检查;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焦虑障碍 抑郁发作,治疗和预防,脱毒治疗 制定治疗方案 替代治疗:美沙酮、丁丙诺啡。 非替代治疗:可乐定。 防止复发:盐酸纳曲酮。 过量中毒的治疗:纳络酮。 社会心理康复:认知行为治疗、群体治疗、家庭治疗、社区治疗。 预防,第三节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例2 王某,男,38岁,初中文化,已婚。患者于22岁参加工作后即开始喝酒,3年后酒量增加,(耐受性增加)每天1斤多高度白酒,能够正常工作,夫妻

16、两人相处良好。近10年来,其饮酒量稍下降,并每天早晨起来首先找酒喝,妻子限制其用钱,则偷偷在外借钱,想尽办法找酒喝(强制性觅药行为),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打骂妻子和女儿(人格改变),这期间仍能上班。近几个月来,记忆力明显下降,双手不停抖动,性功能也有所下降(神经损害),总骂妻子不正派,将她在外面有别的男人,并跟踪妻子,向其父母诉苦(嫉妒妄想)。1月前,患者和妻子吵架后,不吃饭,一人自言自语,说有人在骂他,说他戴了绿帽子,没本事(言语性幻听)(酒精性幻觉症),把邻居从自己家里骂走,说对方害,他,是来下毒的(被害妄想)(酒精性妄想症)。一周前体检查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并肝功能异常,为此患者紧张,开始戒酒,3天后患者出现晚上不睡,恐惧,讲房间里到处是鬼、老鼠等。大嚷“别把老鼠往家里赶”,并叫家人打鬼,还说屋子里墙上爬满了蛇(实际上是家里的绳子)(恐怖性幻觉、错觉)。次日仍躁动不安,把50元钱丢在地上用脚踩,双手互相拔扯,称手指上钉有钉子,摸索裤子,称鬼钻到裤子里了,自己活不了了(震颤谵妄)。入院前一天加重,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