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油漆涂装工艺规程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35302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油漆涂装工艺规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用油漆涂装工艺规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用油漆涂装工艺规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用油漆涂装工艺规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用油漆涂装工艺规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油漆涂装工艺规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油漆涂装工艺规程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通用涂装工艺规程 一、油漆涂层设计油漆涂层设计油漆涂层设计油漆涂层设计 关于塔机涂料选择和涂层厚度,可遵循的标准有: 国际标准:ISO12944-1998 色漆和清漆-防护漆体系对钢结构的腐蚀防护 国内标准:JB/T 5000.12-199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涂漆 国外客户会采用 ISO 标准来考量塔机的防护涂层 1、 涂料选择 环氧类底漆和脂肪族聚氨酯面漆是目前我公司使用的主要涂料, 该类漆的特 点如下: 类别 涂料名称 主要组成 性能特点 底漆 H-06 环氧防锈涂料 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为主要 成膜物质,以无毒磷酸盐为 主要防锈颜料 防锈性好, 附着力强 面漆 B-04 聚氨酯改性丙烯

2、 酸面漆 以羟基丙烯酸树脂和脂肪 族异氰酸酯为主要成膜物 质,采用耐候性好的着色颜 料 附着力强,硬度高, 装饰性好,保色性优 异。 2、 涂层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 JB/T5000.12-199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 ,对于安装在内陆地区的一般产品,在一般环境下使用时,采用 A 类 涂装类别,该涂装类别规定底漆厚度:35-60 微米,涂层总厚度:80-120 微米; 对于安装在含盐雾的沿海港口,有一定腐蚀性的工业大气等地区作业的塔吊产 品, 采用 B 类涂装类别, 该涂装类别规定底漆厚度: 50-100 微米, 涂层总厚度: 150-220 微米。 国际通行的 ISO12

3、944 标准对处于不同腐蚀环境下要达到不同的防腐寿命 的涂层总厚度进行了规定如下: 腐蚀环境 干膜厚度 um 使用寿命 C2 低: (大气污染较低,大部分是内 陆乡村地带) 80 低(25 年) 150 中(515 年) 200 高(15 年) C3 中: (城市和工业大气,中等的二 氧化硫污染,低盐度沿海区域) 120 低(25 年) 160 中(515 年) 200 高(15 年) C4 高: (高盐度工业区域和沿海区域) 160 低(25 年) 200 中(515 年) 240 高(含锌) (15 年) 280 高(不含锌) (15 年) C5-很高(工业) :高盐度和恶劣大气 的工业区

4、域 200 低(25 年) C5-M 很高(海洋) :高盐度的沿海和 近岸地带 280 中(515 年) 320 高(15 年) 建筑塔机虽然工作环境具有多样性, 但绝大多数多工作在城市和工业大气环 境(包括沿海和内陆区) ,所面临的腐蚀环境多在 C3 级以上。可以按 ISO12944-2 中 C3 至 C4 腐蚀环境来设计防腐涂层; 涂层系统的耐久年限(即从涂装后至腐蚀程度不超过 Re3 级的时间) :如果要 求为 2-5 年(在 ISO12944 标准中属于短期) 从上表看出,涂层总干膜厚度应 在 120-160 微米以上。 推荐塔机涂层系统: A、 标准型,用于国内外 C3 级腐蚀环境下

5、的短期防护或 C2 级及以 下腐蚀环境的中期防护,干膜厚度 120 微米及以上。 工序 使用涂料 涂装方式及道数 漆膜厚度 (m) 表面 处理 喷砂或抛丸清洁达 Sa2.5 级,去除焊渣,磨平焊缝及尖锐边缘,用溶剂清除表面 油污,用清洁压缩空气或干净刷子去除灰尘,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底漆 H-06 环氧防锈底漆 无空气喷涂 1 道 40 面漆 B-04 脂肪族聚氨酯面漆 无空气喷涂 2 道 80 合计: / / 120 B、 加强型,用于国内外 C4 级腐蚀环境下的短期防护或 C3 级及以 下腐蚀环境的中长期防护,干膜厚度 160 微米及以上。 工序 使用涂料 涂装方式及道数 漆膜厚度 (m)

6、 表面 处理 喷砂或抛丸清洁达 Sa2.5 级,去除焊渣,磨平焊缝及尖锐边缘,用溶剂清除表面 油污, 用清洁压缩空气或干净刷子去除灰尘, 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底漆 H-06 环氧防锈底漆 无空气喷涂 2 道 80 面漆 B-04 脂肪族聚氨酯面漆 无空气喷涂 2 道 80 合计: / / 160 C、 特加强型,用于国内外 C4 级腐蚀环境下的中期防护,干膜厚度 200 微米及以上。 工序 使用涂料 涂装方式及道数 漆膜厚度 (m) 表面 处理 喷砂或抛丸清洁达 Sa2.5 级,去除焊渣,磨平焊缝及尖锐边缘,用溶剂清除表面油 污, 用清洁压缩空气或干净刷子去除灰尘, 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底漆

7、ZIEP212 环氧富锌底漆 无空气喷涂 1 道 40 中涂漆 EPM333 环氧厚膜型中涂漆 无空气喷涂 1 道 100 面漆 PU413 脂肪族聚氨酯面漆 无空气喷涂 2 道 60 合计: / / 200 二、油漆操作与质量控制油漆操作与质量控制油漆操作与质量控制油漆操作与质量控制 1 气候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要求 表面处理和涂漆时,采用露点管理方法喷射除锈和涂漆前,应确定施工环境 温湿度是否满足要求,最科学的方法是采用露点管理,确保底材表面温度高于露 点 3以上,即测定底材表面温度和涂装环境温湿度,根据涂装环境温湿度查出 露点温度,与测得的表面温度对照确定是否满足这一条件(详见露点表)

8、。总 之涂装施工环境的相对湿度超过 85%,气温低于 5时不宜施工。 2 表面处理,磨料、粗糙度,表面检查。 2.1 结构清理:锐边打磨、倒角磨圆、飞溅的去除、焊孔补焊及磨平。 2.2 溶剂清洗去油污:SSPC-SP1 2.2 粗糙度测试:采用粗糙度测试仪 2.3 磨料检查 抛丸用磨料常用钢丸、棱角砂和钢丝段,用混用磨料较为理想。 粒径分布选择如下: 0.4-0.8mm,用于较细粗糙度的喷射清理。 0.4-1.2mm,用于较粗粗糙度的喷射清理。 0.2-1.9mm,用于点蚀严重的旧钢材喷射清理,要求有很大的粗糙度。 1.2-1.9mm,用于没有点蚀的新钢材喷射清理,要求有很大的粗糙度。 按 I

9、SO11126 测试金属磨料,按 ISO11127 测试非金属磨料 PH 值不应低于 6.2;导电率测试确定是还含有过多盐份;湿度测试,挥发 物不高于 0.5%;油脂的检查;硬度测试。 2.4 清洁度标准:GB8923-Sa2.5 级和 St3 级。相当于 ISO8501。 3、施工参数 3.1 配比准确、稀释剂、施工粘度 将油漆充分搅拌均匀,按 2.3:1 再加入稀释剂调整粘度。 油漆进本公司的粘度 必须达 60S 以上。施工粘度分别是喷涂 1825S、刷涂 2540S。如用不完漆, 应分别称重配漆。 3.2 使用期,温度影响 配好的油漆应在使用期内用完。温度越高,使用期越短。 3.3 喷咀

10、选择 主要是流量和喷幅,与压力相配以保证雾化好。 3.4 总输出流体压力 进气压力 X 压力比,管路损失。 3.5 涂装间隔控制 间隔时间太长会影响层间附着。 4、喷涂施工技巧 4.1 空气喷涂、无气喷涂、空气辅助无气喷涂、空气辅助无气静电喷涂 4.2 施工前检查雾化状况,如雾化不良,相应调整粘度、压力、喷幅等, 4.3 预涂装,针对孔、边缘,不易喷到的采用刷涂。 4.4 移动中开机和关机,喷枪尽量始终与被涂面垂直、等距移动,避免手腕转动 成弧形移动(会导致不匀和浪费) 。喷距 30CM,重垒 50%,运行速度根据膜 厚调整。喷涂拐角对准中心线。 4.4 先上后下,避免漆尘积聚。 5、施工缺陷

11、防治 5.1 流挂 在垂直面涂装时,涂膜向下流呈,凸部的现象,涂装效果不佳。 产生原因:可能一次涂装过厚或粘度太低,出漆量过多,喷嘴离涂装特过近,移 动太慢。 对策:不要过度稀释,距离适宜(25cm-30cm) 。 5.2 汽泡和针孔 粘度过高而压力过低导致雾化不良,环境或底材温度太高而溶剂挥发太快, 一道过厚;聚氨酯碰到有水份。 5.3 粉化、干喷、积尘 总输出流体压力过大,喷距太远,溶剂挥发太快;喷涂程序不当。 5.4 涂膜不足、漏涂或过厚 加强喷涂操作熟练程度。 5.5 缩孔 底材不洁净、油漆被污染、压缩空气有水份。 5.6 发花或白化、达不到预期光泽 涂装环境湿度太大,溶剂挥发太快、底

12、材过冷。 5.7 桔皮和斑点状 雾化不良、太厚,多出现在平面。 5.8 脱皮与剥落、面漆附着不牢 底材不洁净、表面过于光滑,冬季低温表面有冰霜露存在。面漆覆涂于底漆 间隔时间太长,超过使用期仍使用。 6、涂装质量检查 6.1 表面处理后检查 6.1.1 表面粗糙度: 采用粗糙度量具进行检查,控制在合理范围(现行厚度下 40-50 微米左右比 较合适) ,与处理前钢材状况、采用的磨料等相关。 6.1.2 除锈等级: 按 GB8923(等效 ISO8501 及 SIS055900)评定达 Sa2.5 级,描述为“非常 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将氧化皮、锈和外来物质除至污物残屑仅以轻微的斑点 或条纹存

13、在的程度,然后用真空吸收、空气吹喷或刷子清除一切粉尘。 ” 6.1.3 油脂的检测: 洒水法、紫外光法、划粉笔法。 6.1.4 盐份(氯化物)测试(ISO8502-2) 6.1.5 灰尘清洁度 6.1.6 焊缝和焊渣,不利于涂装部位的处理 6.2 漆膜厚度检查 6.2.1、每道漆膜实干后,测试干膜厚度,全部涂层涂装完毕实干后,测试漆膜总 厚度,如总厚度不足,宜进行补涂。 6.2.22、测试仪器:电磁式干膜测厚仪 6.2.3、测厚仪校验及测试方法 测厚仪在经表面处理未涂漆的钢材表面调零后再测试漆膜厚度。或者,在标 准白板上调零(测厚仪配套的供调零的标准白板)后测试膜厚度,再减去在经表 面处理未涂

14、漆的钢材表面的测试的数值。 (注:在采用电磁式测厚仪测试漆膜 厚度时,通常先按测厚仪说明书要求在标准白板上调零(测厚仪配套的供调零的 标准白板) ,然后在标准漆板(测厚仪配套的供校正的标准厚度板)上校正, 然后再才用于测试钢结构表面涂层厚度。 但是经上述方法调零校正后的测厚仪在 测试经表面处理未涂漆的钢材表面时, 此时显示的厚度值并不是“0” ,出现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测试探头与底材之间的存在的一些非磁性物质造成的, 包 括氧化皮、灰尘污物、空气隙等造成的,这样,如果测厚仪不在经表面处理未涂 漆的钢材表面调零的话,直接用于测试漆膜厚度,所测值的确不能真实地反映漆 膜厚度。 ) 6.2.4 测

15、点选择与测试方法: 检测时, 测点的选择要注意分布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对于大面积平整表面,每 10m2 测一个值;对于结构复杂的表面,每 5 m2 测一 个值;对于狭小面积区域或部位,需保证每一自由面应有三个以上检测值;对于 细长部件,每米测一个值。 可参照 GB/T13452.2-199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 的测定或 ISO2808 标准方法进行,每个测试值由测试相邻 3 个点(这三个测 量点的间距不能小于 12mm,也不能大于 75mm)的厚度平均值得出,该值应在 规定的干膜厚度范围内。 6.2.5膜厚控制:干膜厚度采用 90-10 原则或 80-20 原则控制,90-10 原则即 90

16、%以上检测点干膜厚度不小于规定膜厚, 其余检测点的干膜厚度不小于规定 膜厚的 90%。80-20 原则即 80%以上检测点干膜厚度不小于规定膜厚,其余检 测点的干膜厚度不小于规定膜厚的 80%。 6.2.6数据统计与记录:对测试记录结果进行统计记录,包括每个测试值、最小 值、最大值、平均值,看是否符合第 6.2.5 条所述的膜厚控制原则。 6.3 外观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光泽、流挂、汽泡和针孔、积尘、缩孔等,这些 大多通过目测即可检查,关键是建立考核与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分析来评价改进 的效果。 记录数据:每平方或每个吊节缺陷数量并加以分析。 6.4 附着力测试 划格法测试(破坏性),按我国国家标准 GB/T 9286-1988(等效采用 ISO 2409-1972)中规定:划格图形每一方向的切割数为 6 或 11,每一方向的切割间 距均应满足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