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澄江县凤山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10页
文档ID:104600084
澄江县凤山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_第1页
1/10

澄江县凤山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各位领导、专家:首先,我代表澄江县凤山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一、 基本情况:凤山小学始建于1907年(清光绪33年)迄今已有学已有105年的办学历史位于滇中高原明珠抚仙湖北岸约五公里具有“丹凤衔书”美称的县城,紧依舞凤山,是澂江县城内唯一的一所完全小学,隶属凤麓街道办事处服务半径5公里,服务人口23647余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6441人)学校发展至今,占地面积41.6亩(劝学校区16.4亩,凤山校区25.2亩),建筑面积13491㎡有50个教学班,2761名在校学生在岗教职工116人,其中,本科学历25人,专科学历86人,中专学历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凤山小学是全国600所名校之一、全国“珠心算教学实验基地”;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云南省“珠心算教学实验点”、“三生教育优秀学校”、 “巾帼文明示范岗”、“家长示范学校”、“养成教育先进学校”、“德育先进学校”、“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第十三批“云南省文明单位”、第七批“云南省绿色学校”;省、市、县“文明学校”,国家、省、市、县“红领巾示范学校”;玉溪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县“五好”关工委、“生态文明之家”。

近年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教育局、凤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校园环境逐年改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管理日趋科学,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一)入学机会凤麓街道共有4个社区42个居民小组,11461户21317人1、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6—12周岁人口总数:2010年2054人2011年1986人,2012年2122人6—12周岁在校生数:2010年2771人2011年2804人2012年2761人2013年2602人2、接收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情况:尽管我校超负荷办学,困难较多,压力较大,对外来民工子女要求入学,严格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招收学生,不拒收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入学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到我校就读与原籍学生一样同等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和公平教育,实施“培优帮扶”工程,着力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为他们创造就近入学的条件和机会。

2010年,外地户口在我校借读学生总数969人,其中女生536人,县内户口848人县外户口121人,其中市内15人,省内65人,省外41人2011年,外地户口在我校借读学生总数1227人,其中女生616人,县内户口1051人县外户口176人,其中市内31人,省内82人,省外63人2012年,外地户口在我校借读学生总数1192人,其中女生588人,县内户口974人县外户口218人,其中市内34人,省内97人,省外87人 3、留守儿童入学情况:2010年,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33人2011年,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46人2012年,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35人4、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情况: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内没有残疾儿童5、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及其他特殊群体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情况:坚持实施“培优帮扶”工程,着力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为他们创造就近入学的条件和机会为下岗职工子女、外籍贫困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享受到公平、良好的义务教育2010年救助贫困学生40人,2011年救助贫困学生44人,2012年救助贫困学生42人,2013年救助贫困学生74人。

二)保障机制已建立了以县级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三)教师队伍(1)学校领导班子健全,现有校长1人、副校长3人、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德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各1人,各类副主任3人,业务能力均优良2)学校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本科学历25人,专科学历86人,中专学历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教职工中,有工人4人,专任教师111人,党员54人专业技术职务情况:副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74人,二级教师35人按需要配备各学科专职教师,含外校借调来的教师在内,现有有语文教师50人,数学教师27人,英语教师5人,品德与生活教师8人,音乐教师5人,美术教师4人,体育教师6人,科学教师3人,信息技术教师3人,综合实践教师5人师生比1:25.83)学校有建有党总支、工会、团支部、女工、少先队、年级组、集体备课组、后勤组等组织机构,各种制度健全完善实行学校中层领导联系年级组制度,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积极为学校谋发展4)全面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建立了凤山小学师德建设评估制度,坚持每学期期末对教师师德师风、常规工作、教学实绩等进行量化考核评分。

三)办学条件(1)学校占地面积27747㎡,生均占地面积10.02㎡,建筑面积13491㎡,生均4.9㎡2)学校图书馆中共有55612册,生均20.142册图书达标率100%3)教学仪器达标率教具室、科学仪器室、均按一类标准配备,达标率100%4)文体器材达标率美术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室均按一类标准配备,达标率100%5)实验教学普及率演示实验开出率98%,分组实验开出率98%6)信息技术课设备配备率学校共有计算机177台,人机比15.60:1 (7)教学用房达标率100%学校拥有普通教室52间,面积3180㎡学生微机室、音乐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室、劳动科技室、少先队室、医务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等功能是室40个三)质量与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课程计划方案,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英语课开课学生1865人2、在校学生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率100%3、在校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8%4、从来没有设置过重点班,新生入学实行随机分班,各班任课教师做到了均衡配备5、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减负要求,确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每学期、每周、每天教学时间安排符合国家规定,多年来已取消期中考试,严格控制各年级学生作业量,考试次数和学生作业量符合各级减负规定。

四)加分项目1、公众满意度学校多年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科学规范,课程开设齐全,各种活动广泛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整体较高,学生家长满意度高,在社会上赢得较高声誉,在我县属于优质教育学校2、教育工作有特色学校教育工作特色显著,在本市及全省具有一定影响,曾先后被评为第十三批“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优级甲等学校”、“德育先进学校”;全国600所名校之一;国家、省“珠心算教学实验基地”,珠心算实验教学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在全省处于领先;省级“三生教育优秀学校”、“巾帼文明示范岗”、“家长示范学校”、“养成教育先进学校”、“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绿色学校”;国家、省、市、县“红领巾示范学校”三、主要做法及成效(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城乡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县教育局和凤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凤山小学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周跃辉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凤山小学安全保卫检查制度》、《凤山小学门卫管理制度》、《凤山小学住宿生管理制度》、《凤山小学食堂管理规定》、《凤山小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凤山小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凤山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凤山小学预防学校暴力事件应急实施方案》、《凤山小学安全疏散演练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

充分利用班会、主题队会、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此我校提出加强“四个结合”、 开展“十防”教育、坚持“四不放过”、 持之以恒做到“三勤”、营造“四讲”氛围加强“四个结合”即 创安要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创安与普法教育相结合,重视“学法、守法、用法”观念的树立,创安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操行素质,创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以学校为重心辐射家庭,形成合力,产生整体效应;开展“十防”教育,即防盗、防抢、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防疫病传染、防心理疾病、防矛盾激化确定每学期开学的升仪式上,由学校领导上好“学校安全教育第一课”,每学期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宣传周”在每学期中举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如安全常识、教育讲座,参观相关安全教育图片展览,观看安全宣传片,开展消防地震疏散演练和 “小手拉大手”争创交通、消防安全示范学校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自救自护常识,掌握防火、防震、逃生等方法。

假期中,我们也不放松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学期放假,利用校讯通平台发布信息和印发《致学生家长公开信》,让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严防学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坚持“四不放过”,即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甚至提出了对安全工作要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持之以恒做到“三勤”即:口勤、腿勤、眼勤首先是“口勤”:要求各教师安全问题要天天讲、时时讲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在强调一段时间后忽视安全问题,因此班主任应该利用课内、课外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其次是“腿勤”:学生在课间和开展体育活动时,难免会出现突发的小事件,互相吵架、运动伤害等,只要是关系到安全的问题,事无巨细,班主任都要亲自学生中了解情况,妥善解决问题,并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学校分管领导,并及时家访,与家长沟通最后是“眼勤”:要求班主任时刻关注班级安全动向,关注每个学生的变化营造“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