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力的分解》研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74490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节力的分解》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5节力的分解》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5节力的分解》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5节力的分解》研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节力的分解》研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节力的分解》研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节力的分解》研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5 力的分解,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在安排力的分解之前让学生经历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力的合成”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过力的图示法认识到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主要是力的分解的方法,涉及到按照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确定分力的大小。 从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知识体系来看,分解法是处理矢量运算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矢量运算普遍遵循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力的分解教学内容是整个力学知识体系的

2、核心之一,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正确理解分力的概念,力的分解的定义。 (2)理解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是一个互逆的过程,理解合力和分力可以等效替代的思想。 (3)学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的大小。 (4)掌握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方向的原则。,2、过程与方法方面: (1)从力的作用效果,进一步领会分力代替合力的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想。,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

3、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的方法。 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是一般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利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会表现出较大的困难,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确定为: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两个实验,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和亲身操作这些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感受并体会到力的作用效果,从而确定分力的方向,突破了难点。,二、说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演示、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学法上让学生观察、交流等,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了学

4、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过力的图示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四、教学设计,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 例题分析 新课教学 实验演示 力的分解实际应用,1课题引入,创设情景(视频播放) 为什么人从绳子的中间用力拉时能够容易把车拉动呢? 设计意图: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愿望的生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此我运用了情景激学法。,2.新课教学,展示一个实验复习力的合成,便于学生学习新课。 提出问题:力的分解应如何进行? 根据定义很容易得出结论:力的分解

5、就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呢?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分解又如何呢?,这样设计是使学生明确已知一个力,如果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作出无数多个分力,从而引出力的分解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实际需要来进行。,(4)例题分析,如图所示,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当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实验演示),一小车用弹簧固定在斜面上观察在斜面上的小车,其重力产生的效果。 步骤一:倾角不变情况下,在小车上加一大钩码,待稳定后引导学生观察。 步骤二:在小车重力不变情况下,改变倾斜角

6、,引导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用软的薄板做斜面是使小车重力压斜面的效果更加的明显;用弹簧是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小车重力产生沿着斜面向下滑的作用效果。,实验得出: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2)使物体压紧斜面 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可得: 方法总结:,F,例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且F与水平方向成角,如图所示.怎样把力F按其作用效果分解?它的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如何?,G,练一练: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忽略一切摩擦),(5)利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呼应新课引入 设问:为什么人从绳子中间拉车时更

7、容易把车拉动呢? 实验演示。 将绳子逐渐拉开时,绳子会断. 设计意图: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同时使用实验演示,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3(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说明日常生活中力的分解不是随意的,要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进行分解。对此我将对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的方法进行总结: F 作用效果 确定分力的方向 作出平行四边形确定分力的大小,4(学以致用) 为了贯彻“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让学生意识到物理既源于生活而又走向生活。我又设置了这样三个情境让学生去讨论。 案例一:陡峭的山坡为什么要建盘山公路? 案例二:古代和现代的大多数屋顶为什么都是倾斜的呢?在下雨天有什么作用? 案例三:两个学生提一桶水,怎样提才更加省力呢?夹角越小越省力还是夹角越大越省力?,五、作业布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课堂的反应情况适当的布置两项作业: 巩固练习作业:课本P70 1、 2,六 、板书设计 1、合力与分力 2、什么是力的分解 3、力的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4、力的分解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 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的教案,我的板书力求简明而又全面得将本节课内容传递给学生。分为两块,主板书和辅助版画,清晰明了,便于学生总结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