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65905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花生教案 执教教师:青云小学姜雪莲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2、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个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3、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引入新课1、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作者一家是怎样过收获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2、 用段落详略来确定“吃花生”略学,“谈花生”详学。二、 熟读课文,把握重点1、默读3到15段找到课文有几个人在谈话?孩子们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父亲认为最可贵之处是什么?(1)分角色朗读,读出谈话的气氛。(2)交流讨论出孩

2、子们认为花生的好处和父亲认为的可贵之处,并齐读。2、父亲和“我们”的谈话内容谁是重点呢?为什么?(1)“我们”所说的话内容浅显,明白,容易理解,而父亲的话让“我们”有所感悟,因而,“我们谈”不是重点,“父亲谈”才是重点。(2)齐读父亲说的话。3、父亲说了几次话,哪几句是重点内容?为什么?父亲一共说了五次话。(1)用“看内容”的方法比较一下,哪次谈话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读。(2)引导学生分析1、2、5句不重要,3、4句重要。4、讨论交流,合作学习。1)“赞花生”。父亲说的很重要,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它不像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果实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是深埋地下,并

3、给人们带来好处。A、 齐读句子。B、 分析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用表格将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对比起来,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2)“学花生”。 A、齐读句子,找出父亲总结花生的特点“不好看,很有用”。B、找出父亲对我们的要求。3)交流讨论为什么要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而不是直接赞美花生?4)齐读理解作者“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 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他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

4、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5)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代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三、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

5、教导,更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有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四、 板书设计不好看 很有用花生 味美 可贵榨油 便宜 喜欢吃 借 物 喻 人 做个有用的人五、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父亲谈话的教学中,学习详写和略写。 2、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可贵品质。这种借助花生讲明道理的写法叫“借物喻人”。3、讨论交流生活中常用的借物喻人的事物,写一个运用了借物喻人手法的300字的小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