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验题、计算题分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377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实验题、计算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实验题、计算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实验题、计算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实验题、计算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实验题、计算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实验题、计算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实验题、计算题分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中考备考之实验题与计算题,一.我市2014年各题得分情况与失分原因分析,二.广东近五年的实验题与计算题总结分析,三.实验题与计算题复习之我见,一.我市2014年各题得分情况与失分原因分析,16.,16.(7分)(1)如题16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题16-1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cm,题16-2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2)题16-3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体温计的示数是 ;题16-4 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s。(3)小林家5月底电能表示数如题16-5图所示,6月底电能表示数为100.0KWh,那么6月份他家消耗了 KWh的电能。在某段时间内,转盘转过了40

2、0转,表示此段时间内他家用了 度电。,(,本题平均分:2.87分。(2.87/7=0.41,低于整卷平均分0.44) 典型错误:(1)不会估读(2)不会减初始刻度(3)秒表读数不会看分针已经过刻度的一半。(4)利用电流表算电能不会比例。,典型错误解答:,一.我市2014年各题得分情况与失分原因分析,16.,17. (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题17-1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如题17-2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什么?答:

3、 。 (3)如题17-3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 、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4)在题17-3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地像,光屏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平均分:2.80分,2.8/7=0.4,小于总平均分。 典型错误:(1)第2问中不会表达。(2)第3问中撤去光屏,人眼能否看到像模糊。估计尖子生此处丢分,对实像理解不透。(3)第4问中不理解“物近像远”。,一.我市2014年各题得分情况与失分原因分析,16.,18.(6分)如题18图所示

4、,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数量足够的钩码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处在 平衡状态, 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B向 (选填“左”或 “右”)调。 (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表,请将表头栏目、实验所记录 的数据补充完整。,平均分:2.31 2.31/6=0.385 典型错误:(1)第1空“水平”得分低,(2)表头多漏写单位.(3)表格中动力臂填写不会使用杠杆平衡计算,乱猜的很多。,一.我市2014年各题得分情况与失分原因分析,19.(7分)题19图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箱、配重、缆绳、滑轮和电动机等部件组成,连接轿箱的两根缆绳非常靠近,轿

5、箱空载时的重量是3100N,配重的重量是3000N,某次电梯载货量的重量是1000N,当电梯匀速上升15m,所用的时间为10s,不计缆绳重力 和一切摩擦阻力,在此运动过程中,求: (1)轿箱的速度大小 (2)配重重力对配重做的功 (3)电动机的功率至少是多大,平均分:1.89 1.89 /7=0.27, 远远低于全卷平均分。 典型错误:空白卷近一半;第1问不写物理公式,直接写数学计算式;第2问没有计算配重做功;第3问(1)计算成机械效率,(2)多数认为电动机做功包含了对配重和车厢的总功;(3)单位错误,功和功率单位混淆(4)计算题没有作答。,求缆绳拉力加上配重,导致功率计算错误,功率、效率两者

6、分不清,典型错误解答:,公式符号错误,一.我市2014年各题得分情况与失分原因分析,20.(6分)题20图是家用电热壶及铭牌,假设电热壶电阻丝电阻不变,水的比热容c水=4.2x103J/(kg.),水的密度1.0x103kg/m3。求 (1)电热壶电阻丝的电阻. (2)不考虑热损失,电热壶正常工作时,把1L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要的时间. (3)当电压为198V时,电热壶的实际功率.,平均分:1.63 1.63/7=0.23 得分率处于全卷第二低。我市学生应该练的比较多,估计放在了计算题第二题,导致得分率比第19题低。 典型错误:(1)空白比19题更多(2)书写错误:水:1l=1kg, 22

7、02V等错误.,典型错误解答:,数字不带单位,这是普遍错误。很多学生对U的平方不知如何代入数和单位,1L的水转换成1kg计算错误,单位换算还是难点,学生乱用公式,实际功率用了额定电流来计算,张冠李戴,这是普遍的现象,学生不会直接用Q=W=Pt来直接计算,反而用其它公式把问题变复杂了,二.广东近五年的实验题与计算题总结分析,16题考查的知识点:,总结分析:频考点:刻度尺(3)、弹簧测力计(3)、温度计(2)、电流表、电压表(2)、电能表(2)、秒表(2) 冷考点:电阻箱 估计读数今年会考:刻度尺、电压表(电流表)、天平、量筒,二.广东近五年的实验题与计算题总结分析,17、18题考查的知识点:,特

8、点分析: 1.光学:凸透镜成像是频考点 2.电学:测量电功率是频考点 3.力学:实验比较分散。 4.热学实验题近五年没有专门考,如: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等。力学还有下列实验没有专门考:速度的测量(可能放在第16题),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液体压强的规律,大气压强的测量,斜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学中的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规律,电阻的影响因素,焦耳定律没有专门考。电磁学中的实验相对冷门:重要实验有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电磁感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等。,二.广东近五年的实验题与计算题总结分析,19、20题考查的知识点:,频考点:力学:速度

9、、功、功率、效率、固体压强。电学:电热结合、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近五年液(气)体压强、浮力、热机的效率计算题未考过。,三.实验题与计算题复习之我见,(一)实验题复习,1.读数与小实验(16题),(1).重点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体温计、刻度尺、电能表、速度表的读数.其次掌握秒表、电阻箱等的读数.注意刻度尺的估读。 (2).小实验:速度的测量、天平的调节和读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等。,1.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10、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三.实验题与计算题复习,(二)17、18题复习策略,2.设计一份实验专题练习:最好20个实验都有涉及。重点实验可以多出一题。注意对实验过程的考查、器材的

11、选择、实验的评估、误差分析都有所涉及。先讲原理,学生再练习。,实验过程的考查:如 实例1.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下列实验. (1)如图甲所示,连好电路后,将R换成大的电阻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 (2)为了得出更严谨的结论,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实验,R=5欧.你觉得还需要的器材_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 _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流表的示数变 _ (4)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V,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2A. (5)下一步的操作是_ (6)根据这两组实

12、验数据不能得出实验结论,原因是_ (7)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并在I-R图像上描点作图,得出了严谨的实验结论,根据你所学知识,该实验结论是 _ .,器材的选择:,实例2:(3)小李为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_ 。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实例3: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22。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误差分析与实验评估:,实例4:(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

13、导致实验结果_ _(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误差分析与实验评估:,实例5:(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1.遵循循序渐进规律。先熟悉公式,明白物理公式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再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再到将生活的实际简化为一个物理模型。,如电学计算复习: 第一步:单个电阻的训练,目的:熟悉欧姆定律与电功(率)的计算与单位的换算。 实例1.一个定值电阻为10,求 (1)当电流为100mA,求电阻两端的

14、电压是多少?该电阻的电功率为多少W?该电阻的热功率是多少W? (2)当电压为10V时,该电阻的电功率为多少?如该电阻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电流所做的功多少J? (3) 当电功率为0.4W时,求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二.计算题复习,第2步:串并联电路的电学简单计算。目的:熟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欧姆定律的结合;电功率的结合;一题多解。 实例2.如图所示,电阻R1为10,电压表示数为3V,电阻R2的阻值为20,求:,(1)通过R1的电流为多少A?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A? (2) 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源电压是多少? (3) 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少?(请使用多种解法) (4)如其他条件不

15、变,仅将R2的阻值变成50,请将变化后的物理量求出来。,实例3. 如图所示,R1=10, R2=20.当仅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1)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源电压是多少? (2)当仅闭合S2时,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A? (3)当两开关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A?R1 和R2的电功率分别是多少?电路的总功率是多少( 多种方法求解)? (4)在第(3)问的基础上,如其他条件不变,仅将R2的阻值变成50,请指出不变的物理量;将变化的物理量求出来.,实例4.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简易电子秤原理图,它利用电压表的示数来测物体的质量,托盘、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托盘和弹簧的质量不计,弹簧置于绝缘底座上。不计摩擦,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电源电压恒定。 当盘中没有放物体时,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的最上端,电压表的示数为0。当称量物体的质量时,滑片P在物体对电子秤的压力作用下向下端滑动,此过程中: (1)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_,电流表的示数_,电压表的示数_(填“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