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新专业申报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3640300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新专业申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新专业申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新专业申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新专业申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新专业申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新专业申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新专业申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一)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物联网感知设备公司(传感器或RFID芯片制造商)、物联网网络技术公司(无线网络)、物联网工程公司(布线施工)、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从事感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施工等相关工作。(二)岗位面向本专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1、物联网系统的安装、测试人员 2、物联网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 3、物联网企业营销人员 4、物联网系统中相关产品的生产、测试人员 5、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设计、管理、施工、监理、维护、营销人员。6、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技术员、网络设

2、备售后技术服务员、Web程序设计员、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等。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物联网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满足传感器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传感网络(WSN)组建、调试、维修、维护;智能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软件开发;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等职业岗位的要求,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1专业能力1)掌握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

3、网科技发展动态。 3)熟悉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标准。 4)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子、通信、单片机、高频微波、RFID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5)掌握基本物联网节点,网关,网络协议栈,主要无线有线网络技术原理,自组织组网措施和主要无线有线网络拓扑和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6)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通讯传输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7)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系统高级配置与维护; 8)具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能力,能够胜任网络管理员职务;9)具备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维护的能力,能够建设中小型企业网络;10)具有良好的程序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

4、;11)能够从物联网设备、软件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2方法能力(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技能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查找、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资料,编制简单技术文件的能力;(4)具有制订合理工作计划的能力。3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能力;(2)具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4)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5、(7)具有适应工作和环境变迁的能力;(8)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网络管理员(中、高级)、局域网管理、网页制作员(中、高级)、物联网应用工程师。三、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二)招生对象具有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或同等学力者。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一)“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依据通过调研福建省和厦门市的典型企业,并对毕业生及其企业进行信息反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人才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定位。这些行业对物联网管理与维修、销售;网络搭建、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等高技能人才提出了岗位要求。建立“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6、。(二)“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物联网行业需要多种技术人才,根据物联网的四层架构,可对应为四类技术人才。感知识别层涉及到物联网的硬件设备,主要为实体设备和传感器,这个层次需要电子设备开发人员和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人员;网络构建层完成感知信息的传输,需要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人员;管理服务层涉及到整合网络层传递过来的信息,并以服务形式提供给应用层,需要软件技术人员,特别是Web Service方向人员;创新应用层完成信息的处理和显示,以运行在手持设备中的应用软件为核心,需要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根据以上分析物联网人才需求可以概括为四类:电子设备和传感器技术人才;移动通信和计

7、算机网络人才;面向服务的软件技术人才;嵌入式软件设计人才。根据目前岗位需求及高职教育特色,我们主要培养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络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应用系统平台开发;物联网工程施工与管理;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等物联网方面的人才。通过深度融合典型企业,聘请资深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双证融合、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具有物联网行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应用系统操作能力,能从事物联网硬件系统安装与调试、物联网系统管理及网站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对物联网企业的调研,其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

8、有感知设备设计与安装、系统集成与调试、物联网管理与应用等岗位。(三)“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环境支持分析“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有赖于良好的环境支持。1紧密的校企合作,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目前分别与厦门市新捷翔电脑有限公司、厦门市新科海电脑有限公司、厦门市伟翔蓓旭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合作模式。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校外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提供了支持。2功能扩大化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原有的实训室和经过改造的实训室,基本能满足专业课程实训条件、计算机网络各类取证考试的训练条件和考点考场的要求,作为“双证融合”阶段的基础条件

9、。为满足“生产实训”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拟建物联网实训室和物联网应用教学中心两个实训室,更好的满足教学的使用,将实训基地工厂化;实训室车间化;学生座位岗位化;贴近企业岗位培养职业能力。3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是教师,通过聘用、引进、送培等途径,优化了师资团队的素质结构。目前,专职教师14名,其中教授4人,占教师总数的29% ;双师教师6人,占教师总数的43%。聘请4名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专兼教师数的比例基本达3:1。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及教研活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参与编写教材、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实训基地的建

10、设、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等。这支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有效促进了专业建设与模式改革。(四)“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描述按照“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的主导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构建了“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合”是指三年制的第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围绕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考取职业证书安排教学。主要取得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网络管理员(中、高级)、局域网管理、网页制作员(中、高级)、物联网应用工程师。“双证融合

11、”阶段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入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择业、乐业、创业和个性发展打下基础。坚持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将知识融入到职业技能训练之中,课程开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课程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三阶段能力递进”是指根据技术先进、市场导向原则制订专业标准,形成对三年制高职软件专业学生按基本技能(第14学期)、项目技能(第5学期)、岗位技能(第6学期)三大阶段培养方案。第一阶段:第1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通过与校企合作和调研,校企双方合作进行岗位能力分解,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在该阶段完成对学生基础技能、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

12、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专业基本技能的要求来源于对企业岗位技能的分解。同时,每学期安排一个综合实训,打通该学期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本学期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运用到项目开发中,实现一个学期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第二阶段:第5学期。着重加强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通过在与企业共同建设的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实施整个学期的项目综合实训,提高学生开发项目的能力。项目综合实训由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实施,综合实训项目均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项目或将企业实际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形成,学生在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企业项目案例的完整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企业上岗要求的专业技能

13、和职业技能。第三阶段:第6学期。着重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利用厦门IT企业群的雄厚基础和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和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工作,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并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为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具备企业工作的实际技能和素质。(五)“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运行“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说明如下:1.面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一线,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依据地区经济的人才需求特点和高技能人才规格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围绕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为培养各企事业单位所需高技能人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网络管理员等职业岗位确定高技能标

14、准。考虑适应社会和职业拓展确定职业素质能力。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群分析目的内容方法意义专业定位调研国内物联网人才需求现状企业调研确定专业的设置意义岗位目标国内物联网人才发展前景企业论证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适应的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厦门电子信息产业对技术应用型的物联网人才的需求依托行业确定专业的主干课程职业能力企业专家对物联网人才的分析聘请专家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双证融合”达到专业学习要求和劳动部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通过“三阶段能力递进”全面培养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群的各项工作和提高创造能力。通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设,检查是否符合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否符合国

15、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否符合行业和本地区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否符合职业岗位要求。2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并进行课程改革。按三年制六个学期计划的能力要求第一学期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综合实训提高综合技能和职业技能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社会适应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基于知识的应用,基于将来从事的工作,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分阶段能力培养能力学期物联网管理与维护网络建设第一学期基本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第二学期物联网的基础知识网络的基础知识第三学期物联网的简单应用对等网的一般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第四学期物联网的编程基础大型企业网的性能管理和故障管理能力第五学期物联网的建设与使用互联网络的性能和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第六学期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结果是提高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真正实现了学生在专业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