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_12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74425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原理_12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会计学原理_12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会计学原理_12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会计学原理_12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会计学原理_12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原理_12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原理_12概要(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原理,第12讲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管理会计基础,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会计的知识和技术几千年来一直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积累、进步,又在各地区和国家之间传播、扩散。 现代会计的历史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国际性,许多国家都在现代会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不同,各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就会计原理来说各国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各国的会计规则和报告要求有一定的差异。 进入20世纪以后,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经营活动的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深入,产生了促使全球会

2、计制度和会计实务趋同、建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需求和必要性。,4,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对国际准则需求具有尤为明显作用的经济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经营活动的发展,其中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二是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深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形成和扩大,5,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会计界开始使用“趋同”(convergence)一词描述各国会计准则向统一会计准则靠拢的过程 所以目前我们用“趋同”的概念来指各国有一定代表性的组织机构在国际范围内,经过协商讨论和共同努力来达到会计规则趋于一致的过程,通过努力确立能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最佳会计实务,从而形成国际公认的会

3、计准则,以期缩小差异,使会计和财务报告实务趋于一致的各种活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有利于国际经营活动中各方面参与者的经营决策。 对各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筹资活动的企业也将十分有利,跨国公司也将从中受益。 有利于各国税务当局的税收征管工作,有助于消除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国内公司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会计准则。,6,国际财务报告准则,7,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各类国际组织的协调活动 联合国的会计论坛: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欧洲联盟的区域性协调:从2005年欧盟各国首先从上市公司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国际会计师联

4、合会及地区性会计组织的作用:为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的协调创造条件,制定国际审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一个最为重要的组织,8,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二)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 1、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是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及美国九个国家的16个主要会计职业团体于1973年在英国伦敦创立的,它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会计组织。 其工作的目的是:“根据公众利益,制定和公布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会计准则,并推动这些准则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守”,以及“为改进和协调与编制财务报表有关的条例、会计准则和程序进行广泛的工作。”,9,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5、(二)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0年进行全面重组,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负责制定国际会计准则 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决定将其制定的准则更名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所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前一直叫国际会计准则,近十几年来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及其准则名称的改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词被越来越普遍使用,10,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二)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内容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文告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文件 一是财务报告的概

6、念框架 二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 三是解释公告和概要,11,(二)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 2、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资本市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资本市场,进入21世纪后,大约有13,000家公司在美国证券交委员会注册登记,其中1,200家是非美国公司 这些非美国公司需要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因此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或美国会计准则在一些场合也取得了国际准则的地位,12,2、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法定机构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政府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国会赋予它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力; 二是民间机构,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代表

7、。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包括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1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二)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 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认可和实施 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或编入本国会计准则; 直接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本国的会计准则实施; 没有权威性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实施还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14,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三)中国企业涉及的国际会计准则问题 吸收和利用外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引外资直接在中国国内投资举办各类企业,二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中国会计改革是从制定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开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使用了“实收资本”的会计科目

8、。 可以发行B股的公司是准许有外商投资的公司,需要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两套财务报告。,15,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三)中国企业涉及的国际会计准则问题 我国股份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途径,有的公司是借“壳”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有的则是直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一家公司一经确定可以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股票,还必须与境外中介机构打交道。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按拟上市地证券交易监管机构要求的会计准则调整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提交按所要求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16,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四)中国企业涉及的国际会计准则问题 在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中国公司也开始进入国际资本筹集资金。

9、这些公司需要按拟上市地证券交易监管机构要求的会计准则调整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提交按所要求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这是中国公司涉及到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又一个方面的表现。 在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会计也加入了改革的行列,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革,我国会计准则已与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趋同,已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2019/10/17,17,2006年中国会计准则完成了又一次重大调整和修订,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这标志着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完善 可

10、以说我国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则一致了。现在要找出其中还有什么差异的话需要下一番功夫进行研究。其主要原因是趋同是一个动态过程,即意味着差异越来越小、越来越少。,18,管理会计基础,管理会计为生产过程的有效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管理会计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报告,为企业的计划、控制、业绩评价等活动服务 管理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内部信息,企业无须向任何外部单位或个人披露其管理会计信息,所以没有统一的强制性规定,19,一、成本性态,(一)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的含义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成本总额,可以是企业付出的全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和管

11、理费用,也可以是某一类成本费用。 业务量,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工作量(可以是产量、销量、工时等),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基础。,20,一、成本性态,(二)成本依其性态的分类 当企业的业务量水平提高或降低时,一项特定的成本可能随之提高、降低或者不变。这就是不同的成本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成本性态。 企业的全部成本依其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及混合成本三类 。,21,1、固定成本(fixed cost),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项目。,固定成本总额 Y = a,Y: 成本(万元),200 150 100 50,0 1 2

12、3 4 5,X: 业务量(百台),y: 成本(千元),5 4 3 2 1,0 1 2 3 4 5,单位固定成本y = a/x,a,X: 业务量(百台),22,2、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成本项目。,Y: 成本(千元),X: 业务量(百台),变动成本总额 Y = bX,150 120 90 60 30,0 1 2 3 4 5,y: 成本(元),300 200 100,单位变动成本y = b,X: 业务量(百台),0 1 2 3 4 5,23,3、隐含条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划分的隐含条件包括: 外部环境 业务

13、量的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具有一定的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的正比例变动性具有一定的相关范围 相关时期,24,4、混合成本(mixed cost),实务中,往往有很多成本项目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类于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因为它们同时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性,这类成本就称为混合成本。常见的混合成本有如下几种类型: (1)半变动成本。这类成本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个固定的基数;另一部分是在此基数之上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而增加的成本。 (2)半固定成本。通常这类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但当业务量超出相应的范围,成本总额便会发生跳跃式的变化。 (3)延期变动成本。这类成本是指

14、当业务量超出一定范围后,成本总额将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增减变动。,25,混合成本的分解,(1)高低点法 (high-low points method) 取得若干期的混合成本资料,以该若干期期间内的最高业务量(高点)对应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低点)对应的混合成本之差,除以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之差,求得的商即为单位变动成本,然后将所得结果代入高点(或低点)业务量及其对应的成本方程式,解方程可得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这样混合成本就被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了。,26,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设混合成本总额为y,其中的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业务量为x,则混合成本的方程式为:y =

15、 a + bx。 a = y bx,27,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28,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上表中的历史资料显示,业务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在1月和8月 a = 1,200,000 1290,000 = 120,000(元) 该企业的燃动费混合成本中,大约有120,000元是固定成本,其余的是变动成本。,29,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2)最小平方法(least square method) 取得若干期的混合成本资料,用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计算出混合成本历史数据中最能代表其平均值的一条直线的截距和斜率,然后据以确定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即截距为固定成本,斜率为单位变动成本。,30,该企业的燃动费混合成本

16、中,大约有187,814元是固定成本,其余的是变动成本。,31,5、总成本公式及其性态模型,企业的产品总成本(或某一类总成本)公式可以写成: 总成本 = 固定成本总额 + 变动成本总额 = 固定成本总额 + (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用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总额,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X表示业务量,则上述总成本公式可写成:Y = a + bX,总成本(元),业务量,Y = a + bX,bX,a,1、高低点法 表中的历史资料显示,业务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在1月和7月,据此可计算单位变动成本b: 将b代入业务量最高点对应的方程,求出固定成本a: a = 300,000 15 18,000 = 30,000(元) 按高低点法计算,该企业的营销费混合成本中,大约有30,000元是固定成本,其余的是变动成本。,32,练习一参考答案(题目见12.2小节视频材料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