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识别规范一、总则:1、别文字必须使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号和尺寸文字都只能是单独的一个Text(文字对象,不能用其他实体,如MTEXT,ATTRIB等),不能组合,如下图:2、所有识别的实体标高必须为03、所有构件和标注必须以独立图层形式进行分离,如梁和板不能在同一层4、识别一层后要清理图档5、不同楼层的电子文档应以独立形式输出不同Dwg文件6、不能用块作为识别文档的内容7、构件必须用LINE、ARC,不能用其他实体二、柱识别规范:1、符合平法标准,编号和尺寸前端平齐,编号和尺寸在同一层,如下图:2、如果以引线标注,引线必须和编号在同一层,且距离必须在一个字高内,如下图:3、相同编号柱形状大小必须相同,一个柱只能有一个编号,如果旁边存在多个编号,系统选择最近的编号,编号和柱最好是一对一的关系,不要一个编号对多个柱4、对于异形截面柱可以先在布置对话框中定义编号和截面尺寸,否则需要按照实际尺寸识别5、两个柱的距离不能太近(与屏幕分辨率有关),否则需要手动单个识别柱6、所有柱编号必须在同一层7、柱外形必须封闭8,柱不能用块三、梁识别1、梁的编号必须满足平法标注,梁的编号和尺寸必须标注线前端平齐,只能有一根标注线,标注线、编号和尺寸在同一层,标注线必须和一根梁线相交2、梁的编号必须在靠近梁的中间跨上。
3、 不能存在和梁线在同一层的其它线段,否则干扰识别准确性4、如果存在单跨的梁和集中标注的尺寸不一致,必须单独标注尺寸,其文字与梁距离必须在一个梁宽范围内,如下图:(截面不同的梁跨单独标注)5、所有梁编号必须在同一层6、单跨梁不能是折线形状7.同一位置不能存在两个柱四、 墙识别 1、识别条件同3. 3 2、墙编号必须靠近墙,编号文字距离墙必须在一个墙宽范围内 3、 墙线在洞口处不能断开4、墙不能是折线形状钢筋识别规范一. 梁钢筋识别:1. 钢筋描述必须是一个文字对象,不能是表面上一些文字,但是实际上是用两个文字对象如2B25 2B20,这两个钢筋描述必须是一个文字对象,而不是2B25和2B20两个对象2. 电子文档中的所有钢筋级别的表示必须是可以转换的,就是说钢筋的级别必须是字符或者用类似%%131的来表示的特殊的级别符合,而不是用一个图块来表示钢筋级别3. 不要把钢筋描述和构件的编号或者构件尺寸信息连在一起,如:400X600 2B25,这种标注是不合法的A8@200:100离钢筋集中标注线的距离就太远了4. 集中标注中的标注文字离集中标注的距离不要太远,间距不能超过一个文字的高度,如: 钢筋描述之间最好只有一个分割符,这个多了一个空格 图1。
5. 构件的编号与集中标注中的编号要相同,在图1中,梁的编号必须是KL1(2)6. 所有集中标注线最好在同一层,这样以后好转换,这样转换标注线的时候不会漏掉线7. 集中标注线要与梁垂直,集中标注线的一个端头要与梁相交在梁的中心,不要超过梁集中标注线的长度要包含整个集中标注,不要太长,也不能太短8. 原位标注的钢筋描述与梁的距离不能太远,如果没有其它标注,描述文字与梁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文字的高度否则可能识别不到,或者使得这个文字与其它的梁的距离比较近,被识别到其它梁上9. 因为所有的钢筋识别是通过钢筋文字的位置相对梁的位置来识别的,那所有梁筋文字的位置的摆放要符合规范的要求,对于比较短小的梁,有可能会识别错误,这个要注意检查是否识别正确10. 腰筋标识”*”与钢筋描述必须是一个文字对象,不要被拆开11. 钢筋的描述文字对象与梁对象要求平行,至少要看上去平行12. 钢筋描述的规范要符合平法标准二. 墙筋识别1. 如果是原位标注,则要求钢筋描述文字和墙平行,至少要看上去平行2. 原位标注要满足00G101标准,即指明钢筋的类型:图:23. 如果是表格识别,只是要求墙表中的编号和墙的编号要相同。
三. 板筋识别1. 板筋中要识别的线的长度必须要求是板筋的实际板筋的外包长度,钢筋识别时是读取得是板筋的线条的实际长度,不是通过识别板的长度来确定2. 板筋长度标示只能是一个表示长度的文字或者是一个标注,它与板筋线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200mm,如果是表示板筋编号的文字,那它的间距也不要超过200mm,而且所有的文字要与板筋线平行3. 板筋应以LINE绘制而成,如果是POLYLINE,必须炸开4. 表示一条板筋的所有线(表示长度和表示板筋类型的弯勾线)必须在一个图层上5. 一条板筋线上面不要有重复画的板筋线,在电子图上就是一条板筋线不要有重复画的线6. 表示板筋长度的线最好是一条没有被打断的线,如果被打断,那它的间距不要超过20mm,超过这个距离就变成了两条板筋7. 表示板筋类型的弯勾的线离表示板筋长度的线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20mm四. 表识别1识别的表必须有表头来标示数据的类型,必须用LINE隔分所有数据,如下图:识别结果如下图,左下角是同于上图的原始数据(可以调整),右上是识别结果,右下是两个表的表头的对应关系表(可以调整)通过调整参照关系可以正确得到所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