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闻史复习资料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271375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闻史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外闻史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外闻史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外闻史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外闻史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闻史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闻史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开元杂报:指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传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2邸报: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为“邸报”,他出现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是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封建官报,由都进奏院负责发布。其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官僚的奏章;军事情报、刑罚等。它从宫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宫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简称察世俗)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近代化报刊,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刊。米

2、怜为主编,署名博爱者。该报为中文月刊,以“阐发基督都义为根本要务”为宗旨,是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它把宣传“神理”放在首要地位,大部分篇幅用来发表介绍教义和圣经的文章;宣传伦理道德;介绍各国情况;还刊载天文地理知识文章,发表了了些诗歌,寓言类作品以及“告贴”(告示广告)。它采用略带丈言成分的白话文写作。体载多样。(1821年因米怜病重而停刊)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4蜜蜂华报(葡萄牙文周刊)第一家在华出版的外文报刊、澳门有史以来的第一家报纸。 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由当时的葡萄芽执政党创办。 该报为当时的葡萄芽执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政府机关报,基本内容为新闻、言论、公文、读

3、者来信等。5广州纪录报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 1827年11月创于广州。创办人为英国鸦片商马地臣。该刊为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性、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宣扬英国的殖民政策、鼓吹不平等贸易,为鸦片倾销辩护,主张西方对华采取强硬政策。6万国公报:前身是1868年出版的教会新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万国公报。林乐知创办、主编。它的读者对象由基 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变的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该报不是纯宗教性刊物,自创刊至第300期所刊内容以宣传宗教为主,间刊一些中外史地、科学常识等稿件。改名后成为一个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它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此外还介绍

4、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 该报还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击诬蔑孙中山。 它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沿着西方列强所期望的道路即向殖民化的道路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万国公报发表了林乐知的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实质上是说中国如果变成英国殖民地将得到比印度更大的好处。)(外国宗教中文报纸)7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它是一家商业报纸,又是一家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日报。申报满足中国人的需求,力求适合中国人阅读。它是一张较完备的日报,既有新闻、评论,也有文艺作品、广告,上下多阶层人等都可阅读。此外,它还重视经营管理,

5、注意争取读者和刊发广告。总之,申报的问世,标志着这种每日刊行的、面向社会公众的、以实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开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介。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请中国人担任编辑。8字林西报:前身是北华捷报1856年增出的日刊每日航运新闻,1864年1月每日扩为独立出版的日报,更名字林西报。它是外文报刊中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报纸。1866年开始由字林洋行经营,发行到1951年3月31日止。字林重视言论,常就中外关系与中国时政发表观点,是政治性很强的报纸。有时可以左右社会言论。除言论之外,还大量登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信息。它报道内容广泛,资料丰富,且常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为当

6、时的政府官员所注重,也为今天的中外史学家所重视。9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汉口创办,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10循环日报: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中文日报,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仿西方报纸体列,几乎每天有论说一篇,“中外新闻”栏的头条位置每日登一篇评论。初期多为王韬主笔。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宣传变法自强,提倡君主立宪,要求发展民族工业。循环日报开我国报纸政论传统的先河,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11时务报它是变法维新运动高潮时期改良派创办起来的一份机关报,也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宣传变法维新的报刊。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任主笔。它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为宗旨。以“论说”及翻译外报

7、为主要内容。时务报的发行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在时务报的宣传影响下,改良派政治团体在全国纷纷建立,维新运动也在各省市先后开展起来,各地维新报纸也纷纷创刊。12湘报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也是维新派人士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同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10月湘报被迫停刊。该报社由唐才常任主笔,谭嗣同等人为该报主要撰稿人。湘报每日出版,内容有论说、奏疏、各国时事等。湘报的论说有声有色,锋芒毕露,发表了一系列抨击封建专制、鼓吹民权平等、宣传西学、宣传变法的文章。此外,湘报还大量刊登省内外变法的新闻以及中外报刊对维新运动的评论。由于湘报和湘学新报的共同宣传

8、与推动,是湖南省成为维新时期创办新政最有朝气的一个省。13国闻报它是维新派在中国北方的最重要的宣传阵地。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主要创办人严复。该报基本内容为电传谕旨、路透电、本地新闻、参地新闻、外详新闻等。至以通外情为要务,尤其注重外报选择和新闻采访工作。其办报目的是“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帮助读者学习西方的“民主”和“西学”,以求中国的富强。1898年戊戌政变后,国闻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遇难的消息后,“奉旨”停刊。后卖于日本人。14新民丛报它是一份保皇派报刊,是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1902年2月8日在日本横滨创刊。由梁启超主编。该报内容丰富(包括自然

9、科学、社会科学),编辑严谨,印刷精美。其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 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科技文明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同靡报界和文坛。15大公报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由英华创办,自任社长,总揽经营和编务。 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由莫华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2)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3)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4)成为一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

10、香港版仍在出版,16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由陈少白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创刊背景:a、孙中山的伦敦蒙难。让孙中山感到,利用报刊宣传革命的效果这超过了其他宣传手段。B、要同保皇派报刊展开斗争。C、革命的需要,唤起民众的需要。早期宣传内容集中在:(1)揭露和声讨请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反封建;(2)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法车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3)报道革命党人和留日学会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4)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和

11、沙俄侵华的野心,号召人民起来救国;(5)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中国日报仿日本报纸采用短行排印,这对传统的竖行长行版来说是一项业务革新。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革命报刊的特点之一,其最大特点是把办报和武装起义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创刊意义:a、为宣传民主革命做了大量工作,为辛亥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b、不仅为革命党人提供了宣传舆论阵地、活动据点,而且为他们同保皇派的斗争提供了平台;c、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开辟了新的战场;d、为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7“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苏报案”与苏报

12、宣传邹容的革命军密切相关,直接导火索是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的发表。1903年6月,青年革命家邹容出版了一本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苏报刊文对其加以大力介绍和鼓吹。1903年6月29日,苏报以显著地位刊登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之关系,文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批驳康有为的“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谬论,同时,还以轻蔑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载小丑”。苏报这样毫无忌惮的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拆清廷的指空,慨然阵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21日,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

13、2年,苏报永久停刊。“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的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了革命的发展。18“暂行报律事件”: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暂行报律。基本内容: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调查失实,污 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暂行报律引起上海报界和章太炎反对,孙中山知道此事后,就下令撤销暂行报律 。“暂行报律”事件反映了孙中山的尊重舆论和办事策略,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 与斗争。 19“横三民”:民国初年,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的自由,但随着袁专政面目的日益暴露,革命党人开始创办报纸抨击袁氏政府。其中言论激烈而名重一时的报纸

14、有:民权报、民国新闻、中华民报。这三份报纸因同年创刊,报名中均有一个“民”字,且均以反袁世凯态度坚决、言论激烈著称,被并称为“横三民”。20癸丑报灾”的前因后果: 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为自己谋得了临时大总统的职权。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他对报界施行了残酷的镇压,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时件时有发生。在刺杀宋教仁的真相被揭露后,报刊极力批判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段历史在中国新

15、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21“四能说”:由著名记者黄远生提出,即新闻记者要“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22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它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5年9月1918年11月):新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总体来说,它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猛烈的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觉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了思想舆论准备,开辟了道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

16、人日记)()第二阶段(1918年12月1920年8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在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标志着新青年从民主主义刊物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编发“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陈独秀劳动者的觉悟和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起点,为后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奠定了基础。()第三阶段(1920年9月1922年7月):中共上海发起组将新青年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从此进入无产阶级报刊时期,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成为党成立后的理论刊物。23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