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子与果实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00726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种子与果实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六、种子与果实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六、种子与果实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六、种子与果实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六、种子与果实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种子与果实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种子与果实剖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种子与果实,胚珠,种子,1.胚的发育(以荠菜为例),受精卵经休眠横向分裂为二个细胞: 基细胞:连续分裂成6-10个细胞,末端膨大组成胚柄。 顶端细胞:纵二分裂成四分体,再横裂一次成八分体再连续分裂成原胚阶段即球形胚: 顶端两侧分裂生长较快形成两个突起2片子叶(对称) 子叶之间的凹陷部分逐渐分化形成胚芽茎、叶 球形胚体下方的胚柄顶端一个细胞形成胚根原细胞胚根幼根主根。 胚根与胚芽间的部分胚轴(与子叶相连) 球形胚继续发育,子叶、胚轴延长,胚柄退化消失,由于空间有限,而弯成马蹄形。 胚柄作用:将珠心营养吸收,经柄转运到胚体供其吸收。可将胚推进胚囊中央以利吸收胚乳中营养,分泌酶溶解胚囊周围组织营

2、养而成供养源。,球形胚,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合子,盾片(内子叶),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以小麦为例) 受精卵经休眠横向或斜向分裂为二个细胞, 再分别进行一次斜向分裂四细胞原胚(各自分裂胚体增大)梨形(棍棒状):上部膨大分化为胚的前身、下部细长分化为胚柄。 胚的前身(一侧出现凹刻形成胚体主轴生长点)凹刻上部生长较快,突出在生长点之上盾片生长点分化后不久, 上出现一层折叠组织胚芽鞘原始体胚芽鞘。 胚芽生长锥和第一片真叶原基胚芽茎,叶。 与此同时,在盾片相对的一侧出现突起外子叶(外胚芽)有的有外胚芽,如小麦;有的无外胚芽,如玉米。 胚体的下端:胚根原始体胚根。胚根鞘原始体胚根鞘。 胚根与胚芽之胚轴(较

3、短)。,多胚现象,来源: A:经过受精的细胞形成胚。如合子分裂产生多胚; 或胚囊的其他细胞受精形成多胚。 B:胚囊内的细胞,如助细胞、反足细胞不经受精 发育形成胚,为单倍性胚,常不育。 C:胚囊外的珠心或珠被细胞分裂形成多胚,称为 不定胚,是二倍性胚。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无性胚。,2.胚乳的发育,胚乳是被子植物贮藏养料的部分,由2个极核受精后发育而成,是三核融合体,极核受精后一般不经休眠(或短暂休眠)直接发育成胚乳(因此发育早于胚),分三种类型:,(1)核型胚乳(核桃,单子叶植物),胚乳发育的早期阶段 A 核桃的核型胚乳 B 连香树的细胞型胚乳,(2)细胞型胚乳(连香树,合瓣花植

4、物),初生胚乳核,多细胞结构,(4)外胚乳 在种子成熟时,珠心组织发展成一种类似胚乳的 贮藏组织,包在胚乳之外。,(3)沼生目型胚乳(沼生目植物),合点室,游离核,游离核,形成细胞,初生胚乳核,珠孔室,3、种皮的形成 种子的外表一般为种皮所包被,由珠被随胚,胚乳一同发育而来。 珠被有一层,发育成种皮(一层)如向日葵,胡桃。 也有二层,外珠被发育成种皮,内珠被营养被胚吸收而消失。豆类,丝瓜。内珠被发育成种皮,外珠被退化,如水稻,小麦。也有二层珠被同时发育成2层种皮如油菜,蓖麻等。 外种皮:有3层结构,即长柱状厚壁细胞,骨形厚壁细胞,多层薄壁细胞。有极强的保护作用,机械力量强,还具有光泽,花纹等附

5、属结构。早期的外种皮,富含淀粉,因此,鲜嫩蚕豆种皮可食。 内种皮:一般薄而柔软,到种子成熟干燥时起不了保护作用,由子房壁(果皮)起保护作用。如水稻,小麦,果皮种皮不易分离。,被子植物的种皮多数是干燥的,但也有少数肉质的如石榴(可食部分) 假种皮: 种皮外面,由珠柄或胎座发育而成的一层结构,如荔枝,龙眼的肉质可食部分,由珠柄发育而来,西瓜的肉质部分由胎座发育而来。,(二)果实的形成,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果实,果实的结构 果实包括: 果皮、胎座、胚珠。组成果实的组织称果皮(成熟的子房壁)。包括: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三层结构有的很明显,有的互相混合无从区别。,果实的类型 真果果实的果皮单纯

6、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或果实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大部分属于此种)。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其他部分参与果实形成的如花托,花序轴,花被。如苹果(花托)、瓜类(胎座)、凤梨(花序轴)等。 单果 一朵花中只有一枚雌蕊即一个子房形成一个果实:单雌蕊子房复雌蕊子房 复果又称聚花果或花序果。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了果实的形成。,如无花果(隐头花序)、菠萝。 聚合果 一朵花中有许多离生雌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之上,如草莓,花托凸起如覆碗状,聚合瘦果;莲子 聚合坚果。,真果: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桃、李、杏。,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 花被等)参加发育,和子房一起

7、形成果实。 如梨、苹果。,果皮的构造 外果皮:薄,1-2层细胞,具角质层和气孔,幼 果果皮中具叶绿体,成熟果皮中含有花 青素和有色体。 中果皮:厚,占整个果皮的大部分。 肉质:全由薄壁细胞组成,如桃、李。 革质:由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组成, 如刺槐、豌豆。 维管束分布:发达如丝瓜络,橘络。 简单如桃、李。,内果皮:木化加厚,硬如桃、李、核桃、 椰子。 表皮毛形成肉质化汁囊如柑橘。 分离成单个浆汁细胞番茄,西瓜。,单性结实:有些植物,特别是栽培植物,不经 过受精子房也能长大发育成果实。 无子果实:单性结实形成的果实。如葡萄,香 蕉, 凤梨,南瓜。,自发性单性结实:子房不需传粉或其它任何刺激, 便可

8、膨大形成无子果实。如香 蕉,柑橘、柿,瓜类。 诱导性单性结实:子房不需受精,仍需传粉,需 要花粉 刺激,才形成果实。,方法:用同类植物或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花粉浸出液喷射在柱头上。如马铃薯花粉刺激番茄柱头,爬山虎花粉刺激葡萄柱头。用生长激素如2,4-D、吲哚乙酸等涂洒在柱头上。,(一)单果 由一朵花的单雌蕊或复雌蕊子房形成的果实。 1. 干果(果实成熟时果皮干燥): (1)裂果:果实成熟时果皮开裂。,蓇葖果 角果,荚果(如豆科),蒴果 如背裂棉花、腹裂杜鹃、盖裂、孔裂),(2)闭果(果实成熟时果皮不开裂),瘦果,翅果,翅 果,颖 果,坚 果,分 果,2. 肉质果(果实成熟时果皮肉质多汁),浆 果

9、,核 果,柑 果,梨 果,瓠 果,(二)聚合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聚合蓇葖果,(三)聚花果(复果),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 借风力传播:种子细小、轻、具翅或毛等附状物。 如苦苣菜、蒲公英、榆树,白蜡树。 2. 借果实的弹力传播:如黄豆、豌豆。,3. 借人类和动物的活动传播:果实有钩或刺,如鬼针草。鸟兽可吞食番茄和稗草种子。 4. 借水力传播: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如椰子、莲。,七、单倍体与二倍体和多倍体植物 1.二倍体:植物经有性生殖,精卵结合产生合子, 形成的下一代,细胞内具有两个染色 体组。 2.单倍体:由花粉粒直接培育的植物,只有一个 染色体组。由胚囊内细胞诱导发育 单倍体(如

10、杨树,橡胶)。 特点:植株矮小,不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不能 形成种子,须用动力精、秋水仙素处理, 促使染色体加倍。 单倍体育种:水稻、小麦、烟草、甘蔗;木本植物。,3.多倍体 A:概念:细胞内具有3个、 4个 8个染色体组的植物, 分别称为三倍体、四倍体八倍体。 B:产生:a:受到外界刺激影响正常有死分裂或减数 分裂。 b:细胞代谢活动发生改变,引起酶类活动异 常,使得核内物质加倍导致多杯体出现。 C:经济性状:巨大性 不孕性 较强的适应性。 D:在植物进化及育种工作的意义 a:普遍性; b:飞跃性。,普通小麦:6n=42 中棉:2n=26 陆地棉:4n=52 海岛棉:4n=52,西瓜:4n,

11、西瓜:2n,西瓜:3n,普通小麦:6n,小黑麦: 8n,黑麦:2n,同源多倍体: 由一个二倍体植物的染色体数加倍形成。,异源多倍体: 由两个不同染色体组 的种间或束间植物杂交产生。,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幼苗成年植株(根,茎,叶)-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果实形成整个周期即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整个过程称之生活史。,世代交替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必须经历两个阶段或两个世代,即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 孢子体世代:细胞是二倍体(2N),从受精卵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具有根、茎、叶植物营养阶段,也称无性世代; 配子体世代:细胞是单倍体(1N),从大小孢 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到受精前称有性世代。 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在生活史上有规则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叫世代交替。,生活史的特征 孢子体: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结构复杂完善,适应性强,在生活周期中占绝大部分时间。 配子体:结构简单,雄配子体仅有23个细胞组成(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极度退化; 雌配子体有几个细胞组成(助细胞,反足细胞,中央细胞,卵细胞),必须依附在孢子体上,生活时间很短。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上的一大特征。也是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占优势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