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切片诊断----价值及价值观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689030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切片诊断----价值及价值观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学切片诊断----价值及价值观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学切片诊断----价值及价值观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学切片诊断----价值及价值观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学切片诊断----价值及价值观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切片诊断----价值及价值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切片诊断----价值及价值观(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巩义二中东区分校高二政治组:张存辉,价值与价值观切片教学诊断,高中二年级 人教2014课标版必修四 思想政治,授课时间:2016年12月8日 授课地点:巩义二中东区分校第2录播室 授课班级:高二(5)班 授课内容:人教2014课标板第十二课第一框 授课教师:朱老师 诊断教师:张存辉,一、课例基本信息,二、本框的核心内容和设计脉络,1、价值: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包括两层含义, (1)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

2、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设计思想: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对朱老师的这一节课进行认真观评和研究之后,结合本组教师的意见及本人的理解,本节课有三个典型的教学设计切片: 1、导入与情境创设技能 2、教学目标设定技能,三、切片的选取,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凝聚注意力 选材应具有趣味性:精彩的导入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的氛围基础。,四、切片诊断,切片一:导入与情境设

3、计技能,(一)理想的导入情境的具体要求,2、建立与新知的联系 优秀的导入环节应建立起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可以通过简洁的提问、凝练的引导,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已有知识与新知的关联,认识到新旧知识的差距,从而明确新的学习任务,形成学习的目的性与动机。这就要求导入内容与新课的核心内容紧密联系,能成为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方向上来。,Page 6,3、指向学习目标 优秀的课堂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应明确而适时的指向学习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在导入中能够适时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想要解决问题、化解疑问的动机,使学生带着思考、带着期待进入新课的学习。,Page

4、 7,4、导入要有深度、厚度 深入解读导入素材,在导入环节就要向达成目标靠拢。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再次运用导入素材达成目标,将使导入显得有深度,避免仅仅停留在激趣的层面。,Page 8,(二)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1、导入设计的激趣原则; 2、导入设计的关联原则; 3、导入设计的设疑原则; 4、导入设计的简洁原则。,Page 9,XX老师的课堂导入,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燃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

5、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有的人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在播放诗朗诵之前,新发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请大家听一段古诗朗诵。,在朗诵过程中,新发老师说了这么一段话:咱们大家听的时候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我们活着应该追求怎样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在朗诵结束后,新

6、发老师又说了这么一段话:通过这个诗朗诵,我们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么今天通过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我们来思考一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而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们今天先从价值和价值观这个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XX老师课堂导入的优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播放诗朗诵的方式易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的氛围基础。 2、选材很好,和本框内容价值和价值观联系紧密,能很自然的引出本框所要学习的内容。,导入需要修正的地方,1、课前过渡语仅仅只有一句

7、:请大家听一段古诗朗诵。而且这句话也不恰当,有的人是臧克家的一首现代诗,不是古诗。导入前没有过渡语会让学生感觉很突兀,摸不着头脑,学生不清楚播放诗朗诵的目的何在。 2、导入视频时间略微过长,有3分30秒,导入时间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过长,否者会冲淡主题。 3、在播放诗朗诵过程中,新发老师说了一段话,我个人认为这段话应该放在导入之前来说,播放诗朗诵过程中老师最好不要说话,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4、诗朗诵播放完之后的导入语与课本新知的链接不够直截了当,略显重复曲折,没有直奔主题。,修正后的导入语,1、播放诗朗诵之前可以说这样一段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诗朗诵有的人,这首诗是著名诗

8、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鲁迅先生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鲁迅先生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 2、诗朗诵结束后可以这样来引导:听过这个诗朗诵后,我想大家都很有感触,谁来说一下为什么鲁迅先生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鲁迅先生的人生价值又是如何体现的?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再接着说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这两部分,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鲁迅先生之所以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就是因为他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今天来共同学习有关人生价值的知识:价值和价值观。,本人导入案例展示,理想的导入情

9、境的具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一、具体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凝聚注意力; 2、建立与新知的联系; 3、指向学习目标; 4、导入要有深度、厚度。 二、基本原则: 1、导入设计的激趣原则; 2、导入设计的关联原则; 3、导入设计的设疑原则; 4、导入设计的简洁原则。,切片二:学习目标叙写技能,学习目标是要明确这节课要把学生引向哪里,学习目标是设计任何一节课首要考虑的问题。“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起点与终点”,目标预设科学、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学习目标叙写的基本标准,1、全面:主要指的是根据教学内容,一般要预设三维目标,特别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预设。 2、准

10、确: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去判断。 3、具体、清晰、可操作:这一要求从学习目标叙写结构来判断,理想的叙写结构是: 过程与方法目标+任务(知识、技能或情感),XX老师设计的学习目标,1、结合情景创设和生活实例,通过自主阅读课本,识记并理解价值的含义,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 2、结合情景材料,自主阅读课本,理解并识记人的价值的内容,初步具有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3、结合情景导入,通过自主阅读课本,识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1、学习目标较为具体,涵盖本框知识的所有内容,尤其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预设。 2、三个学习目标分别融入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

11、并且通过相关活动来达成,逻辑比较清晰。,XX老师学习目标设计的优点,XX老师学习目标设计的不足,1、结合情景创设和生活实例,通过自主阅读课本,识记并理解价值的含义,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 2、结合情景材料,自主阅读课本,理解并识记人的价值的内容,初步具有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3、结合情景导入,通过自主阅读课本,识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行为动词不具有可检测性,过程模糊不清,指向性不明确,缺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修改后的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教材P96内容,能够准确说出价值的含义和人的价值包括的内容。 2、通过阅读2015感动中国人物莫震高的

12、事例,能概括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3、通过对比两个校长的不同人生,能概括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齐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改前的学习目标 1、结合情景创设和生活实例,通过自主阅读课本,识记并理解价值的含义,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 2、结合情景材料,自主阅读课本,理解并识记人的价值的内容,初步具有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3、结合情景导入,通过自主阅读课本,识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在学习目标的叙写时,采用“过程与方法目标+任务”的结构,就能够给学习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避免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落空。学习目标贯穿于教学的整个流程中,由此可见学习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目标叙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全面:主要指的是根据教学内容,一般要预设三维目标,特别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预设。 2、准确: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去判断。 3、具体、清晰、可操作:这一要求从学习目标叙写结构来判断,理想的叙写结构是: 过程与方法目标+任务(知识、技能或情感),谢谢!,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