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中学高2011级半期政治试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04072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江中学高2011级半期政治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江中学高2011级半期政治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江中学高2011级半期政治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江中学高2011级半期政治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江中学高2011级半期政治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江中学高2011级半期政治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江中学高2011级半期政治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江中学高2011级半期政治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 罗鸣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答题栏中。每小题2分,共48分)1.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2年网络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hold住”、“伤不起”、“穿越”、“你懂的”“元芳很忙”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C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有人认为,由于文化的

2、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所以人们总是在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文化的影响。这一观点:认识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肯定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认为人在文化面前没有自觉主动性 没有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 B C D3海南省图书馆已取消阅览卡,读者可直接入馆阅,实现“无障碍、零门槛”,馆内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如果让你就此写一篇新闻稿,最恰当的标题是( ) A.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 B.加强文化传播,增强文化渗透力C.满足公民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质 D.展示文化魅力,提高国际影响力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

3、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回答45题4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 解读论语。通过于丹的解读,更多老百姓了解了论语。这说明( )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传统经典文化 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A. B. C. D.5.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复归本源或根本)开新”中重振辉煌。下列对“反本开新”解读正确的是: 只有先“反本”才能后“开新” “反本”与“开新”都需要批判精神 “反本”是否定过去,“开新”是创造未来

4、 “反本”是“开新”基础,“开新”是“反本”要求 A B C D6.对下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对文化的作用要一分为二的认识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 B C D.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据此回答78题。7.文化创新表现在( )之中。 A社会实践 B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精神的努力C博采众长 D文化创作者的加工 8.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是( )A A能否与时俱进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B传统文化能否焕发生机、历久弥新C C能否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一个民族能否永葆生命力

5、和富有凝聚力 9.“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来源艺术创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A B C D10.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各民族文化共

6、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11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精致香囊纳福辟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巡游方队载歌载舞。端午节热闹非凡,节庆场景异彩纷呈,两千多年来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这一事实说明:传统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 B C D12“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青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必

7、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防止外来文化的入侵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132012年9月11日,一部诋毁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先知的美国电影在全球引发了反美浪潮。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认为,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产生的必然后果B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同文明的冲突C遵循各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才能实现不同

8、文化的和睦共处D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存在文明的冲突14“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A社会变革是文艺发展与繁荣的根本动力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15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民族

9、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A B C D16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国际化进程开始全面加速并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汉语已成为世界性的强势语言。如果让你以“汉语走向世界”为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应当运用的观点是:汉语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A. B. C. D.17.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

10、一个侧面反映出()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8.2012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期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图片中杜甫时而肩扛机枪,时而脚踏摩托,引发了网络热议和集体围观。对这一文化恶搞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它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创作要注意把握尺度,尊重传统文化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是文化恶搞出现的重要原因A. B. C. D.19.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

11、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20.“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入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 B C D21“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

12、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人民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变化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A B C D22.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A. 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B. 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C. 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

13、现作品的创新 D. 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23.法国著名学者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意思是说,第一种无知是连字都不识,当然谈不上有学问;第二种无知却是错读了许多书,反而变得无知。“初学者的无知”容易辨别,又容易避免;但是“书读得越多越好”的错误观点似乎更能迷惑人,因此有必要审慎选择阅读的书目,以免读得越多就偏离得越远。这表明,“初学者的无知”和“学者的无知” : A都是由于缺乏正确引导造成的 B都难以区分,常被人们混淆 C都体现了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 D是不同学习经历的反映24.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