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658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课件..(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 理 会 计,天津科技大学-周国海教授。,管理会计,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成本性态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第五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六章 长期投资决策 第七章 全面预算 第八章 标准成本制度 第九章 责任会计,管理会计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节 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管理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管理会计的两个萌芽,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都是产生于世纪初的美国。 管理会计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产物,

2、是会计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由于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结果。,管理会计第一章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决策与计划会计 控制与业绩考核会计,管理会计第一章第三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第三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从对象上 ()从基本职能上 ()从目的上 ()从指导原则上 ()从核算程序与核算方法上 ()从所需资料上 ()从计量单位和精确程度上 ()从成本分类和成本计算方法上 ()从报告的时间、种类和接受人,第四节 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一、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 二、企业会计的组织机构与职责划分 三、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地位和任务,管理会计第一

3、章第四节 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第二章 成本性态,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 二、变动成本 三、固定成本 四、混合成本 五、成本函数,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成本性态分析,就是研究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从数量上把握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规律

4、性联系。,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二、变动成本,(一)变动成本的性态分析 (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一)变动成本的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的概念是就总额而言的,若从产品的单位成本来看,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的影响,相对保持不变。,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三、固定成本,(一)固定成本的性态分析 (二)固定成本的种类 (三)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一)固定成本的性态分析,固定成本,是指

5、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相对保持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的概念是就总额而言的,产品的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关系。,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二)固定成本的种类,约束性固定成本,选择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也就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经营业务而必须付出的固定成本。,选择性固定成本,又称酌量性规定成本,是指管理决策行动可以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也就是为了完成一定量的经营业务而可能支付的固定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三)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四、混合

6、成本,(一)混合成本的特征 (二)混合成本的种类,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一)混合成本的特征,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但并不是成正比例变动,兼具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 。,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二)混合成本的种类,1.半变动成本 2.阶梯式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1.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由固定和变动两部分组成,它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作为基数保持不变,类似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数的基础上,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类似于变动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2.阶梯式成本,阶梯式成本,又称半固定成本,在

7、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是固定不变的;当业务量超过这个范围,其发生额就会跳跃上升;然后在业务量增长后的一定范围内,其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业务量再次突破,其发生额再次跳跃上升。,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3.延期变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类似于固定成本;当业务量超过这个范围以后,成本总额则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类似于变动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五、成本函数,总成本 = 固定成本 + 单位变动成本 业务量 y = a + bx 其中: y表示总成本; x表示业务量; a表示固定成本; 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成

8、本性态分析,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二、工程研究法 三、账户分析法 四、合同认定法,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一、历史成本分析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期间内混合成本和业务量的历史数据,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加以分解,来确定其中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一)高低点法 (二)散布图法 (三)回归分析法,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一)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是根据历史资料中相关范围内的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及其相应成本来估算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的方法。 将最高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的混合成本的差额,除以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差额,求出单位变动成本

9、; 利用单位变动成本求出最高业务量或最低业务量水平的变动部分总额; 用混合成本总额减去变动部分总额,求出固定部分总额。,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二)散布图法,散布图法,是根据历史资料,将过去一定时期各种业务量水平的混合成本的历史数据描绘在坐标图上,目测成本变动趋势并据以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规律的直线,以确定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以横坐标轴代表业务量,纵坐标轴代表混合成本,根据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数据资料在坐标图中描点; 通过目测画出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三)回归分析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时期内业务量和混合成本数据资

10、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最能代表业务量与成本的回归直线,据以区分混合成本中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的方法。 确定混合成本与业务量的相互关系,并用回归方程y=a+bx表示; 再计算出回归方程中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数值。,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二、工程研究法,又称技术测定法,是由具有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的特性和需求量、人工工时、机器工时以及动力等的消耗量进行技术测定,并合理确定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分析方法。 工程研究法追求理想的投入产出关系,找出最经济、最有效的生产程序和方法,实现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但需要耗用较多的人力、物力,代价高昂;

11、此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间接材料、间接人工等的波动和业务量的关系很难直接观测。,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三、账户分析法,又称会计分析法,是根据各个成本项目及明细项目的账户性质,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通过经验判断,将具有变动成本性质的支出划入变动成本,具有固定成本性质的支出划入固定成本的分析方法。 账户分析法简便易行,并且可以具体了解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项目构成,但该方法完全凭借分析人员的主观判断,对混合成本的分解不够精确。,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四、合同认定法,是根据企业与供应单位签订的各种合同、契约,以及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和核算制度中明确规定的计费方法,将与交易量相关

12、的支出作为变动成本,将不论交易量多少均须支付的支出作为固定成本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适用于有明确计费方法的各种成本支出 。,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管理会计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一、变动成本法的含义 二、边际贡献,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一、变动成本法的含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产 品 成 本,期 间 成 本,产 品 成 本,期 间 成 本,变 动 成 本 法,变 动 成 本 法,全

13、部 成 本 法,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二、边际贡献,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一、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二、存货估价不同 三、计算盈亏的程序不同,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一、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二、存货估价不同,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三、计算盈亏的程序不同,全部成本法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当期非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法计算公式: 生产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生产边

14、际贡献-变动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三、计算盈亏的程序不同,1.当产销量平衡时,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算出的营业利润相等。,3.当销售量大于生产量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低于变动成本法。,2.当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高于变动成本法。,4.当连续几期的产销量相等时,两种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总和相等。,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二、变动成本法的局限性,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

15、.简化了产品成本计算 。,3.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为管理部门短期预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2.能够提供便于企业管理部门理解和掌握的成本信息 。,4.便于编制弹性预算,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5.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企业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二、变动成本法的局限性,2.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带有假定性,分解结果不精确 。,1.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改变成本计算方法会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 。,3.不能满足企业长期预测、决策的需要 。,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第二节 本量利分

16、析的应用 第三节 有关因素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应用,管理会计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条件 三、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管理会计第四章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的简称,是一种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管理会计第四章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条件,1.全部成本可以可靠地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会计期间内产销量平衡,不存在存货变化的影响 ; 3.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 4.产销多种产品时,产品品种结构保持不变。,管理会计第四章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三、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一)代数模型 (二)几何模型,管理会计第四章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一)代数模型,量利式模型 :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总额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位产品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