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_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90116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_3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_3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_3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_3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_3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_3(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义县三岔小学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王 晓 雷 2012年10月16日,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传染病 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人-人 流感、病毒性肝炎 人-动物 禽流感、狂犬病,(二)传染病的特点,1、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进入人体繁殖或产生毒素所致。 2、有传染性。 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4、免疫性。,(三)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1、传染源:病人、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和昆虫。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例如:空气飞沫、血液、消化道。 3、易感人群:即对某种

2、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例如: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感染过麻疹的儿童。,(四)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1、管理和控制传染源:根本措施 (1)对病人隔离、治疗、管理 (2)对家属和接触者监控、检疫 (3)灭鼠、管狗 2、切断传播途径:关键措施 (1)灭蚊、改水、规范采血输血 (2)通风换气、环境卫生、医院管理 (3)戴口罩、不去公共场所 (4)卫生与行为习惯:洗手、晾衣被 3、保护易感人群:重要措施 (1)主动免疫:疫苗接种 (2)被动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抗狂犬血清、乙肝免疫球蛋白等 (3)体育锻炼,小学传染病防控要点,1、完善园长和教师传染病防控职责。 2、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

3、疫情报告制度,并有专人负责。 3、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一) 传染病管理制度,1、包括入园查验预防接种证 2、传染病管理职责划分 3、晨午检制度、消毒制度、疫情报告 4、健康教育宣传,重点是家长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普及 5、患病儿童追踪登记报告,(二)传染病疫情报告,1、设置学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2、学园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部门或医疗部门报告。 (1)、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范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

4、(2)、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 (3)、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 3、学校疫情报告人(各班教师、保育员)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颖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三)小学传染病预防措施1,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

5、户外散步、慢跑、做操、不少于2小时,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三)小学传染病预防措施2,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 3勤洗手: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家长接孩子时也要洗干净手;教师或保育员在晨检、洗消后接触孩子时一定要先洗手。 4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1个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三)小学传染病预防措施3,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

6、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 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三)小学传染病预防措施4,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儿童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11、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7、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三)小学传染病预防措施5,12、班主任每天进行一次晨午检,并有记录。 13、做好教师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园所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14、小学不定期宣传、张贴预防传染病材料,让家长了解传染病知识并懂得怎样才能预防传染病。 15、每天对各区卫生进行督察,定期进行卫生大检查,不留卫生死角。督促幼儿讲好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不吃路边小摊上的东西。,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一组由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

8、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如果医治不及时,可造成大面积流行而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 预防措施: 做好灭蝇、灭蟑螂工作,防止食品、食具污染,保证用餐环境的卫生;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保证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饮用卫生、洁净的水,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半生水产品以及不洁、腐败食品;发现吐、泻病人要报告,做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发生群体性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细菌在食物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急性感染的中毒性疾病,主要以沙门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其次为副溶血弧菌、蜡样芽孢杆菌、肉毒杆菌等。不同中毒机制的

9、食物中毒其临床表现通常不同。感染型中毒一般主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通常伴有发热症状;而毒素型食物中毒除了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还可表现有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症状,很少有发热症状。 预防措施: 应做到食物煮熟煮透,生熟分开,注意海水产品的采购、清洗、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卫生安全;尤其要对新入学学生进行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培养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在校内用餐,不搞群体性聚餐活动,严防群体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的细菌、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的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手

10、足口病等。 预防措施: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脸、勤剪指甲、勤通风、勤晒衣被。“四不”:即不随地吐痰,不公用毛巾,不过度紧张,不过度疲劳;教室、寝室要开门开窗,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清新;要积极参加运动或游戏,增强体质;做好晨检工作,对患呼吸道传染病的学生及可疑病例,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到医院进行相关疫苗的接种:接种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疫苗、卡介苗等预防相关疾病。,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1,(1)每日晨检,逐一检查儿童发热和手掌、脚掌、口腔等部位皮疹情况。 (2)晨检后,儿童浸泡手、彻底洗手后入教室。 (3)饭前便后要洗手。 (4)上一堂手足口

11、病预防课,让儿童熟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洗手的方法。 (5)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6)开展致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一封信活动,让儿童带回家,并请家长读给儿童听。 (7)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和寝室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消毒。,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2,(8)每天对儿童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定期晾晒被褥等。 (9)手足口病流行时,每天早晚对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桌椅、公共电话等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12次。及时消毒儿童粪便。 (10)儿童入托时,托幼机构校舍门前放置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 (11)谢绝家长进入托幼机构,进入前洗手、消毒。 (12)家长接儿童时,先洗手。家长工作或

12、外出回家,立即洗手。 (13)教职工入上班园时,首先浸泡消毒、彻底洗手。,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3,(14)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清洗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15)家有手足口病患儿的教职工,不能上班,以免把病毒带入托幼机构。患儿痊愈23周后再上班、带课。 (16)晨检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不能入托,立即去医院诊治。不让患儿接触其他任何儿童,患儿每次大便要消毒。痊愈23周后入托。 (17)对缺课儿童,立即追查原因。晨检结果报告相关部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4,(18)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9)小学一周内出现两例及以

13、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出现一例重症、危重或死亡病例,采取停课23周措施。 (20)在流行季节,当地有疫情发生时,避免不同小学的学生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1,1、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2,2、消化道传染病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

14、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的人容易感染。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还有轻重不同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手足口病伴有口腔、手心、脚心丘疹或疱疹且疼痛。,手足口病防治知识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

15、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防治知识3,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小学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

16、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知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