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7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8464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1,00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7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7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7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7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7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7(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情境7 仓储与配送成本及绩效管理,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 7.2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学习单元,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一、仓储与配送成本 仓储成本是发生在商品储存期间的各种费用支出。其中,一部分是用于仓储设施设备的投资和维护以及商品本身的自然损耗;一部分则是用于仓储作业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还有一部分是商品存量增加所消耗的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这些在商品储存过程中的劳动消耗是商品生产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是实现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配送成本是指在配送活动的备货、储存、分拣、配装、送货、送达服务及配送加工的作业环节

2、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配送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简单来讲,配送成本是配送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总和,即配送是物流企业的关键作业环节,物流活动必须通过配送作业才能实现,而完成配送活动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配送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二、仓储与配送成本的构成 (一)仓储成本的构成 仓储成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仓储运作成本和仓储存货成本。 1.仓储运作成本 (1)仓储运作成本的构成。 仓储运作成本是发生在仓储过程中,为保护商品合理储存、正常出入库而发生的与储存商品运作有关的费用。仓储运作成本包括房屋、设备折旧费,外租库房租金,水、电、气费

3、用,设备维修费,人工费等一切发生在库房中的费用。仓储运作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2)仓储运作成本的计算。 1)固定成本的计算。仓储运作固定成本在每月的成本计算时相对固定,与日常发生的运作、消耗没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与库存数量也没有直接关系。固定成本中的库房折旧费、设备折旧费、外租库房租金和库房固定人员的工资等从财务部可以直接得到。库房中的固定费用可以根据不同的作业模式而有不同的内容,包括固定取暖费、固定设备维修费、固定照明费等。 2)变动成本的计算。仓储运作变动成本的统计和计算是根据实际发生的运作费用进行的。包括

4、按月统计的实际运作中发生的水、电、气费用,设备维修费,由于货量增加而发生的工人加班费和货品损坏成本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2.仓储存货成本 仓储存货成本是由于存货而发生的除仓储运作成本以外的各种成本,包括订货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和存货风险成本。 (1)订货成本。 订货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次订货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费用,包括订货的差旅费、办公费等。订货成本中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如常设机构的基本开支等,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另一部分与订货的次数有关,如差旅费、通讯费等,称为订货的变动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2)资金

5、占用成本。 资金占用成本是为购买商品和保证存货而使用的资金的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可以用公司投资的机会成本或投资期望值来衡量,也可以用资金实际来源的发生成本来计算。为了简化和方便,一般资金占用成本用银行贷款利息来计算。 (3)存货风险成本。 存货风险成本是发生在货品持有期间的,由于市场、价格和货品质量的变化所造成的企业无法控制的商品贬值、损坏、丢失或变质等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3.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库存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延迟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还应包括商誉损失)。缺货成本主要包括以

6、下两个方面: (1)安全库存的存货成本。 为防止因市场变化或供应不及时而发生存货短缺的现象,企业会考虑保持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或缓冲库存,以防止需求方面的不确定性。但是,困难在于确定何时需要,保持多少安全库存。安全库存太多意味着多余的库存;而安全库存不足则意味着缺货或失效。 (2)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由于外部或内部中断供应所产生的成本。当企业的客户得不到全部订货时,叫作外部缺货;当企业内部某个部门得不到全部订货时,叫作内部缺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4.在途存货成本 在途存货成本的发生与选择的运输方式有关。如果企业以目的地交货价销售商品,就意味着企业要负责

7、将商品运达客户,当客户收到订货商品时,商品的所有权才转移。 在途库存的资金占用成本一般等于仓库中库存资金的占用成本。仓储运作成本一般与在途库存不相关,但要考虑在途货物的保险费用。选择快速运输方式时,一般货物过时或变质的风险要小些,因此,仓储风险成本较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二)配送成本的构成 1.运输费用 配送运输费用主要包括营运直接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两个方面。 (1)营运直接费用。营运直接费用指从事配送运输业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驾驶员及助手的工资及福利费、燃料费、轮胎费、修理费、折旧费、车船使用税等项目。 (2)营运间接费用。这是指营运过程中

8、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站、队经费。包括站、队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水电费、折旧费等内容,但不包括管理费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2.分拣费用 (1)分拣人工费用。这是指从事分拣工作的作业人员及有关人员工资、奖金、补贴等费用的总和。 (2)分拣设备费用。这是指分拣机械设备的折旧费用及修理费用。 3.包装费用 (1)包装材料费用。常见的包装材料有木材、纸、自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塑料等。这些包装材料功能不同,成本相差很大。 (2)包装辅助费用。除上述费用外,还有一些辅助性费用,如包装标志的印刷,拴挂物费用等的支出。 (3)包装人工费用。这是指从事

9、包装工作的工人及有关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等费用总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4.流通加工费用 (1)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设备因流通加工形式不同而不同。购置这些设备所支出的费用,以流通加工费用的形式转移到被加工产品中去。 (2)流通加工材料费用。这是指在流通加工过程中,投入到加工过程中的一些材料消耗所需要的费用。 (3)流通加工人工费用。在流通加工过程中从事加工活动的管理人员、工人及有关人员工资、奖金等费用的总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5.储存保管费用 (1)仓储费。仓储费指的是物资储存、保管业务所发生的费用。主要

10、包括仓库管理人员工资、物资维修保养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修理费、动力照明费等。 (2)进出库费。进出库费指物资进出仓库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装卸搬运费、验收人员工资等。 (3)其他费用。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费、大修理费、材料费、燃料费和管理费等。 6.信息处理费用 (1)信息处理人工费用,指的是从事配送信息处理工作的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等费用的总和。 (2)信息处理设备费用,指的是信息处理设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三、仓储与配送成本的计算 (一)仓储成本的计算 1.购进存货成本的计算 库存商品购进是指流通企业为了

11、出售或加工后出售,通过货币结算方式取得商品或商品所有权的交易行为。 存货的形成主要有外购和自制两个途径。从理论上讲,企业无论是从何种途径取得的存货,凡与存货形成的有关支出,均应计入存货的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2.仓储成本的不同计算方法 (1)按支付形式计算仓储成本。把仓储成本分为仓储搬运费、仓储保管费、材料消耗费、人工费、仓储管理费、仓储占用资金利息等支付形式,就可以计算出仓储成本的总额。 (2)按仓储活动项目计算仓储成本。按仓储活动项目计算仓储成本是将仓库中的各个运作环节发生的成本分别统计。 (3)按适用对象计算仓储成本。仓储成本的计算也可以按照仓

12、库商品所适用的对象,按产品、地区的不同分别计算仓储成本,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按适用对象计算仓储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3.销售存货的成本计算 (1)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条件。流通企业销售商品时,从财务角度出发如果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即确认为收入实现。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风险主要指商品的贬值、损坏、报废等造成的损失;报酬是指商品中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包括升值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判断一项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转移给买方,需要视不同情况而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2)与交易相

13、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即为企业销售商品的价款,销售商品的价款是否能够收回,是确认收入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收回的可能性大,则可作为收入确认;如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则不能确认为收入。 3)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被可靠地计量。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予以确认。因此,如果成本不能被可靠地计量,相关的收入也无法确认。,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2)存货销货成本的计算。物流企业在将商品销售出去以后,既要及时反映商品的销售收入,也要计算已售存货的成本,以便据此计算出商品的销售成果。如何计算存货发出的成本,不仅影

14、响当期的经济损益,也影响期末存货价值的真实性。 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物流企业,商品发出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别认定法。个别认定法也称个别计价法、分批认定法、具体辨认法,是指以某批货物购入时的实际单位成本作为该批货物发出时的实际成本的存货的计价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期末用期初结存和本期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成本作为期末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的存货计价方法。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期进货金额合计)/(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进货数量合计) 期末存货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末存货数量 本期销货成本期

15、初存货成本+本期进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3)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平时入库存货以当时库存存货总成本与总数量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一次收入存货以前发出存货时的单位成本的存货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新购进金额+原结存金额)/(新购进数量+原结存数量) 4)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假设先购进的存货先耗用或先销售,期末存货就是最近入库的存货。 5)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指假定后入库的存货先耗用或先销售。因此,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按最近入库存货的单位成本计价,期末存货按最早入库存货的单位成本计价的存货计价。,上一页,下一页,

16、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二)配送成本的计算 配送成本费用的计算由于涉及多环节的成本计算,所以每个环节都应当计算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总成本是指成本计算期内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总额,即各个成本项目金额之和。配送成本费用总额是由各个环节的成本组成。其计算公式如下: 配送成本=配送运输成本+分拣成本+配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储存成本+信息处理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1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学习单元,1.运输成本的核算 配送运输成本的核算,是指将配送车辆在配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规定的配送对象和成本项目,记入到配送对象的运输成本项目中去的方法。 (1)运输成本的核算项目。 1)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根据“工资分配汇总表”和“职工福利费计算表”把各运输工作组成员所分配的金额计入相关运输成本。 2)燃料费。根据“燃料发出凭证汇总表”把各车型耗用的燃料金额计入成本。配送车辆在本企业以外的油库加油,其领发数量不作为企业购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