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建设要务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514535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X 页数:155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建设要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建设要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建设要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建设要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建设要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建设要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建设要务(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建设要务,1 1,导言:旅游扶贫背景简介 第一讲:旅游扶贫模式解析 第二讲:旅游扶贫规划建设体系解读 第三讲:旅游扶贫试点村规划导则解读,2,导言:旅游扶贫背景简介,3,一、中国的脱贫路线图,中国政府提出到年农村万贫困人口脱贫、所有重点县全部减贫摘帽的目标。 根据测算相当于平均每个月要减贫超过万,工作仍十分艰巨。 这需要强效且长效的产业工具加以实现。,4,二、精准扶贫的提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 “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 “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等

2、。 年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令“精准扶贫”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指导方针。,5,三、旅游扶贫扶的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旅游扶贫是一种脱贫手段和途径,其目标不应限于绝对贫困地区和人口。 如果仅以贫困地区为扶贫目标,其旅游收益不一定能落实到当地贫困人口身上,甚至还将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产生新的贫困。 经济发达地区内的相对贫困乡村地区仍然适用于旅游扶贫途径。 由此,旅游扶贫是一个相对概念,实际上是利用相对贫困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禀赋,吸引相对富裕地区的资金投入与游客到访,籍此实现生产要素、宜居环境、幸福感等在全体社会人群之间的优化均衡。,6

3、,四、旅游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民资产定价系统不完善 目前对于宅基地、耕地、林地的确权工作尚未全面完成,并且连同农村劳动力、非遗技能等,都缺乏市场公允的定价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能力,即便参与也缺乏议价依据,从而在与政府、外来投资方的收益权分配中“吃亏”。 致贫原因与旅游业不适应 很多造成贫困的“先天原因”更加无法满足旅游业发展要求。例如缺水的石灰岩山地地区,安全饮水供给能力尚不满足常住居民的需要,根本不适应更多外来游客的用水需要。,7,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容量受限 贫困地区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电讯服务等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绿地、游客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4、往往严重不足,现状条件大多无法满足游客的集中到访。例如高铁站外的最后几十公里等问题。 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核心吸引物 不容否认,在资源价值、开发难度、可进入性等方面俱佳的优质旅游资源基本上已经形成旅游产品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今仍未发展旅游业的贫困地区,大多不具备所谓的核心资源和吸引物,在发展之初只能依托原真生态和人文环境,吸引顺访客群。,8,农民自主发展能力欠缺 贫困地区的农民在教育水平、劳动技能、自有资金、信息获取等方面往往存在严重不足,而相比传统农林牧渔业,旅游业对于涵盖上述方面的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与农民现有发展能力形成矛盾。 地方政府投入能力不足 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大多财政支付能力欠佳

5、,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保证在设施容量和品质上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这种情况下“强行”发展旅游业,将给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威胁。,9,五、旅游扶贫的必要前提,自然旅游、遗产旅游、农业旅游、民族旅游是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形式。 所有这些形式,都以旅游社区为基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旅游扶贫村落。 所有这些形式,都是依托贫困社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本底,而这些资源多是无可争议的公共性资源。 因此,乡村旅游收益分配的“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就至关重要,成为引导贫困社区居民共享资源、分享成果的必然前提。,10,六、旅游扶贫的正效应,充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发

6、挥资源优势;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繁荣,提高贫困地区的收入; 为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 增加贫困地区居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加速脱贫致富; 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有利于人文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为贫困地区更大发展奠定思想观念和人才基础; 有利于基础设施环境改善,促进贫困地区横向经济联合和对外开放; 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形成一批新的旅游产品,对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地区布局的完善产生积极的作用。,

7、11,七、旅游扶贫的负效应,扶贫资金的流失; 贫困人口获益甚微; “旅游飞地”的漏损; 过度依赖旅游的风险; 与当地传统和民族文化产生矛盾; 过度商业化导致居民价值观转变; 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12,第一讲:旅游扶贫模式解析,13,一、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模式),14,、背景简介,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模式, )年由英国国际发展局(, )提出。 这是国际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发展旅游与消除贫困直接相连的成果,并在事实上成为国际旅游和反贫困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是搭建于旅游这个基石上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理解为由一系列的规则、战略组成,也就是一种“有利于贫困人口从旅游中获得纯收益“的制度

8、,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各种资源来提高贫困人口的收益,通过这个制度来促使旅游收益流向贫困人口。,15,全球最早的六个项目,南非玛普特兰德野生动物园项目( ) 加勒比海地区的热带雨林生态探险项目( ) 纳米比亚和乌干达的社区旅游联合(), 尼泊尔的登山旅游() 圣露西娅的遗产旅游计划( ) 南非的空间开发项目与社区一公共一私人部门合作( ),16,项目的构成与要务,政府职能 项目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合作。政府在实践中主要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法规建设 支持旅游地的就地管理和促进当地人就业,促使更贫困的人参与旅游产业。强调可持续性和社区参与。 制定政策 涉及到从社区到国家、从公司到组织的多个层次,也涉

9、及到税收、资格认证、教育和培训、监控、利益平衡等多个方面。特别在促使旅游收益向穷人倾斜,募集发展基金、税收以及避免恶性竞争等方面,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发挥决定性作用。,17,建立基金 政府性基金(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各省扶贫基金会等)、政府专门扶贫组织(各级扶贫办)、私人基金(如宋庆龄基金会)、慈善基金(如中华慈善总会)、开发银行(如世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其他组织(如企业、军队)等。 制度设计 在旅游扶贫当中,制定原则、法规和战略,采取措施以达到增加穷人收益(经济和非经济两个方面)和提高旅游产业营利能力的目的。包括产权、财政、金融、就业和利益分配等多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一系列战略、原则、措施和相关组织

10、。还需要对硬性制度无能为力的内容进行约束和监控,如诚信体系和认证制度的构建等。,18,供应链 首先要构建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强调穷人能够参与的旅游产业供应链,避免以旅行社为核心供应链给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问题(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低下); 其次,要结合实际,从具体区域入手进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食品、饮料、服务、旅游纪念品(制造和销售)等对穷人而言进入门槛较低的供应链,从中提炼出适合贫困人口参与的环节,避免照搬国外模式; 最后,应该探讨如何缩短旅游产品和服务供应链,以削弱旅游经营商对贫困区域的控制和剥削。发展电子商务和社区旅游,以及建立由第三方提供的在线营销平台是可借鉴的经验。,19,营销 旅

11、游是穷人的获益基础,而缺乏有效的营销方式和渠道,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也就难以实现脱贫。 营销主体 尽管政府在项目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具体业务上应让位于企业,旅游企业应该是实施营销的主体。 营销渠道 在线预订企业(如携程、途牛等)的好处和根本目的是缩短旅游产品供应链,降低旅游经营商(主要是旅行社)对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控制,减少剥削,扩大贫困人口获利空间。,20,、在我国应用旅游扶贫模式的条件说明,应主要针对小尺度的乡村贫困地域,即县级以下行政区划,特别是以贫困村落为基本单位。 小尺度乡村贫困地区旅游目的地大体可以归纳三种类型:资源依托型、市场依托型和中间型。 资源依托型指那些依靠本地

12、丰富和高品位旅游资源所开展的旅游扶贫。 市场依托型指依靠周边城市,或核心城市现实和潜在的客源市场所开展的旅游扶贫。 中间型所依托的资源介于两者之间。 由此,旅游扶贫不可刻意而为,在资源和市场两方面均不满足基本条件的贫困地区,就不适合选择旅游作为脱贫产业工具。,21,()旅游资源条件 在我国 , 模式的适用地区包括一切具备旅游产业发展基础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 并不是所 有的贫困地 区。之所以产生概念上的歧义 , 是因为在我国大多数旅游资源富集区和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是高度重叠的。 旅游扶贫开发就是要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和经济优势。旅游资源是旅游扶贫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主体资源的质量、规模

13、等状况直接决定了旅游扶贫项目开发的可能性,同时也决定了可能的开发力度和投人资金的多少。,22,()区位交通条件 区位条件指旅游地与目标客源地之间的距离,良好的区位条件是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必要前提。 区位条件良好的贫困地区要发展旅游业 ,还必须解决好交通问题。 它不仅承担着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运输任务 ,而且还承担着旅游目的地范围内各旅游点、交通站、饭店、景区、购物中心、娱乐场所之间的运送任务。 只有交通畅顺,才能使旅游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3,()客源市场条件 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发展旅游业必须依托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旅游区域的发展。 城市是旅游

14、客源的主要产出地 ,有了旅游者才有旅游活动。 城市居民一般具有较好的旅游条件和较强的旅游意识 ,是客源之中的主力军,24,()政策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可利用的政策是促进旅游扶贫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 消除贫困政策 旅游扶贫被认为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方式,日渐受到各级政府和组织的重视。 旅游发展政策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的旅游发展政策为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5,()管理体制 战略可以分两个层次实行经营管理 。 一是统筹的政府行为 作为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成立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行使一级政府权力,对旅游区内的规划、建设、行政、治安和工商等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15、。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保证贫困人口的参与和收益 ; 二是规范的企业行为 企业从事旅游区的具体开发、建设 、经营活动。在这些直接从事旅游开发的旅游企业之间,应成立行业 自律性组织 ,规范市场 ,统一管理 ,提高旅游开发的档次和水平,协调行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并主动为贫困人口参与旅游业的各项活动提供便利条件。,26,、旅游扶贫模式在我国的适用要务,()以人为本的旅游扶贫 我国旅游扶贫大多数研究忽视贫困人口这个最本质的问题,一味在区域上下功夫,对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津津乐道,对的关注也集中于具体战略和措施上。 模式的着眼点始终不离贫困人口,所有工作也都是围绕“致力于使贫困人口获得脱贫的机会和

16、能力”来开展。 大城市周边的贫困村是理想的突破口,应当充分发掘当地旅游产业资源,积极稳妥地进行制度设计,针对市场需求发展旅游产业(乡村旅游)。,27,()目标地区和人口的界定 对贫困人口的定义是根据区域的主要社会一经济特征,比如高失业率,低收入(低于国际贫困线或国家平均水平),或者非常偏远的地区。 特别强调,只要能让贫困人口获得实在的收益,真正地改善生存状况和生活水平,可以容忍其他的人获得比贫困人口多的利益。 也就是说,只要贫困人口的生活得到改善,满意度提高,就不必在意其他人是否获得比贫困人口更多的收益。因此,在旅游扶贫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中不能“矫枉过正(单纯考虑贫困人口),更不能“劫富济贫”,要照顾到多方的利益,统筹兼顾,真正体现共同富裕,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28,()缩小案例尺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我国通常以县为单位开展旅游扶贫,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粗放的扶贫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并出现了一些问题。 以县为旅游扶贫统筹单位,以乡镇为旅游扶贫中介单位,以村为真正的模式小尺度落地单位,应该成为常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