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升我市松花石产业发展水平.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42127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提升我市松花石产业发展水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力提升我市松花石产业发展水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力提升我市松花石产业发展水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力提升我市松花石产业发展水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力提升我市松花石产业发展水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力提升我市松花石产业发展水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提升我市松花石产业发展水平.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化市松花石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中共通化市委党校 王延平松花石产业是通化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松花石资源是通化市的特色资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松花石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松花石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应不强,人才短缺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提升松花石产业发展水平,把松花石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一、松花石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宣传和推介的力度不够,影响不广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在松花石产业发展上做了很多努力,如:2011年6月通化市举办了松花砚(石)文化节,2

2、011年12月通化市召开了首届松花石产业发展研讨会等。虽然这些宣传活动对打造松花石产业品牌、传播松花石文化和扩大松花石及松花砚的知名度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宣传和打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通化市的松花石砚贵为大清国宝,曾位列四大名砚之首,但是由于我们对松花石砚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传承松花石砚文化的意义宣传不够,中国人知道通化是松花石砚故乡的人很少,就连本市居民对松花石砚的了解也是有限的,在全国知道的人就更少,因此商机和市场份额就小。白山市江源区这几年是靠宣传造势把松花石产业炒起来的,江源区提出的口号是,通化有的我们要有,通化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甚至不惜将通化的资源或品牌移花接木变成他们

3、自己的东西来炒作。他们千方百计的争抢各种美誉和冠名,如“中国松花石砚产业基地”的申报,“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申报,“松花石砚雕刻艺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申报,他们还以各种优惠的待遇拉通化市的人才,而我市在这方面则显得十分被动和迟缓,商机和市场都被江源占了先。(二)松花石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品种单一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缺乏政府主导的科学发展规划和市场战略定位,松花石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松花石开发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没有形成品牌优势;没有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产业来开发建设;没有大的市场谋划与运作,因此,产业规模不大。松花石和松花石砚的品种单一。现在我们通化市的松花石产业,品种除了松花奇石、松花砚

4、、简单的松花石工艺品外,还没有向其他领域(如建材、装饰等)拓展。(三)松花石市场管理无序、有价无市由于松花石市场的管理无序,在奇石定价上没有标准可依,石农、石商漫天要价,卖和买完全是个人行为,没有明确的责任部门进行管理,没有评价的标准和管理办法。这种有失公允的交易不利于奇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更无法与全国各地的奇石市场接轨,已经影响了松花石在全国奇石市场和观赏石收藏界的形象与地位。使松花石市场形成了有价无市的局面。(四)营销手段简单、缺少统一策划通化市的松花石(砚)和松花石工艺品,由于大多数是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经营者完全按照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来进行松花石的营销,许多经营者都是守株待兔式

5、的营销方式,缺少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统一营销策划,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来制定和策划不同的营销策略,更没有将通化市的松花石和松花砚卖向全国的营销活动。这种简单的营销手段大大影响了松花石产品的市场和销路,不利于松花石文化的传播和知名度的扩大。 (五)雕刻人才匮乏、产品工艺不精由于松花石产业人才匮乏,有些工艺品在制作和雕刻工艺上良莠不齐,整体水平粗糙不精,技术队伍青黄不接,这些都制约和影响松花石产业的发展。二 、推进松花石产业发展的对策(一)加强松花石产业的品牌塑造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之后,全国各地以地域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不断涌现出来,在拉动地方经济的同时,更是打造出

6、了一个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名片和品牌。这其中尤其是石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全国上下的石文化活动是“你追我赶,你方唱罢我登场”,迅速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大背景下最活跃的一部分。“一方石头汇聚了一批朋友,造福了一方百姓,成就了一个产业,弘扬了一种文化”,这句话恰当的反映了当今石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何深入石文化的研究,打造和保护松花石产业品牌?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体制之下,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协会团体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参与,更缺不了对松花石的深入研究、市场的规划、活动的举办和品牌的宣传。立足地方产品特色,使松花石迅速成长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品牌,需要从三大方面入手。 1、政

7、府重视,行业协会组织 任何一种行业、一个项目或是一个产品,如果没有一群勇于奉献、乐于探索的热心人士执着的工作,要想发展起来是很难的;同时也需要策划、宣传和造势,以达到对地域文化发展的推动。长春的君子兰从一棵草变成一个宝,普洱茶从黑色的茶饼变成黑金,怎样使通化市的松花石变成人们认识的,喜欢的松花玉?我们也要从上述这些地域文化产品开发的巨大变化中,寻找值得借鉴的经验,拓宽我市松花石开发、升值空间的开发策略。 我市松花石产业发展也要从邻县的发展中借鉴一些经验。江源区人口27万,仅两年时间,松花石加工企业由原来两家发展到100多家,奇石馆由原来的100多家发展到500多家,从业人员也从2000多人上升

8、到1万多人。也就是说,江源每2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跟松花石有关 。白山市的江源区从2008年至今已经举办4届松花石文化节,而且每次文化节都不惜重金邀请全国石界知名人士以及明星大腕来造势和助阵。江源区政府于2009年8月8日在全国政协礼堂首度举办了长白山松花石精品展和拍卖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中观协寿嘉华会长和国家、地市级领导、行业协会领导及四十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盛会。在拍卖会上,33块松花石拍卖出1240万的高价,一举把松花石的热潮推到了风头浪尖,轰动了赏石界。接连的江源两届松花石文化节暨观赏石博览会和奇石城、松花石博物馆的建成,夯实了松花石良好的发展基础,政府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9、。再看端砚。端砚在2004年被评为“中国砚之都”之前,规模和经营模式与我们差不多,肇庆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借着“中国砚之都”的名义,大造声势,在香港、广州、北京等地举办新闻发布会、展览会、拍卖会,连续三年包租文房四宝协会在北京举办博览会三分之一大厅,统一宣传包装端砚各生产厂家的产品,统一售价,报销所有厂家来参展人员的开销,同时将砚石老坑的遗址,白石春制砚作坊打造成旅游文化村,就这一项每年就创税200万。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四大名石之首的灵壁石,很多人是先知道灵壁石后知道灵璧县的,由于宿州市政府的参与把灵壁石纳入宿州市的重点文化产业推动,每年宿州灵壁石文化节成交量达交易额近2亿元,相关

10、产业产值达200亿元人民币;广西柳州从事与奇石相关产业的人员超过5万人,为支持该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对奇石交易完全免税,每年柳州的奇石交易额接近5亿元人民币;山东临朐打造全国最大的观赏石集散地,是山东省最大的工艺雕塑特色产业基地,全县民营文化企业和个体文化工商户已经发展到82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2万人,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的经营格局,观赏石市场年交易额约达10亿元。通化市的松花石要想点石成玉,尽人皆知,靠个人的努力是办不到的,政府的重视和企业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2、加强对松花石的研究,扩大对外交流 石头终究就是石头,它是自然变化的见证,需要人来赋予它文化和艺术生命,

11、石文化是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精神产物,它承载着历史,丰富着人类生活,诠释着大自然的魅力。当自然界的石头被作为实用材料、器具或是收藏艺术品时,价值就变得尤其高贵,而如何合理的开发和保护石文化资源,更有效地发掘它的文化内涵,离不开对石文化理性的研究和探讨。若想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在做好对其本身的科学理性研究的同时,该在产业创新上下功夫。对于松花石产业而言,除了对松花石自古以来的史料做详细的整理和研究外,更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松花石的开发方向、应用领域、加工技术和艺术展示等方面做更为细致深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虽然石文化同样是一门悠久而古老的文化,但要想在当今的社会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更深远的传

12、承,就必定要顺应时代的步伐,将松花石融入到产业发展的模式当中,用先进的科技和科学的理论去实现品牌化的产业发展道路。在对松花石做好理论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向已经颇具影响力的石文化品牌看齐,多进行地区间的经验文化交流,多与各地方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各协会进行有机的合作与互动,不断吸取其他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的良好经验,把松花石的优秀特质和良好前景发掘出来。从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松花石产业发展之路。 3、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松花石消费群体当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以后,精神生活就成了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人的兴趣爱好除了自我培养以外,外界影响和调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当人们对松花石不了解的时候,更

13、多的人对松花石的认识只停留在这只是块石头,对经过处理、打磨过的松花石的认识也只是这是块漂亮的松花石。虽然漂亮的松花石能够引起部分人的兴趣爱好,但是,这也只是由感官上刺激引起的喜欢。千方百计让更多的人喜欢松花石,更多的人消费松花石。在现代社会,要想让人们对一种产品有所认识,活动和宣传是最好的信息获得渠道,而活动和宣传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受众对产品的认知程度,史玉柱的脑白金广告宣传几乎全国人都知道这个产品。常言道“金子埋在土里不发光”,可见,好东西埋在土里是发挥不了它的作用的,赏石是一种发现艺术,更需要靠宣传让人们认知。而松花石又有着它深厚的皇家御砚的文化内涵和它独特造型和广泛的用途。松花石可以说全

14、身都是宝,要想把石文化产业化,开展各种石文化的活动和加大宣传力度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全面的展示它的魅力,提升它的价值,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松花石(砚)、喜欢松花石(砚)消费松花石(砚)。宣传一个品牌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已经成功的举办很多宣传活动,如,“中国通化松花砚(石)文化节”;通化松花石产品展示销售交易会、通化市首届松花石产品雕刻技艺、设计大赛、“中国松花砚之乡”标识及宣传语征集、“走进中国松花砚之乡”域外媒体通化行、长篇小说大清国宝松花砚首发式、吉林省松花砚设计和雕刻人才培训基地通化技师学院挂牌培训中心等10项重点活动,这些活动都有效的全面展示通化松花石产业新形象,扩大了松花石(砚)品

15、牌的影响力。在开展宣传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借助媒体的平台,因为每个媒体的受众不同,无论是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还有网络都应该进行宣传投入。非常有必要在业界权威的媒体中开辟专门的版块或连载,也可以借助明星或名人的效应,还可以结合产业自身特点和潜质采取发多种多样的宣传模式:可以将松花石和松花石砚制成各种宣传册和宣传单,让喜欢和爱好松花石和松花石砚的人增加了解松花石的机会,也为这些人门认识和了解松花石提供方便;可以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引导松花石企业到国内大城市和重点景区开馆设店;可以适时举办通化松花石产业推介会、产品展示会、主题论坛等;可以结合着东北地区的特色人文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出版书籍,

16、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写成歌曲等。比如少林寺、庐山恋、乔家大院、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等。一部经典电影,一首经典好歌完全可以让一个地方成为某种文化的中心,这种文化最后又可以成为衍生出许多财富的资源,也可以成为消费者享受和追忆艺术感受的去处。“发展是硬道理”,文化是一切事业发展的生命和灵魂。松花石产业的宣传大可以借助各个宣传平台,选取生动的生活和文化题材,创新的将松花石文化植入其中,让松花石的形象从更多元的渠道深入到人们心中,逐步将松花石打造成“东北第一石”。品牌靠文化的塑造,文化是品牌之魂,而思想又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的发展是产业开发和品牌塑造的源泉,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把松花石文化产业的品牌做大做强。(二)努力拓展松花石产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1、做强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使来通化市旅游观光的人们有的看、有的拿、有的玩,通过旅游途径,把松花石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