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68360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5、七律 长征 【课堂实录】一、导入,引出诗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八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板书:长征) 师:你们了解长征吗? 生:长征的路程非常的远,而且是很艰难的。 生:在长征途中,红军翻越了雪山,走过了草地。 师:请看:(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北上抗日。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攻克遵义,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结束。 师:回顾这漫

2、漫的二万五千里征程,毛泽东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七律长征这首诗。(板书:七律 . )七律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来,一起齐读诗题。 生:七律长征。 师:(出示:课文)毛泽东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天,他便在排以上的干部会上进行激情朗诵。请听(音乐起)朗诵。 师:想读读这首诗吗? 生:想。二、初读,读顺诗文 师: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36页,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时,老师巡视,注意学生读书习惯。)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 师: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大家课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五岭逶迤 磅礴 泥丸 云崖岷山)谁会读吗?其他同学注意听,他

3、有没有把生词读准? (指名生读) 师:预习得很好,读得很准确。来,像他这样我们一起再读。(全班读) 师:很好,生词读准了,相信这首诗大家也一定会读了吧!全班齐读一遍。三、再读,理解诗文 师:字音读准了,诗句读通顺了,这是读诗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把诗读懂。俗话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请大家静心地默读这首诗,看看诗中的哪一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课件演示:诗句变色)你真的很会读书,很快就找到了诗眼。是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板书:远征难只等闲) 师:(指着等闲)“等闲”这个词语我们经常用到它,比如“我们绝非等闲之辈”,这句话中的等闲是什

4、么意思? 生:一般。 生:平常。 师:诗眼中的等闲也是平常的意思。红军把什么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生:红军把经历万水千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师:对!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山名和水名画一画。 师:都找到了吗?来,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生: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师:山有五岭、乌蒙、岷山,水有金沙江、大渡河。红军在长征途中仅仅只经历了这几座山、几条河吗?谁能能结合课后的资料袋来谈谈吗? 生: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18座山,24条河。 师:(课件出示:长征资料)18座大山,24条大河,小山小河就不用说了。诗人选取了红军战士走过的一条岭、两座山、两条河正是长征途中

5、最难翻越的,它们只是这长征途中万水千山的代表。 四、品读,感悟诗情(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下面,我们随着诗人的思绪首先来到五岭和乌蒙。(课件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自由地读读这一句诗,看看你从这句诗中的什么地方能看出翻越五岭和乌蒙的艰难呢? 师:看出来了吗? 生:我从“逶迤”一词看出翻越五岭的艰难呢 师:(课件出示:五岭图)看,这就是一座连着一座的五座山岭。 如果此时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五岭,你会想到哪一个词?生:连绵不断。生:蜿蜒。师:对,这五岭可是一座连着一座,伸向远方呀!文中诗人用的是哪一个词? 生:逶迤。 师:这逶迤的五岭纵横四省,绵延千里,像

6、一条蜿蜒的长龙。而且一路上都是崎岖的山路,翻越它,难吗? 生:难! 师:(课件出示:乌蒙山图)这就是乌蒙山。高4200米的乌蒙山,你会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雄伟。 生:高耸入云。 师:诗人用的又是哪一个词? 生:磅礴。 师:磅礴就是气势雄伟,高大的意思。磅礴的乌蒙山就有10来个西樵山的高度。它不仅高,而且山势陡峭,极难行走。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诗,把五岭的绵延,乌蒙的雄伟高大读出来。(指名一生读) 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可是绵延千里的五岭呀!这可是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呀!谁再来读。(指名优生读) 师:读得真好,连绵不断的五岭,气势雄伟的乌蒙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如果此时此

7、刻,让你来翻越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难! 师:在红军的眼里,这还不算难。想象一下,红军在翻越五岭和乌蒙的途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没有吃的。 生: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 生:天上有敌机的狂轰滥炸,地上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师:就是这样的难以翻越的五岭和乌蒙,在红军的眼里却是(课件出示)生:细浪、泥丸。师:五岭连绵数千里呀,为什么在红军眼里是细浪?乌蒙山高耸入云,为什么在红军眼里是泥丸呢?生:因为红军很勇敢。生:因为红军无所畏惧。(板书:无畏) 师:是啊,逶迤的五岭有什么了不起,在我们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山又算得了什么,在我们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

8、脚下滚动的泥丸,这都是因为红军战士(手势指示,全班齐读,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红军战士根本没有把困难放在眼里,这就是乐观主义精神。(板书:乐观)来,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再读:红军只等闲)师:好一群无畏、乐观的红军战士。这正是“巍巍青山何所惧,崇山峻岭任我游”啊!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读。(再读:红军只等闲)(二)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如果说翻越五岭、乌蒙是展现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自然的困难,那么渡过金沙江、大渡河,就是展现红军克服战斗的艰难。(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读读这句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了这句诗中有一对反

9、义词“暖和寒”。 师:你真会发现,这一暖一寒又是一组对比,(课件出示)诗人用这一暖一寒是有他特殊的用意的。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金沙江图) 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当时敌人疯狂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都是妄想。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巧夺金沙江的吗?生:不知道。 师:1935年5月,红军来到金沙江南岸。他们成功运用调虎离山之计,结果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在敌人眼皮底下,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生:乐滋滋的、暖融融的、非常高兴。师:谁能把这种高兴的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女生读) 师:红军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就胜利了,所以红军战士感到(生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

10、,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红军胜利了,所以红军战士感到(生读)没有想到困难重重的长征路上,也会遇到如此大快人心之事,所以红军战士感到(生读)师:对比巧夺金沙江这让人心头暖洋洋的战斗,强渡大渡河却让人有说不出的心痛。师:1935年5月,红军来到了天险大渡河,河对岸敌人重兵把守,身后几十万追兵即将赶到。而唯一通道泸定桥上的桥板(课件出示泸定桥)早已被敌人抽掉,只剩下13根寒光闪闪的铁链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2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展开了夺桥之战。(播放飞夺泸定桥视频片段) 师:看着硝烟弥漫的天空,看着还在滴着鲜血的铁索,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觉,能说说吗? 生:有心惊肉跳的感觉。 生:心里悲壮的感觉

11、。 师:这就是“寒”的感觉呀,这也让毛泽东同志回想起那让人不寒而栗的惊心场面,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仿佛看见,红军战士面对十三根寒光闪闪的铁索浴血前进(手势指示生读:大渡桥横铁索寒);后有追兵,前有顽敌,红军战士攀着寒光闪闪的铁索浴血前进(生读)师:这么艰难的事,红军战士还是平常地对待,一“寒”一“暖”,一“悲”一“喜”,这正是(课件出示读:红军只等闲)(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师:长征途中,困难越来越大,终年积雪的岷山是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大雪山,翻过去就意味着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课件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师:这句诗中哪个字吸引了你的目光?(生答:喜)师:喜从何来?

12、生:红军战胜了艰难困苦,胜利了。师:长征胜利了,红军战士们高兴得个个笑逐颜开,他们越过白雪皑皑的岷山,逶迤磅礴的五岭乌蒙,用坚实的脚步告诉我们,读(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渡过欢快的金沙江,湍急的大渡河,红军用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齐诵,升华诗情 师:长征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长征书写了一首惊心动魄的史诗。毛泽东用诗的语言再现了长征的壮举,再现了无畏、乐观的长征精神,同时也把自己的英雄主义气概、浪漫主义情怀表现了出来。现在,你们就是毛泽东,把这种英雄气概、浪漫情怀朗诵出来吧!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满怀豪情一起朗诵七律 长征。 师:长征壮举世人叹,长征精神永流传!长征歌曲大家唱。(播放歌曲七律长征) 师: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板书设计七律长征远征难 只等闲无畏 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