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经济增长与政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7462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经济增长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专题一经济增长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专题一经济增长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专题一经济增长与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专题一经济增长与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经济增长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经济增长与政策(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经济增长与政策,一、经济增长概述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 三、内生增长理论 四、案例研究 五、促进增长的政策 六、对中国经济增长状况的思考,一、经济增长概述,(一)经济增长及其度量 1、经济增长的含义:国民产出的增加。 2、经济增长的度量(总量和人均): Yt表示 t 时期的总产量,Yt-1表示 (t-1)时期的总产量。,3、经济增长趋势:在周期性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t,y,经济增长的趋势,潜在GDP,真实GDP,(二)经济增长的源泉,1、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生产函数: Y=AF(N,K) 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F(劳动,资本) 若劳动变动N,资本变动K,技术变动A。 产出变动:YMR

2、PN NMRPK KF(N,K) A,边际收益产品MRP: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两边同除以Y : 劳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 资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上式简化为: 即:GY=GN+GK+GA 即:产出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 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被概括为:劳动、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一般情况下,技术进步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可由上面的方程间接推导: 其中: 被称为索洛余量,2、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 Ht为人力资本 显然,此时产出增长率的分解式可以写成:,1

3、956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授罗伯特索洛写了一篇有关经济均衡增长路径的文章,这篇文章第一次引入了长期经济增长模型,又被称做“新古典增长模型”(建立在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古典模型基础上的)。 为此,索洛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对经济增长考察是从资本积累开始的。 索洛模型基本思路:先让劳动力和技术保持不变,然后逐步放宽假设(劳动力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经济增长。,(一)模型的假设 1、社会储蓄函数S=sY ,s是储蓄率。 2、规模报酬不变。 3、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资本存量,产出和收入,储蓄和投资,资本存量的变化,Y=f(k),S=

4、sY,?,资本、产出和储蓄之间的关系,(二)资本积累和稳态,1、人均生产函数曲线:不考虑技术进步:y=f(k) 产出增长唯一的 由资本增长来解释。,k,y,0,y f(k),人均生产函数曲线,2、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方程 设:人口增长率nN/N, 人均产量 yY/N , 人均资本 kK/N。 s是储蓄率,SsY。,两部门中,IS。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K(01)。 资本存量变化净投资K IK K sYK 式A 即资本存量变化储蓄折旧,K sYK 式A,把式A等号左右分别除以劳动数量N,得到: K/Nsy-k (1) 由于资本增量有两个去处: KN k+ Nk 即K/Nk+ Nk/

5、N (2) 合并(1)(2)式, 所以k+ Nk/Nsy-k, k=sy-(n+)k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k=sy-(n+)k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其中: 资本深化 ( k):指人均资本量随时间而增长的进程。 资本广化 (n+)k:指用于装备新工人及替换折旧资本的人均储蓄。 显然,只有人均储蓄sy资本广化(n+)k ,资本深化k才能大于0。,3、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 (1)稳态:指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即人均资本达到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忽略技术变化,人均产量也达到均衡稳定状态。 (2)稳态的条件: k sy -(n+)k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6、如果k0, 则: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即稳态条件是: sy = (n+)k,即k、y不变。,经济增长的稳态图示,kA,k,y,0,经济增长的稳态,sy,y=f(k),(n+)k,右边 k0 k下降,左边 k0 k上升,syA,yA,上述分析表明,经济中存在的某种力量,使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即无论人均资本k过多还是过少,都会自动恢复到长期均衡状态。,(3)稳态的含义:稳态中,假设折旧为零,则有总产出的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三)储蓄率变化的影响,1、储蓄率的提高在短期内会导致经济较快的增长。,k1,0,y,k,s y,sy,sy1,(n+)k,sy2,k2,A,B,储蓄率的上升提高

7、了投资,资本存量向新的稳态增长,当一个经济的当前资本存量水平一定时,储蓄率提高就意味着与稳定状态之间存在着更大的差距,这样经济增长就会有较大的空间和速度。但这仅仅是暂时的。 2、从长期看,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即长期增长率独立于储蓄率。 在长期中,储蓄率的增加会使经济在保持原有稳态增长率的情况下,提高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1)为什么储蓄率的增加会使人均产量和资本都提高呢? (2)为什么储蓄率的增加不会改变原有的稳态增长率?,y,y0,O,t0,t1,t,G(增长率),O,t0,t1,n,t,人均产出和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图,储蓄率的增长从长期看并不会改变经济增长的速度,主要原因是边际

8、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了作用。 当资本存量增长时,由于边际报酬递减,经济增长会减慢,最终经济增长将停止。,案例:日本和联邦德国增长的奇迹,日本和联邦德国是两个成功的经济增长的例子。二战期间摧毁了两国的大量资本存量。但是,战后的几十年中,这两个国家经历了最迅速的增长。在1948年到1972年间,日本每年人均产出增长率为8.2%,联邦德国的每年人均产出增长率为5.7%。相比之下,美国每年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仅为2.2%。,这两个国家产出的快速增长是因为在资本存量较低时,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大于折旧所用掉的资本。也就是说,虽然部分资本存量被摧毁即刻减少了产出,但随后的增长高于正常增长,即经济经历了一个高增长时期。

9、 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奇迹正是索洛模型对那些战争减少了资本存量的国家所预言的。,(四)资本的黄金律水平,1、黄金律水平:又称黄金分割律,指如果要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在假设人口增长率为零的情况下,应该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折旧率。 用方程表示为:f (k) = ,黄金律图示,k,y,经济增长的黄金律水平,k,y= f(k),k,y,M,M,如果要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MM应该最大。,消费量,投资量,S=sy=sgoldf(k),证明过程: k0时,又假设n=0 得到:资本广化 k 此时,在经济稳态增长前提下,要实现消费最大化,即有: f (k) = ,2、通过储蓄

10、率寻找黄金律稳态 经济并不会自动趋向于黄金律稳态。 要得到黄金律稳态,需要特定的储蓄率来支持。,3、决策者对黄金律的选择 (1)黄金律稳态的储蓄率最终会增加社会福利水平。 因为此时居民的消费水平最高。 但是,如果经济初始状态低于黄金律,为了达到新的稳态,需要在开始时期减少消费。 一般来讲,现在的消费者和未来的消费者可能并不是同样的人。黄金律稳态实际上要牺牲当代人而使子孙后代受益。,(2)决策者的选择 决策者要面对不同世代之间福利的取舍。 关心当代人大于对子孙后代关心的决策者,可能会不实行达到黄金律稳态的政策。 对所有各代同样关心的决策者可能会选择达到黄金律。,练习:,某国生产函数Y=K 0.5

11、 L 0.5 ,=10%。 求: (1)黄金律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存量k,人均产出y; (2)储蓄率达到什么水平可以使资本存量达到黄金律稳态。,(五)人口增长,前面的分析表明,高储蓄能提高一个经济的稳态资本存量和产出。在原来资本水平较低时,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增长。但资本积累本身不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 要解释一个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扩展基本的索洛模型,即把原来没有考虑的两个因素: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引入模型。因为现实当中,一个国家的人口或技术总是在不断变化的。,A,kA,k,y,0,人口增长中的稳态,sf(k),(n+)k,(n+)k,k,人口增长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影响: 1、它能在一定程度

12、上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率提高后,人口增长率曲线向上移动。与人均储蓄曲线交于一个新的稳态水平。即经济稳态增长速度提高。 2、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稳态人均资本低,产出低,所以生活水平也低。即人口的增加导致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降低。,3、人口增长对黄金率稳态的影响: 引进人口增长率会改变资本积累黄金律水平。 稳态时: sf(k) = (n+)k 消费水平的最大化表现为一阶导数为0。 得到: f (k) = n+ 即在黄金律稳态:资本的边际产量 = 折旧率+人口增长率,附:关于人口增长的其他观点,马尔萨斯模型 马尔萨斯在他的人口原理提出:“食物对人类的生存是必需的”,“两性之间的情欲是

13、必需的,而且将以现在的状态持续下去”。他下结论说,“人口的力量与地球上为人类生产必需品的力量相比,是无限大的”。人口增长的唯一障碍是“艰难困苦和缺陷”,他认为:慈善团体或政府减少贫困的努力恰恰会让穷人有更多的子女,给社会生产造成更大的限制。,马尔萨斯认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将持续的限制社会供养自己的能力。他预测:人类将永远生活在贫困中。 显然,马尔萨斯把人口增长视为生活水平提高的威胁。 不过,两个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了约6倍,但人均生活水平却大大提高。这是因为马尔萨斯没有看到人类的创造性足以抵消人口增长的影响,即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同时现代生育控制手段已打破了情欲与人口增长的必然联系。 在许多先进

14、国家,人口出生率已低于替换率。,克莱默模型 克莱默与马尔萨斯的观点正好相反,他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驱动力,大量人口是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克莱默获得这一结论的证据有二: 一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世界增长率的增加与世界人口紧密相连。例如,1800年左右世界人口为10亿时的世界增长率比公元前500左右世界人口为1亿时的快得多。(2010年末全球约69.09亿人口),二是来自对世界各地区的比较。公元前1万年冰河时期末极地冰川融化导致世界被分成若干不同地区,地区间数千年失去联系。而各地区比较,人口多的地区,技术进步更大,经济增长更快。 1500年哥伦布重建技术联系,发现世界最成功的地

15、区是欧亚大陆-非洲的“旧世界”文明;其次是美洲的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而位于塔斯马尼亚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一个小岛弗林德斯岛,由于从事发明的人少,技术进步慢,大约公元前3000年在那里的人类就绝迹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早在年代初,他就注意并开始研究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认为年,中国人口很可能已超过年人口普查得出的年增殖率为的结果。如果按年统计的的增殖率估算,“三十年后同实际的人口数字一比,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并分别从加速积累资金、提高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增加工业原料等方面,对控制人口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了论述:,(1)人口增长与资金积累的矛盾。他认为,因为中国人口多,消费大,所以积累少,只有把人口控制起来,使消费比例降低,才能多积累资金; (2)搞社会主义,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多搞大工业,搞农业电气化、机械化,然而,为安排好多人就业,就不得不搞中小型工业,农业搞低效率劳动,实际上是拖住了高速度工业化的后腿 ;,(3)和工业原料的矛盾。大办轻工业可以有效地积累资金,但是轻工业原料大多数来自农业。由于人口多、粮食紧张,就腾不出多少地种诸如棉花、蚕桑、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同时,也由于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就不能进口很多的重工业成套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