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81752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 页编号:KC-20091201-01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2009.12.01)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地质勘察设计分院- 1 -通过最近阶段工点勘察外业验收、报告编制与出版,特别是咨询单位对我工点勘察报告提出的咨询意见,为顺利提交合符规范要求和满足设计需要的勘察成果,特针对外业验收、现场监理、报告初审和咨询意见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本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 ,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各项目部应及时反应分院总工办,以求不断完善、提高。各类工点勘察报告格式及图件标准化另行下达。1 勘察大纲勘察大纲是在设计部门提出的工点勘察任务的基础上,以有关规范为依据编制。大纲中要明确提出勘察目的任

2、务、采用工作方法和手段、主要实物工作量、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工期和预期成果。1.1 分别编制合同段勘察大纲(即总大纲)和工点勘察大纲根据不同勘察阶段,完成各项勘察任务。各勘察阶段的工作内容应与公路工程各设计阶段的要求相适应。1.1.1 按场地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岩土特性,稳定性条件等特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 064-98)将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两类。从现实情况来看,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分为复杂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和简单场地三类。1.1.2 区别一般工程或大型的、重要的工程,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复杂或复杂的场地,采用不同深度的要求。对方案明

3、确的小型工程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工程,要求可以从简。1.1.3 对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性岩土路段,分别采取不同方法和手段及不同的工作深度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分项作出评价。1.1.4 注意运用新技术,新仪具,新设备,新方法,使工程地质技术具- 2 -有先进性。1.2 一般情况下,工点勘察是针对初步工程地质勘察和详细工程地质勘察阶段所提出工点进行的。初步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配合路线、桥梁、隧道、路基和其他结构物的设计方案及其比较方案制定,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以供技术经济的论证,达到满足方案的优选和初步设计的要求。对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工点,应提出初步分析和评价,还应提出处理办法。在不以实物工作量为唯一计

4、价标准的市场条件下,提前介入选点,防止钻探工作量盲目投入,尤其必要,这样既可节约开支,又可保证工期。详细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成果,应保证施工图设计需要,对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地段工点,应作出详细分析、评价和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案。1.3 采用方法、手段1.3.1 针对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以及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贵州主要为岩溶、高边坡、高填方、滑坡、崩塌与岩堆,错落体、采空区及软土)工点,在总大纲中应提出工程地质调绘、工程地质勘探(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 、室内测试的布置原则,计划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施工组织及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及工期。在质量保障体系中应对原始地质编录综合整理报告编制与提交

5、作出明确规定;在工点勘察大纲中对上述手段的运用更应提出详细要求,例如对钻探,应根据工点具体情况提出数量、孔位、计划终孔深度、最小终孔孔径、动水位和安定水位测试、采样位置、件数、是否需要进行物探等的详细要求。对特殊用途的钻孔,如滑坡勘察钻孔,要对施工工艺和采样- 3 -提出明确要求;抽水钻孔应作钻孔施工指导书。1.3.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咨询单位认为初勘阶段钻孔工作量偏少,现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有关规定摘录如下(“”内为规范原文,后同) ,供编制勘察大纲使用。(1)桥位初勘:钻孔数量(一般情况下):如表 1。表 1桥类(按跨径分类) 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中 桥 23 个 3

6、4 个大 桥 35 个 57 个特大桥 57 个 710 个“在桥位附近如有工程地质资料可供参考,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时,则可减少钻探工作量。 ”“当桥位基岩裸露,岩体完整新鲜且强度大,又无岩溶发育时,可不钻探。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复 杂 的 桥 位 不 得 以 单 纯 物 探 资 料 做 设 计 依 据 。”(2)隧道初勘:“除地质条件简单的短隧道不用钻探可提供地质资料外,一般宜布置少量钻孔进行勘探。 ”钻孔数量和位置应根据遥感信息及区域地质分析以及调绘、物探所发现的疑点、重点、异常点来拟定。对于地质复杂的隧道,钻孔数量不少于 3 个,长、特长隧道每 500m 应有一个钻孔。钻孔布置在

7、隧道中线外 7m 左右,以左、右应交错布置为宜。(3)路基初勘:如表 2。- 4 -表 2项 目 高路段 陡坡路堤 深路堑 支挡工程横断面间距 (m)一般200m、简单500m一般200m、简单 500m一般 100m 可以 50200m 3050m横断面数量 一个工点不 少于 2 个 同前 同前 同前勘探点数(点/每一个横断面 ) 2 2 2 2含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2 勘察方法运用中的主要问题2.1 方法的选用不尽合理2.1.1 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规定:(1)“初勘阶段所采用的勘察方法,主要为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及综合勘探。一般情况下,采用物探、钻探、原位测试与室内

8、试验等,以必要的工作量完成本阶段的勘察任务。 ”(2)“详勘阶段的勘察方法,主要是以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为主,必需时进行物探和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以详细查明工程地质条件。”2.1.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详勘时对初勘完成的工程地质调绘成果缺乏必需的补充和修正。(2)物探方法选用目的性有时不够明确或针对性欠缺。声波测井资料利用不够。(3)对碎石土类原位测试不够,N 63.5、尤其是 N120 应用较少。2.2 工点工程地质调绘2.2.1“工 程 地 质 调 查 与 测 绘 工 作 一 般 只 在 初 勘 阶 段 进 行 。 详 勘 阶 段 仅 在初 勘 阶 段 的 基 础 上 , 对 某

9、些 专 门 性 的 地 质 问 题 作 必 要 的 补 充 调 查 与 测- 5 -绘 。 ”工程地质调绘是工点勘察成果保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2.2.2 现存主要问题:(1)岩土分类和描述应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G JD 63-2007)为基础,结合支挡构造物地基、填土路堤地基及隧道围岩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现主要问题有:同一岩(土) ,在同一工程项目中,作业组间不统一。沉积岩构造分类不统一。岩石结构描述不规范。全风化层划分不严密,强风化层厚度描述不确切;单个工程或观察点不能有“ 全、强风化层 ”这样的描述。对碎石土类和特殊土描述不全面,不准确。(2)填图单元按 成 因 类 型

10、 划 分 覆 盖 层 : 有 较 多 工 点 对 冲 洪 积 层 或 坡 洪 积 层 没有 单 独 划 分 ; 同 一 类 型 覆 盖 层 厚 度 差 异 大 的 地 段 应 分 区 划 分 ; 特 殊 土 层如 软 土 、 坡 积 块 石 土 、 崩 塌 堆 积 体 、 岩 堆 体 、 错 落 体 等 均 应 单 独 划 分 ;文 字 报 告 中 覆 盖 层 厚 度 与 工 程 地 质 平 面 图 中 小 柱 状 所 标 示 的 厚 度 往 往不 协 调 。按岩石强度(极软岩、软岩、较软岩、较硬岩、坚硬岩)划分填图单元,至少应划分硬岩与软岩作填图单元;沉积岩地区几乎将岩石地层单位作为填图单元

11、的唯一划分依据,应按岩体工程特性合理使用并层作填图单元/评价单元。实测的界线和推测的界线用实线和虚线分开,通过覆盖层区基- 6 -岩或断层线要用推测虚线表示。(3)地质构造综合地层产状与所处背/向斜翼部位置不对应。对断层性质、断面产状、断层破碎带、断层影响带调查缺漏之处甚多,描述不够具体,断面图上有破碎带而平面图中只有一条线。节理调查往往只有节理产状,缺节理间距及结合程度。(4)对于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层在平面图上要准确标示,在文字报告中要详细描述,软弱夹层可放大表示;平面图上分布范围和厚度与文字报告描述一致。(5)地 表 调 绘 与 钻 探 、 物 探 、 原 位 测 试 和 室 内 试 验

12、成 果 综 合 考 虑 不 够 。(6)跨河或沿河构造物工点,应调查河流测时水位、流量,调访最高洪水位。季节性小河应调访最高洪水位。2.3 工程地质钻探2.3.1 钻孔定位准确,平场后高程要作校正,移位后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均要作好记录。2.3.2 钻进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下列孔深记录:掉钻,见硬/见软,突然漏水/返水,返水时冲洗液颜色突变;取粉管中沉砂不能当岩芯摆放;严禁超管钻进, (进尺大于岩芯管长度) ;孔底沉砂较厚时要记录下钻时未到底孔深,沉砂大于 0.5m 时应先捞砂后钻进。2.3.3 有水钻孔终孔后 24 小时测定安定水位后方可搬家。2.3.4 地质编录(1)首先要及时。(2)原始编录中对

13、岩性描述不能用“ 局部”、 “夹/ 含” 这样的描述,应按- 7 -孔深逐段记录;也不能用“局部破碎” 、 “局部夹煤层”、 “局部见溶洞”这样的描述。(3)岩芯完整程度描述统一为:土状 手感无砂砂状 粒度2mm粒状 2mm5mm 块状 5mm50mm,不成柱状短柱状 5mm50mm,柱状,薄层状岩石 ,亦可称饼状或薄板状柱状 50200mm长柱状 200mm(4)记录取样孔深及岩(土)性。2.4 工程物探2.4.1 一般情况下,物探工作主要在初勘阶段进行。2.4.2 山区地形坡度一般都较陡,测深受到限制,深埋隧道洞身围岩段物探成果因测深不够往往造成对岩溶、破碎带等识别困难。2.4.3公路工程

14、物探规程 (JTG/T C 22-2009)已于 2009,4.1 起施行,其中现定:(1)工程物探大纲任务、目的与要求测区交通、地形、地质(或岩体)简况地球物理条件和物性特征方法技术选择的依据工作方法和技术措施- 8 -主要仪器设备和仪器动能及性能工作量及进度安排生产管理、质量保证、安全工作的安排和措施成果提交的内容和时间(2)物探报告公路工程物探报告由说明书、图件和附件组成.大型工程项目或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说明书内容一般包括:任务依据执行的技术标准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地形地质概况地球物理条件和物性特征外业工作资料的整理与解释推断结论和建议要对技术条件简单的工点可只编写“成果说明” 。2.4.

15、4 声波测井是判定岩石完整程度进而确认岩体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在隧道勘探中已得到较好运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桥位勘察中,对于因钻探机械破碎成粒状的岩芯段,用声波测井资料判断岩体完整程度尤为重要,对黔东南地区浅变质岩和贵州白云岩中风化层的鉴定都有显著效果。2.5 原位测试据贵州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分析,对碎石土类和砂土进行评价时,- 9 -应因地制宜造用标贯(N) 、重型园锥动力触探(N 63.5)和超重型园锥动力触探(N 120) 。2.6 岩土取样试验取样、室内试验之野外采样、送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6.1 取样代表性(1)“隧道设计洞底标高以上相当三倍洞径高度范围内应取样作试验” ,实际有

16、的样品取自三倍洞径高度以外。(2)由 于 送 样 不 及 时 ,钻 探 岩 芯 土 样 原 地 处 理 不 当 时 ,土 样 失 水 严 重 。(3)只为鉴定粘性土土类,可以采用挠动土样。(4)拱桥桥位拱座处岩石只测 r 和 fr 显然是不够的,至少还应有、 c 值。2.6.2 取样数量(1)样品应按不同岩、土分类采样,同类岩土样品有效数量应不少于6 件,目前大部工点采样数量低于此要求,特别是初勘阶段。(2)“岩质隧道围岩部位采取试样不得少于 5 组” , “每组试验 3 个样品试件作平行试验,试验结果应为 3 个试件所测得结果的平均值,并同时列出每个试验结果”,这就是说,对评价隧道围岩质量等级而言,同类岩体取样件数应是 5 组 15 件有效样本。(3)试 验 成 果 数 理 统 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