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中的组织工作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04464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进中的组织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前进中的组织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前进中的组织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前进中的组织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前进中的组织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进中的组织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进中的组织工作(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进中的组织工作襄城县总面积92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436个行政村,耕地82.5万亩,总人口81.3万,共有党委37个,其中乡(镇)党委16个,基层党组织1008个,党员30944名。2009年8月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襄城县委组织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揽,紧紧围绕大局,始终服务中心,从薄弱环节入手,从关键工作抓起,不断探索组织工作新路径,抓创新添活力、抓活动增动力、抓队伍促落实、抓项目求突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个台阶,全县组织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扎实有序推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

2、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抓基层、夯基础,基层组织更加有力新时期、新形势对组织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挑战,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落实组织工作各项任务,重心在基层,推动靠基层。带着这些思考,从2009年8月开始,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明坤的带领下,县委组织部始终把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社会不和谐地方抓起,注重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办实事,努力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从全面推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入手,县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推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长效机制的意见,通过建立完善村党支部

3、提议备案制度、村“两委”商议前酝酿制度等10项制度,使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了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时,建立了县指导、乡镇监督、村实施三级负责的工作体系,县、乡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经常深入各村检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情况。县委组织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分析会,每季度通报一次运用情况,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确保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长期规范运用,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稳定。“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广两年来,全县各行政村共决策村级重大事项6783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2641起,办实事3280件。为确保每个村都有不低于9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襄城县以夯实村级阵地为目的,大力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

4、,集中精力改善村级组织的工作条件。各乡(镇)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不等不靠,仅仅三个月时间,积极筹措建设资金809.3万元,新建村室70个,修建、改建、扩建村室142个,确保了每个行政村都有活动场所。对于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襄城县重视抓好配套建设,配置必需的设施设备,综合利用村级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党务、村务、培训等丰富多样的活动,真正把活动场所建成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综合性阵地。襄城县按照“提升先进,一类争先进,二类上台阶,及时整改三类支部”的总体要求,对先进支部,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对一类支部不断完善制度,强化争创目标;对二类支部帮助分析原因,查找差距,加压驱动;对2

5、009年排查出的60个三类支部,经过集中整顿,29个跨入二类支部,23个成为一类支部,8个支部提升为先进支部,全县基本上消除了三类支部。在此基础上,2010年和2011年,襄城县按照市委“双百”工程部署,坚持抓两头、带中间, 稳步开展了“后进村整顿,先进村提升”工作。2010年共排查出相对后进村20个,确定先进提升村33个,2011年共确定后进村44个,先进提升村15个。对后进村,注重从实际出发,找准薄弱环节,集中进行整顿,促使其由弱变强,转化升级;对先进村提升村,分别结合各村实际,制定提升方案,分类打造,通过集中整顿和提升,实现了后进村转化为先进村、先进村升级为亮点村,推动了全县农村基层组织

6、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健全长效的工作机制,才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和关键,才能为组织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长久动力。襄城县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村党支部采取走访、座谈、交心等形式,时刻关注班子成员的思想动态及一些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研究,积极进行解决;乡镇党委对村级班子出现影响班子建设的苗头性问题,及早介入,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一些相对较复杂的村,县委派驻强有力的工作队入村帮助工作,进行跟踪管理,真正形成了县、乡、村上下结合、三级联动、三位一体的村级班子建设动态管理格局。县委组织部建立

7、了完善的基层组织建设评估体系,乡镇党委每月对所属基层党支部建设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并将评估情况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对各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一次评估,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怎样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基层组织建设有没有标准?怎样衡量基层党建的具体成效? 从2010年起,襄城县提出在全县435个行政村中开展“五争创”活动,每个行政村在确保争创和谐稳定村、民主管理规范村的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强村、双带双强村、生态文明村进行争创。各乡镇党委结合每个村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把握,对各行政村争创目标提出指导性意见;各行政村要按照乡(镇)党委的指导意见,严格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定争创

8、目标,并报乡(镇)党委审核把关。“五争创”有明确的创建标准和争创措施:争创和谐稳定村,着重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办实事上下功夫;争创民主管理规范村,着重在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争创经济发展强村,着重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下功夫;争创双带双强村,着重在村“两委”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下功夫;争创生态文明村,着重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上下功夫。和谐稳定村、民主管理规范村是每个村必须争创的底线,这两项不能达标的,一律列入后进村进行整顿;对五种类型都达标的村,按照50%比例遴选为先进村进行提升。通过开展“五争创”活动,全县实现和谐稳定村424个,民主管理规范村423

9、个,经济发展强村132个,双带双强村93个,生态文明村76个,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实现了基层组织强基固本、社会管理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富民强县的目标。省委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和河南日报、许昌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襄城县通过开展“五争创”活动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做法。“五争创”也得到了省、市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推广。面对取得的成绩,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明坤说:“五争创”活动是我县从当前农村实际出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创新举措,是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 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的一个有效载体和

10、有力抓手,2011年,通过进一步深化提升,规范完善考评办法,全县争创五种类型的村达到132个,争创四种类型的村168个,争创三种类型的村117个,争创两种类型的村19个,“五争创”村和“四争创”村与去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说明有一批村在确保争创民主管理规范村与和谐稳定村的基础上在其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这项活动,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我县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针对县直单位党建工作中不知道抓什么、怎么抓,重点不突出、工作存在盲目性等问题,襄城县认真开展了以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作风建设过硬党组织、制度建设规范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三争创”活动,并结合创先争

11、优活动,出台了关于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意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身体力行,切实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提升工作效能。各单位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严格按制度办事、工作依程序运行的良好机制。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单位共培训干部15487人(次),解决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反映强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512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890件,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430个,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带领群众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面对这样一个艰巨任务,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襄城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公开承诺、设岗定责

12、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起来,在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中创先进、争优秀。襄城县坚持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从领导机关做起,县直单位、乡(镇)直部门、“两新”组织、农村党组织分层推进,扎实开展公开承诺。全县参与承诺的基层党组织有971个,党员27009名;基层党组织承诺事项4654件,党员承诺事项73842件。襄城县着重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广泛开展“设岗定责”工作,共对15545名无职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解决了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缺抓手、发挥作用缺平台、先进性体现缺渠道”的难题,真正做到了“一个岗位一个亮点、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达到了“组织满意、党员乐意、群众受益”的目的。大学生村干

13、部是一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近三年来,襄城县着重管理和服务,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干部发挥政策宣传员、农村工作信息员、“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监督员、新农村建设协理员、全民创业示范员、农村党建组织员、和谐乡村调解员的“七员”作用。全县500余名大学生村干部充分发挥年轻、有知识、有思想、能干事的优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普遍认同。在引导创业方面,襄城县在选择项目、政策咨询、企业注册、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服务、搭建平台。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取得明显成效的达到171人。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规范管理, 2011年,襄城县在全县大学生村干部中开展了

14、争创“五好”大学生村干部活动,以学习好、品行好、作风好、业绩好、反映好为争创目标,切实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七员”作用,鼓励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把大学生村干部锤炼成能力强、作风硬、品质优的高素质队伍。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目的就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和农民快速增收。襄城县按照“支部统领、机制保障、载体提升、典型引路”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要求,加强村级班子动态管理,坚守防瘫治瘫工作底线,及时整治软弱涣散班子,打造了一支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队伍。同时,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有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县委组织部提出了“群

15、众不满意的事情就是我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解决的事情”,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有效加强社会管理,促进了农村和谐。在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上,襄城县紧扣促农增收这一主题不放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将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增收作为检验基层组织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按照“分类指导、典型引领、载体提升”的思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的经济强村、800010000元的经济发展村、60008000元的中间状态村和6000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结合村情优势,指导各村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发展措施,积极培育支柱产业或特色产业,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发

16、展水平。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别培育一个人均收入超万元的村,加强指导,重点帮扶,促进农民增收步伐加快。“五争创”、“三争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后进村整顿,先进村提升”、促农增收等工作覆盖县乡村,牵动党政群团,使全县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广大党员干部感到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抓手,在开展活动中使组织工作内涵不断丰富,载体得到创新,资源得到整合,自觉形成了一套“既要叫得响、又要推得开,更要有实效”的组织工作模式,构建了一个“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组织工作新格局。重实绩、严考核,干部工作更加规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现襄城新发展、新跨越,关键靠班子、靠干部,抓住干部就抓住了事业的龙头。两年来,襄城县认真落实中央2010-2020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深入学习、系统谋划、深化探索,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股级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配套文件,使干部的培养、选拔、任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