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92136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郑庆章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严峻的挑战, 图书馆应将挑战转化为动力,把传统图书馆单一结构转变为复合式结构,用现代新技 术手段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互相并存,使高校图书馆向更高方向发展,适应现代教育体系的需要,与时俱进 ,求真 务实,做好为师生服务的工作。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迎接挑战;相互联系;服务创新;共同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以数字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是教育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整个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中应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数字图书馆优点(一)信息储存空间小、不

2、易损坏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质资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图书馆管理中存在一些难题比如,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以及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些问题。(二)信息查阅检索方便数字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以往图书资料的查阅,都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三)远程迅速传递信息图书馆的建设是有限的。传统型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陆网站,即

3、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这种便捷是以往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四)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众所周知,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在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五)共享资源丰富使用计算机技术可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包括各种动画片、多媒体资料等的网上服务。通过各种电子通信手段和计算机网络,可以连接国内和国际的各种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和各数字化图书馆。利用各种新技术,如光盘存储、超媒体技术等,可以进行较大型的数据库的管理、检索等。当用户在联机查找遇到问题时,能利用

4、计算机手段进行干预,为读者解决问题。二、数字图书馆向大学传统的图书馆提出严峻挑战数字图书馆向大学图书馆提出严峻挑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努力,去不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数字图书馆应以其可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着手,还可以不受其时空条件限制等优势,传统图2书馆相形之下有明显的弱点。传统图书馆占用空间大,藏书受到经费、馆舍、人力、卫生条件的限制。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时间和空间制约等问题影响,难以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些不足在现代信息社会将愈显突出。而数字图书馆则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应认真对待,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机制,迎接新的挑战。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将向传统图书馆挑战,我们应该勇敢面对,把面临挑

5、战转变为动力。这就要求传统图书馆加快信息化建设。在现有条件下,尽快将它融入数字图书馆中去,赢得自身发展机会。将图书馆传播文化的优势发展起来,并走向世界。目前,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质量评价标准,主要以馆藏的数量、结构、利用率为主要内容。评价的对象是拥有使用权的物理实体馆藏。馆藏数量与读者数量要达到一定比例。无论利用的文献多少,无论馆藏质量如何,其数量多少是评价馆藏质量的先决条件。而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评价,数量多少已不是主要标准。重要的是馆藏资源的可利用率,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从网上获取的信息量,网络环境的形成,使读者从对文献的需求转向对信息的需求。读者不再注重信息载体的差异,而是注重信息的获得。馆藏量虽然

6、是评价馆藏量中的一个硬性指标,但数字图书馆就取代了这个限制。所以我们必须很好地利用这种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效益,促使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三、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个性,两者应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一)传统图书馆的个性1印刷型文献是馆藏信息资源中最基本、最现实、最为重要的部分。2文献信息传递的直观性较好,保存的安全性较强。3读者长期形成的读书习惯,使得大多数读者在获取信息时,首选印刷型文献。4印刷型文献不受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而数字化电子信息资源必须借助设备才能阅读,相比而言,印刷型文献是获取信息较经济的方式。(二)数字图书馆个性1馆藏资源数字化:按载体形态分为

7、磁盘版、光盘版、联机版、网络版等。2按数据类型分为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3按文献类型分为期刊数据库、会议文献数据库、专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技术报告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等。这些品种多、体积小,便于馆藏。(三)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既要相互依存,又要共同发展图书馆正经历纸质文献管理与服务为特征的传统图书馆,向以数字资源管理与服务为特征的数字图书馆的转变过程。首先,数字资源高速增长,导致图书馆新增的数字资源的信息总量将超过印刷文献所含的信息总量。这样信息使用率就大大提高。数字资源服务占据信息服务,图书管理与运行方式发生了变化,专业队伍正经历结构性大调整,尽管数字图书馆发展是必

8、然的规律,但它的存在还是有局限性。因为图书馆读者是多元的,不同年龄、层次、专业需求的读者对信息载体的偏好不同,想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是不容易的,而且目前电子阅读方式还有不少缺点,因而纸质文献还将继续拥有大量读者。所以要想用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还需要一个过程,或者两者共存,不断完善。3四、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使图书馆向更高方向发展(一)技术创新图书馆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建立数字图书馆,为网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建立虚拟图书馆,实现全球范围资源共享;提供集成化的信息检索界面,使读者足不出户,即可访问各种信息系统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全球化,使知识传播得以

9、广泛的实现。通过实行这种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型的文献资源建设,改变传统图书馆运作机制和服务方法。即图书馆将从以收藏为基础的模式转变为以检索为基础的模式,从追求自给自足的“随手可得”式服务转变为快捷、高效的“及时提供”式服务。(二)手段创新长期以来,图书馆对服务态度强调比较多,很少涉及服务手段。在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要在服务手段上有所创新。要有所突破,就必须主动上门服务,加大发展检查服务、文献传递服务,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全方位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多成果重新服务、情报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等,充分发挥图书馆对学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信息保障和决策参考作用,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重心以形式单一的流通借阅服

10、务转向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不断促进服务手段创新,才能使图书馆开始从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化。我院在流通部设文献中心,内有在线检索、阅览、借阅、视听区,一体化服务正不断满足读者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五、图书馆的发展是个有理论有实践的问题。深刻理解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共性与个性,把握得好,就能使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目前在将传统图书馆的印刷型资源与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进行整合,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机会平等的积极的信息服务,努力利用网络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效益等方面,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以复合型图书馆为过渡,不断向数字图书馆推进。认真研究新时期图书馆工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图书馆跟上时代要求,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