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公选申论真题真题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06770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政公选申论真题真题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党政公选申论真题真题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党政公选申论真题真题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党政公选申论真题真题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党政公选申论真题真题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政公选申论真题真题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政公选申论真题真题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必读一: 食品安全当从源头抓起 2精选必读二: 完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 3精选必读三:透视我国立法与执法“落差”现象 4精选必读四: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 6精选必读五:让“软实力”硬起来 7精选必读六:对治污不作为的“首长”要问责 9精选必读七:太湖水危机过后的反思 9精选必读八:惠农政策何时不再“打折扣” 11精选必读九: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12精选必读十:异化的政绩思维 16精选必读十一:由“黑砖窑事件”引起的沉思 16精选必读十二:政府在诚信社会建构中的责任 17精选必读十三:买“贵”的背后 18精选必读十四:莫让悲剧一再重演 19精选必读十五:转变观念是节能减排的第一步

2、19精选必读十六: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20精选必读十七:预警机制要真预警 22精选必读十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4精选必读十九:当有科学改革观 25精选必读二十:一把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门的“金钥匙” 27精选必读二十一:善待母亲河之举 30精选必读二十二:政务公开不要“犹抱琵琶” 30精选必读二十三: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土壤 31精选必读二十四: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 32精选必读二十五:以制度公正促社会和谐 33精选必读二十六:和谐无原则妥协 34精选必读二十七:食品安全,治“行”还需治“心” 35精选必读二十八:利用外资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 36精选必读二十九:新

3、农村建设要注意五个“不” 37精选必读三十:警惕农民负担反弹现象 37精选必读三十一: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38精选必读三十二:医疗乱收费缘何屡禁不止 39精选必读三十三:人民教育岂能崇权崇富 40精选必读三十四:狠刹办公楼建设的奢靡之风 41精选必读三十五:民生的诘问 41精选必读三十六:“不对口”不应成为借口 43精选必读一: 食品安全当从源头抓起民以食为天。 ?人命比天大。食品安全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中

4、央的这一重大决策,不仅是出于对农业现代化的全局考虑,更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生关怀。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食品安全已不仅是一个影响农产品出口、农民增收的经济问题,而且成为关系民心安稳、政府形象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近年来,向来以会吃、敢吃闻名于世的中国人突然在餐桌前犹豫起来。要美食还是要健康,成为不少百姓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红心鸭蛋、石蜡粉条、吊白块面粉、砒霜牛肉干、激素西红柿、瘦肉精猪肉、大粪小龙虾、致病福寿螺、有毒多宝鱼层出不穷的污染事件严重打击着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茶叶、蜂蜜、饲料、禽肉、大米、蔬菜等中国优势农产品,则被堵住了出口通道。日本、欧盟

5、等国家和地区不断筑高“绿色壁垒”,特别是日本去年实施了严苛的“肯定列表制度”,一下子将农药、添加剂的受限制种类由63种提高到799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中国的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走标准化的道路。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是源头性工作。农业标准化就是要运用统一、规范、协调、选优的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转化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指导和规范农业生产活动,以确保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达到一定的要求,从而在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通俗地讲,实施农业标准化,就是要求农业生产要像工业生产一样精确,要像药品生产一样严格。这对我们“靠天吃饭”、“靠感觉种田”的传

6、统农业生产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进展与人民群众对安全放心食品的强烈渴望,与现代化的紧迫需要之间,仍然有非常大的距离。其中,三大问题尤为突出:其一,标准不足。专家认为,我国农业标准的技术含量很低,食品安全标准则大大落后于国际水平。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国家标准只有四成左右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食品工业行业标准的采标率不到15,而且同一个产品甚至有几个互相矛盾的标准。很多地方抱怨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过高过严,却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对于农产品以及

7、制成品的安全标准订得太低太宽。“绿色壁垒”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提高认识和水平的机会,能否抓住危机中蕴涵的机遇,不仅关系到中国人的餐桌安全,而且关系到中国农业能否脱胎换骨,真正走向现代化。其二,执行不力。由于政出多门、市场秩序混乱等原因,很多农业生产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难以贯彻落实。事实上,苏丹红、吊白块、工业石蜡等都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于食品生产的,但是这样的工业原料在市场上到处可以买到,加上监管不到位,不法厂家和商贩违规、违法的成本很低,被查获的风险很小。一些部门的日常执法检查还只是凭经验和感官进行,本身的科学性就不足,执法质量可想而知。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制(修)订的农业标准推广实施率仅为20;按

8、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占全国各类农产品生产总量的份额仅为15;现有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不足全国农作物总面积的5。其三,组织不够。总体而言,我国的农业基础推广体系已经网破、人散,难以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广大农村的覆盖率还很低;“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于缺乏稳定的利益关系和约束机制,面临挑战。一些外向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转而采取“公司+农场(养殖场)”模式,建立自属基地和合同协作基地,将农民变成产业化工人。显然,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仅靠宣传是不够的。广大农民并非缺乏科学种田的意识,也不是不知过量农药化肥的危害,他们最缺乏和最需要的是有效的组织。只有利用市场机

9、制将农民组织起来,使他们从标准化生产中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益,他们才会有动力去学习、贯彻现代农业标准。当然,农业标准化的制(修)订、实施、推广、管控是个系统工程,要做的工作很多,路也很长。老百姓希望,政府、企业、个人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使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工作有实质性的大进展;那些高品质、低残留、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不仅能出口,而且能走入“寻常百姓家”。精选必读二: 完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福寿螺、大闸蟹、“红心鸭蛋”、多宝鱼、桂花鱼接踵而至的“问题食品”事件,让人们一次次“领略”了不法生产经营者见利忘义的“黑心”,也进一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诸多“黑洞”。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

10、发期。劣质奶粉、“苏丹红”辣酱、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深究其因,既有无知种养户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高毒药物所致,也有“黑心”商贩惟利是图、掺毒造假使然,折射出相当一部分人道德滑坡、诚信失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问题食品”为何屡禁难止?监管食品安全的部门有近10个,这么多“婆婆”怎么就管不好百姓一顿饭呢?人们想知道:还有多少“问题食品”在不知不觉中被食用?本应环环相扣的“监管链”究竟断在哪儿?如何从源头上确保百姓的“餐桌安全”?让人忧心如焚的是,“人命关天”的事却

11、缺乏有效监督。其实不是没人管,“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有“重兵防守”,工商、卫生、质检、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近10个部门都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可是这条监管链的“空隙”却大得惊人。在这些部门后面,有食品标准、产品质量、食品卫生、消费者权益保护、农药管理、动物防疫等20部以上的专业性法律法规。然而,数量众多的法律规范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则体系。监管链条上的“多龙治水”,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有些法规成了“部门法”。由于有关部门利益色彩太重,有费可收,则多头管理,争分“蛋糕”;有责无利或责大于利的,则抢扔“山芋”,推诿扯皮。这不仅增加了食品监管的执法成本,更容易造成执法漏洞,严重削弱监管的有

12、效性。“问题食品”的频发让社会付出了巨大代价。其一,严重危害公众生命健康。“问题食品”之所以为社会所高度关注,是因为其加入了带毒物质,食之者众,影响面广,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二,相关产业遭受严重打击。以“红心鸭蛋”事件为例,为了安全起见,不管鸭蛋正常与否,许多消费者心存疑虑,并拒绝购买。“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守法者跟着违法者同时受损,整个蛋类行业都深受牵连。其三,也让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虽然“问题食品”事件发生后,各监管部门都会紧急出动、严肃查处,但社会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已难以挽回。市场监管本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然而一些部门却屡屡“失守”,使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近

13、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违法奸商敢于屡屡触犯食品安全的“红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惩治乏力,当事人没有得到足够教训,有的可能还逍遥法外、春风得意。因此,必须加大惩罚力度,使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并在制度层面保持对违法者的有力震慑。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政策和社会问题,亟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欲从源头遏制“问题食品”蔓延的态势,首先,必须努力形成一套系统的事前管理和防范机制。应从推行种植养殖标准化、强化技术服务、建设检验检测体系以及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多方面入手,把工作做在平时、做在前面,变被动的“事后救火”为主动的事前防范。把好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口,真正让老百姓吃得

14、放心。其次,要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有专家建议,我国现行“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体制应逐渐向“品种管理为主、分段管理为辅”的体制转变,对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由一个部门一竿子管到底,避免出现互相推诿和监管漏洞,从而扎紧食品安全的“篱笆”。再次,应抓紧建立完善法律法规。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的食品安全法。质检部门依据的是产品质量法,卫生部门依据的是食品卫生法,而工商部门依据的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抽检和公布的检测结果有时重复,有时甚至结论相反,令消费者和企业无所适从。因此建立健全以食品安全法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当然,从根本上说,破解食品安全难题,还应加强“双重治

15、理”。这就是既要法治,也要德治。所谓德治,就是要在全社会尤其是在生产经营群体中形成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使违法者无机可乘,肇事者人人喊打。惟其如此,老百姓的餐桌才能真正安全。精选必读三:透视我国立法与执法“落差”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法制建设,过去法律不完善、无法可依的状况已发生根本性转变,立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许多法律,诸如义务教育法、社会保障法、食品卫生法、生产安全法、资源保护法等出台后,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相当普遍。地方保护主义蔓延,法律权威受到挑战据了解,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各项立法已达到200多件,加上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法规,总数已达2000多件,这还不包括由各省级人大、地方政府及中央各部委等其他部门出台的法律法规。目前存在的法律“虚位”、执行不到位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法律法规本身制定得很好,但由于受到地方保护等干扰,导致执行不下去或者是执行不好;二是确有个别法律法规由于追求立法规模和速度,脱离当前的国情,因而在实际执行中效果大打折扣。抚顺挖掘机厂几年前资不抵债实施破产,当时欠债10亿元,资产4亿元。如果按比例清偿,最大的债券人是银行,如果依法执行清债,企业将无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