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桥838超级试用报告.doc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07KB
约19页
文档ID:103471695
安桥838超级试用报告.doc_第1页
1/19

安桥838全景声AV功放超级试用报告第一部分:序有一种假期叫APEC假期,有一种蓝天叫APEC蓝天在北京APEC假期的蓝天之下,我有幸参加家电论坛和安桥公司的全景声功放试用活动称之为“超级试用”,理由有三:一是适逢APEC峰会,沾APEC光,调休放假6天,使我有闲暇对机器进行不厌其烦的试听试用即便身处北京,也是一二十年一遇的机会,谓之“有一种试听叫APEC试听”,虽有牵强附会之嫌,却也有实实在在的关系二是鄙人可谓“最牛客厅党”牛的不是客厅的宽敞豪华,也不是器材的高端顶级,而是家里领导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客厅布置全部以影音为中心,安装了11.2音箱系统加上卧室系统,共计音箱15只,均为性价比之选三是鄙人从玩杜比定向逻辑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现役AV功放为雅马哈3071合并机,此前曾用过马兰士低端AV此次安桥838进门,正好和雅马哈3071同台PK同时,可以利用鄙人现有器材,尝试两台次时代联机并用先上图,把场景角色交代一下第二部分:驳接正所谓,久等必有善我家离体验中心约4千米,这在北京是一个比较近的距离,我告诉网管:机器自取最初,家电论坛说,我的试用机型是安桥737当时,我外地出差,没有去体验中心取。

后告知,稍后安桥838近期可回来737没有前级输出(当然低音炮的前级输出是有的),心里正纠结怎么驱动我家中那一大堆全频音箱838有前级输出,我当然毫不犹豫选择了稍晚试用838APEC假期的前一天,家电论坛告知可取机器了明天就是假期了,机器恰好就到了,这样幸运的事一辈子也没有几回啊立马赶往位于石景山十院的体验中心网管、版主热情相帮,很快机器到家立马着手连接机器安桥838和我此前用过的雅马哈871类似,属于7.2声道的中端AV功放(两路低音炮前级输出应该是并联的)功放虽然可以驳接9只音箱,但只能同时使用其中的7只属于所谓的7.2+2的音箱布局以播放试机碟和《变形金刚4》为例,安桥838只要同时连接了后环绕和高置,即便输入的是DOLBY ATMOS,也只能输出 DOLBY ATMOS 7.1.0必须断开后环绕,才能输出 DOLBY ATMOS 5.1.2,两个天花板音箱才会发声雅马哈871会自动根据碟片的音频信息自动选择增高或后环绕发声(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忽略后环绕,自动选择增高)我现用的雅马哈3071功放只负责推动左右环绕和后置环绕,其余7个声道利用其前级输出交给多台后级推动对安桥838,我也按这个思路连接:838直接推动2只环绕和2只高置,其余声道利用其前级输出交给后级。

刚开始,由于我同时连接了后环绕和高置,因此安桥838功放只能以 7.1.0模式运行,也就是说,最初我并没有体会到以天花板音箱为标志的杜比全景声歪打正着,我却意外体验到了7.1声道的838带给我的惊喜!第三部分:安桥838 VS雅马哈3071在7.1.0模式下,安桥838一开声就让我惊讶了:沉稳厚实不失鲜活的音质、密不透风的环绕包围感、具有高度的立体声场、交代清晰的声音移动、凌厉透明的高频、弥漫深潜的低频、绰绰有余的声压……这不是中端机的表现,直接让刚刚撤下的雅马哈3071心里发虚!老婆大人说,可能是试机碟音效特别好换D版《变形金刚4》一试,OMG!那个音效恐怖啊,刺激啊,声音的密度啊,连贯啊,超多的细节啊,一波又一波的低频啊……让人喘不过气啊!这是我玩家庭影院以来音效最为强悍威猛的影片此前,变4我看过两遍,其中一遍还是趁家人不在家一个人单独在家加大音量看,始终感觉声音死、呆,压根儿没有找到这部大片的感觉此时此刻,我却有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奢享感!老婆大人也忍不住说:“比电影院效果还好!” 刚才心里发虚的雅马哈的合并旗舰3071,仅一个回合就被安桥的中端838越级斩落于马下!为了验证这个跨级PK结果,后来又用838看了不带全景声、DTS MA音频格式的两部影片:《幻象战警》(全片)、《飞机总动员》(片段)。

总体音效仍然是838明显优于3071!而且,即便是DTS音轨,声音仍然连贯、立体、活生安桥838 为何能越级挑战雅马哈3071?是品质之故还是风格之故?是安桥战胜了雅马哈还是全景声战胜的雅马哈?有没有调试的因素?先说风格因素我最初玩的是AV功放品牌是马兰士(定向逻辑时代是SR73,DD和DTS时代是4400OSE限量版),声音甜润细腻,低频不多,但该有的时候也挺给力,播放《辛德勒名单》《理智与情感》《我的父亲母亲》《阮玲玉》等文艺片,让人沉浸剧情,唏嘘不已进入次时代后,改玩雅马哈RX-V871一开声,大惊:和我习惯的马兰士亲切柔美的风格完全不同!对871刺激、猛烈、有点干燥的声音一时间还不太习惯升级过程中,曾经在北京远大路金源时代购物中心曾听过几大日系品牌,当时给我感觉最差的就是雅马哈,最好的是安桥可是安桥那家清一色PMC音箱,除中置用安桥桥接(可惜如今的安桥都没有桥接功能了)直推外,其余都用了高档后级现在看来,还是马兰士、安桥的风格更符合我偏好再说推力因素安桥838直推环绕、高置4只音箱;雅马哈3071直推环绕和后环绕,也是4只音箱看两者说明书,折算成同一标准,雅马哈的功率约大10瓦,但感觉安桥的功率要大一点。

看看功耗,就不难理解了:雅马哈9声道-功耗490瓦,安桥7声道-功耗720瓦简单换算一下,4声道工作的条件下,雅马哈每声道获得的电能约为122.5瓦,安桥每声道获得的电能约为180瓦显然安桥的“水力”更为充沛看来,发烧友公认的“安桥推力厚道”,此言不虚第三说调试因素雅马哈的调试系统用的是自家开发的YPAO,调节项目也比较多、细致,可是每次YPAO下来,平衡感、空间感是好一点,声音就变得平淡了许多我是自动YPAO的数据基本不用,另外手动调整安桥此次的全景声系列功放抛弃了以前用的奥德赛系统,采用了自家的AccuEQ房间声学矫正系统,测试过程比较简单我每次变换喇叭连接及设置,都重新走一遍AccuEQ,感觉基本没有手动调整的必要最后说一下全景声因素我认为,838是挟全景声之威枪挑3071838功放既然显示了DOLBY ATMOS 7.1.0模式,就可以认为也是和DOLBY ATMOS 5.1.2模式一样的一种全景声的使用方式关于这一点,还有很多原理要搞明白接下来的第四部分,得细说一下全景声了很多人以产全景声只是一个上混格式,把现在的7.1混出天空声道很多人以为全景声和传统的格式一样,就是7.1.4和24.1.10是不一样的,这种应该是两条音轨,分开录制。

放的时候,自己跟据音响选还有人认为现在的全景色只是过渡模式也有人说全景声必须天上装音箱,不然玩不了我在这里先全部回答,以上的说法,全部是错误的为什么,我下面开始讲我深入的阅读了Dolby Atmos的白皮书与各种国内外媒体的资料之后,我认为很有必要介绍关于杜比全景的器材和摆位之前,把一件普通消费者和用户都能听懂的知识,来认真的梳理一遍并不是简单的7.1声道再升级从Dolby Digital的5.1时代,到Dolby TrueHD 7.1时代,我们可以认为杜比做的事情,就是把各种声音分配到5.1或7.1声道的这些音箱中去,然后加大数据量,以提高声音的保真度如果,你现在依然认为杜比全景声,也是用这种方式在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家庭影院声道数的增加是肯定的,这是趋势,但用传统的方式去实现那么迟早会面临资料量过大、储存不符效益的问题就是说,以前录一个5.1声道或者7.1声道的声音,录音师要考虑每个声道要干什么,然后自己分别去录制6声道的LPCM或8声道LPCM音轨你想一下,如果录一个30声道的音轨,录音师分配声音会疯,然后存数据也会疯所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杜比全景声与基于声道的传统家庭影院系统有何区别? 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是首个基于声音对象(audio object),而非声道的家庭影院系统。

什么是声音对象?您在电影场景中所听到的任何声音都是声音对象,如孩子的叫喊声、直升飞机的起飞声、汽车的鸣笛声电影制作者运用杜比全景声,可以准确地确定这些声音的发声位置并随情节发展精确地控制声音的位移以这种方式来构思声音,不会有基于声道的音频系统所存在的诸多限制在基于声道的系统中,电影制作者需要考虑扬声器设置:这个声音应该来自左后环绕声还是左侧环绕声?而有了杜比全景声,电影制作者只需要考虑故事情节:孩子大叫大喊着要跑向哪里?无论在电影院还是家庭影院,杜比全景声系统都可以智能地决定使用哪些扬声器,来精确再现电影人想要呈现的孩子的移动方向而且,比起基于声道的家庭影院,杜比全景声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在基于声道的系统中播放基于声道的内容,扬声器数量是固定的:7.1 系统通常包含 7 个扬声器和 1 个低音扬声器有了杜比全景声,情况恰好相反,你会拥有无与伦比的灵活选择:8个扬声器(5.1.2)就可让你畅享完美体验;或者添加更多扬声器,聆听者会获得更加饱满、细腻的声音添加扬声器时,支持杜比全景声的接收器会自动判断如何使用扬声器营造妙不可言、身临其境的声音效果为什么说全景声像网络游戏一样?[color=rgb(116, 51, 153) !important]杜比全景声的构成声音是立体的,想完美还原自然的声音,依靠切分成五组或七组音效的喇叭,明显是不够的。

为了让声音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能完美定位,那就要依靠不同的解决方案杜比提出了最自然的声音(Dolby Atmos)由声床(Bed Audio)、声音对象(audio object)与(Metadata)全景声源数据构成如果这才还是有一点抽像,那么我用一个大家都能听懂的比喻来说明!全景声技术非常像一个大型的网游!而Bed Audio相当于网游中的大地图,audio object相当于在里面游走的角色,Metadata则相当于角色在地图中触发事件的座标等Bed:电影音效不可能全部都是对象,这样就像是舞台上只有演员,没有背景一样,所以Atmos提供了所谓的Bed音效,这是所有整个电影声音的基础,你可以理解这就是最传统的5.1或7.1声道Object:存在於三度立体空间裡的一组音效例如杜比全景声演示碟中,那叶旋转的树叶就是一个标准的对像,也就是ObjectMetadata:就是记录对像(Object)的位置座标、音像大小、移动时间等相关资讯您可以想像一下火车开过与头顶有炸弹爆炸的音效,它们除了位置不同,音像的大小与呈现的时间状态也会不同传统多声道编码的基础就是考虑有几个声道,然后把声音放进去而Dolby Atmos只用考虚这个声音的舞台是什么样子,然后上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产生了什么事件。

至于,要用到多少声道,喇叭里在发出什么声音,电影制作人就完全不用考虑因为Atmos的系统会依据现场的播放条件,自动计算并利用这些喇叭呈现出完整的全景声音效,无论喇叭的数量与位置是什么状况,都会被灵活的利用,这就是基于声音对象的Atmos逻辑所以,Atmos系统必须有来自上方的声音,这是为了给出声音的立体座标位置至于,这个方面的音箱是安装在天花板,还是由地上的音箱把声音打到天上,都无所谓了实际上,也就是说,atoms是一种算法,不是简单的几点一声道的音轨信息功放会根据Atoms的逻辑进去进行运算,如果你的功放是7.1.2的,那么他就把atoms的声音分到你7.1.2的音箱中,如果你的功放是24.1.10的,那么功放还是把这个音轨分进去再说简单一点,之一前的任何杜比和DTS的技术,声音是死的!!!!!而现在的ATOMS,声音是活的!!!你音箱和功放是什么情况,他把那个位置的声音分出来,扔给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