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调研报告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70636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调研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调研报告摘要本项目研究主题选取桂东南地区人口最为稠密、且村落广布的玉林地区为调研区域,同时兼对桂东南其他地区较为典型的村落进行调研。通过田野调查掌握桂东南地区乡村的地域特色,结合政府政策引导,了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乡村发展的条件。借由对桂东南地区乡村历史文化的建构、宗族力量的复兴和旅游发展思路的探究,形成调研报告,为桂东南地区村落的未来发展探寻适合的方式途径。为进一步实现“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切实推进农村产业模式发展建设、发掘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因素,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对项目进行调研总结,以裨补来人。关键词:桂东南地区,村落

2、,发展模式,调研报告一 导言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项目,自2012年5月立项,至2013年6月进行项目结项,历时一年时间。项目考察调研期间,在指导老师李伟中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中,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至结项,形成该调研报告,作为项目阶段性成果,以资各界进一步探讨。(一)调研项目主体项目调研主体为以玉林为中心的桂东南乡村。针对学界对桂东南地区在政治上、经济上乃至文化层面上的划分皆有所不同,界定莫衷一是的情况,在具体调研的过程中主要选取桂东南地区人口最为稠密、且村落广布的玉林地区(包括玉林市管辖的玉州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福

3、绵区、兴业县)为调研区域,调查的典型村落主要有:玉州区城北镇高山村、西街口、大新村、江岸村、和睦山村,北流萝村、罗政村、甘村、鸭埌村,容县珊萃村,陆川覃村,博白井中塘村,福绵区新桥村、兴业县凤山村,等等;此外,还有桂东南地区的一些商贸圩镇,如岑溪波塘、安平,玉林成均、茂林、沙塘、卖酒等。在理清乡村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阐释在历史流变过程中影响乡村发展模式的深层因素,探索现今乡村建设的现实基础和未来愿景,为桂东南地区村落的未来发展探寻适合的方式途径。为进一步实现“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切实推进农村产业模式发展建设、发掘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因素,提供借鉴和参考

4、。(二)调研工作安排根据调研目标,项目调查研究进程安排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2012年6月-8月:田野调查,探访玉林地区村落,收集相关资料。本阶段的项目目标,主要集中在研究目标的资料搜集方面。利用项目小组成员暑期放假的时间,选取以玉林为中心的桂东南地区较有代表意义的村落进行探访,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问题入手,分析桂东南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的建设历史情况以及在桂东南地区演变发展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当中,项目小组成员主要走访了玉林市内的江岸村及西街口、玉林市郊的高山村、北流市的罗政村及萝村、桂东南地区的一些商贸圩镇(包括岑溪波塘、安平,玉林成均、茂林、沙塘、卖酒)等。这些村落从发展的历史阶段

5、以及已经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采编手札来看,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以玉林为中心的桂东南地区的发展沿革上上,却呈现出不同的方向,体现出了桂东南地区较为复杂而多元的历史文化构成以及发展趋向。在丰富本项目资料体系方面大大增加了可操作性,但也为项目小组下一步资料整理、分析和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第二阶段。2012年8月-12月:整理分析相关政策与图文资料,形成资料分析整理汇编。本阶段衔接暑期假期后半段以及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项目研究小组成员利用假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判读和研究,针对其中出现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围绕通过田野调查搜集到的资料,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文献,

6、分析比对历史进程中不同区域乡村建设的流变发展模式,结合现今政策方针和本地区社会结构中的文化特点,以此探究现今乡村建设的现实基础和未来愿景。本阶段主要搜集的资料包括郁林州志、北流县志、陆川县志、中国地方志辞典、中国地方志论集萝村志(稿)、广西圩镇手册、沧桑北流等,内容大致涵盖地方志、地方研究论丛、地方文献研究汇编以及个人文献笔记。在此期间,小组成员还走访了容县的珊萃村及桂东南地区的六陈镇、上渡镇、安怀镇等,更加丰富和完善了项目研究资料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项目小组形成了六千余字的资料分析整理汇编,对桂东南地区的乡村发展模式做出趋向性划分,综合历史文献资料,以期下一阶段进一步加以归纳整合。3.第

7、三阶段。2013年1月-6月:在资料汇编的整理基础上,完成调研报告。针对之前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项目工作调整,根据成员不同特点在资料汇编整合中适当分工。在对资料汇编的整合中,项目小组成员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出现分歧,对部分村落重新进行探访。另一方面,为使调研工作更为详善,小组成员继续对玉林地区的乡村进行深入探访。同时,分阶段完成调研报告。(三)调研方法概述项目以田野调查和历史资料整理考证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本地区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进行分析。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构想后,对于乡村发展模式的探讨日趋热烈。较诸国际上关于发展模式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尚处于方兴未艾之际,各种模式的划分自成一派,

8、探究方法良莠不齐,给项目调研方法的选择造成一定难度。国际上针对乡村发展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外生式发展(Exogenous development)和内源式发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经典的外生式发展模式1的理论建构是乡村的衰落,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或依靠其他外来力量来开发援助。内源式发展模式2的理论提出是后现代哲学主义在研究中的引入,认为乡村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其发展应该注重公平、生态、生活质量和文化保存等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在国内这一思想在研究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很多时候被概括为“以人为本”(human-centered)。中国乡村,特别是桂东南乡村发展模式的探究具有

9、一定特殊性,两种模式的理论建模都很难直接在调研中运用,然其方法论的意义已堪为借鉴。国内的研究多为针对特定区域进行,划分标准存在一定针对性,衡量指标亦有所不同,在具体调研中难以照旧套用,然其划分依据则可稍为圭臬。例如在对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的研究中,李裕瑞等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人工神经网络聚类算法计算乡村综合发展指数,划分了区域乡村发展类型3。针对“苏南陕北”村落样带的探究以三类产业的标准进行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乡村发展的不同趋向4。孔祥萍则在西方内源式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内源性”发展模式,认为应在正确的认识乡村地区和资本的前提下,强调快速城市化进程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重

10、,政府的职能需逐步朝辅助、决策、管理和引导方向发展,促使乡村自下而上的发展规划5。应该注意的是,调研方法在针对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运用中,需根据桂东南地区乡村特点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模式。因此,课题组在实际调研方式的选择中主要采取田野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调查本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地域文化特点,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的方法,分析桂东南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的建设历史情况以及在桂东南地区演变发展的过程,结合外生式发展和内源式发展两类模式渐入探索,比对吸收前人研究经验,在形成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发现社会的历史流变印迹,作为桂东南历史发展的一个侧向补充,与文献互为印证。

11、二 桂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模式调研作为一个边陲社会,广西发展较晚,文化相对落后于中原地区,使得广西乡村发展较诸他地略为迟滞。地处广西东南一隅的桂东南地区,因其地理环境海陆相接、河网交错、临近广东,曾为广西开发较早、农业和小商业最为发达之区域,号称岭南都会、八桂粮仓。社会结构复杂、文化多元,使得这一区域的乡村发展模式因循其地域特点和政策方针呈现出独特的地方性与鲜明的时代感。(一)村落历史文化的调研桂东南村落环境优布局自然。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重视“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在桂东南地区这种思想尤为突出。古村落的规划在此影响下侧重从生态出发,直接将山水裁剪到村落景观中去,所以相比于古城市的拘泥于方

12、正更显其灵性。桂东南地区历史悠久,许多村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古建筑和相当量的历史遗存,这就为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和条件。诸如玉林近郊的高山村、北流萝村、灵山大芦村等,都保留了大量历史文化遗迹。1 村落古建筑群桂东南地区的村落保留有大量明清时代,甚至更为古旧的古建筑群落,对研究桂东南地区在历史进程中的风俗流变、还原桂东南地区的历史沿革都有重要作用。作为桂东南地区村落的一大特色,对古建筑群落的综合保护和有效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试举二例。高山村。高山村古建筑是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群,保存着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150幢,古火砖巷道9条,以及古墓、古井、古戏台、古剧场、

13、古石碑、古围墙等一批古建筑,浓缩着深厚的明清民居民俗文化底蕴。这些古建筑大多保持完好,以绍德祠、思成祠、致齐祠、聚星楼、拔谋故居、企岭巷为典型代表,历史文化内涵深邃,建筑风格独特。萝村。萝村古建筑群落占地约2万多平方米,其间有一道古堡遗迹环绕。古堡即萝村堡,亦称“榕城”,东西约530米,南北约375米,城墙最高约8米,最厚约1.5米,东、南、西、北各筑一门。村内林荫间是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尤以名人故居及祠堂、寺院保存完善。如陈柱故居、东北门、云山寺、指月楼、荔枝园等处。等建筑,明清时期的风格醒目可见。祠堂、宅院、寺院等建筑屋顶奇角翘峨,顶脊四周浮雕,屋内有壁画泥塑木雕。雕樑画栋计

14、有32处,共长175米。萝村的古建筑屋内屋外大多绘有壁画,形成了萝村古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利用已有的古建筑资源和名人遗迹,开发传统文化,发展特色历史文化旅游是这一类颇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村落能够走出的一条“一村一品”道路。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这些古建筑、遗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古建筑之中,有些古屋已经出现漏雨现象;古家具原有的涂漆已经掉落,加之经历几百年的历史,腐蚀是在所难免的;古墙壁出现大量裂缝,更有甚者枪头杂草丛生,墙基已经出现坍塌或者松动;壁画没有经过遮盖,大部分已经掉落,以至于不能看清;古城郭,城楼亦是杂草丛生,已不能分辨原来的样貌。对于大部分在古建筑遗迹中居住的村民,虽然依然还有文物保护

15、的意识,奈何无论是保护的程度还是保护的能力也的确是有限的。当地人面对经济落后的现状,没有余暇精力去保护这些古村落。由于经济问题,古村落居民基本已不再靠务农维持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外打工。这种情况下,已经不能提供保护古村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多数古建筑,古家具等无法得到妥善的保护。萝村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蓝本。2009由于广昆高速建设用地的需要,萝村部分区域改迁,后由政府牵头、出资、引导,在老村旁近建成了有五十户人家的新村。新村在建成之后,成为萝村新农村建设的试验田,村委会引导村民保持村容村貌,保证乡风文明。对比明显的是,在明清建筑基本保存完整的老村,居民生活、卫生条件等都无法与

16、新村相提并论。在走访中,也了解到许多仍居住在古村落中的居民也很希望能够住进村容干净整洁、配套设施完善的新村中。政府针对这些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村落,不妨通过就近营建新村的方式,鼓励老村居民搬迁,同时对古建筑进行维修保护,就地开发为古村落博物馆或形成类似凤凰古镇、平遥古镇这样的古村旅游景点。需要一提的是,萝村新村的营建是由于广昆高速的修建,也就是说,新村建设是处于被动,而非主动或者是自发,更非萝村经济发展得到改善而建成的。但是相应的,在新村落成后,能够对原居民提供更好地生活环境,新建的文体活动室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地休闲散心之处,总得来看纲要中要求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已然完成。可以想见,在古村落规划修整开发完成后,依靠广昆高速的便捷交通,能够为当地带来大量游客,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当然,根据各村落的自身特点,发展特色旅游,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更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