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陵水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ta****ny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11KB
约16页
文档ID:101897613
陵水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1/16

 陵水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规划概况  陵水港总体规划范围为陵水县县域海岸线和陵水河河口段岸线,主要为交通客运和游艇等服务功能的港口设施,不含渔业服务码头及设施基础年为2012年,规划的水平年为2020年和2030年  陵水港的性质为地方性港口,同时,陵水将重点发展以滨海度假及旅游为依托的游艇码头,满足旅游中心区游艇码头的消费需求  陵水港总体规划共设置香水湾、水口、黎安、新村、陵水湾和土福湾等六港区各港区至2020年游艇泊位共计1163个(其中新增1161个)、游船泊位共计86个(其中新增57个)、公务泊位30个和加油泊位2个,共计1281个;至2030年再新增游艇泊位共计1847个、游船泊位共计55个、公务泊位2个和加油泊位2个,共计1906个至2030年,陵水游艇、游船、公务和加油泊位总计为3187个  2 环境现状  2.1 自然环境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县接壤,与三沙市距离最近,拥有57.5km的海岸线和全长73.5km的陵水河海岸线东北起点为分界洲岛,东南与三亚市海域交界海域共有香水湾、陵水湾、和土福湾三个海湾;有分界洲岛和南湾半岛;天然港口有新村港、黎安港、水口港、港门港和港坡港,其中新村港和黎安港中的渔港是国家级渔港。

  陵水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地和丘陵部分在西北部,平原分布在东南沿海  陵水县属热带季风岛屿性气候,夏季长达9个月,春秋不分,长3个月,无冬天夏季高温高湿,台风活动频繁,降水充沛,12~2月为春秋季,降水稀少全年无霜日,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陵水县潮汐属不正规全日混合潮型  陵水海域表层为不正规半日潮流,底层为不正规全日潮流由于受到从东北向西南传播的前进潮波影响,该区涨落潮流方向基本在SW-NE方向涨落潮流速普遍不大,平均涨潮流速为40~50cm/s,平均落潮流为30~40cm/s,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  陵水海域以陵水角为分界线,其北侧波浪特征与南海东部海域相似,南侧的波浪特征与三亚海域差别不大波浪主要是以涌为主风浪和涌浪混合型,全年常浪向为SE,平均波高为0.91m  2.2 环境质量状况  陵水港规划各港区码头所在区域目前基本处于未开发自然状态,附近居民较少,无大的环境污染源区域海水、沉积物、地下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良好  各港区码头所在区域陆域植被较为稀疏,主要为少量木麻黄防风林、刺灌丛等  根据2010年至2013年年度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近4年陵水县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较好,均在二类及以上水平。

  2.3 重要环境敏感区  陵水县境内有2个自然保护区、2处海草床特别保护区及11处饮用水源保护区  3 环境影响分析  3.1 水环境影响  本规划中的各港区均不涉及陵水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本规划有3处码头位于内河入海口处,涉及到陵水河及港坡河,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有1处港口位于一类海域,4处港口位于二类海域,1处位于3类海域  规划实施主要包括的建设项目有码头陆域、泊位水域工程建设等,影响水环境的主要工艺包括:港池挖泥、陆域形成、码头建设等施工作业产生的SS、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以及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  规划实施后影响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包括:陆域生活污水、径流雨污水、机修含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船舶油污水等  3.2 生态环境影响  港口建设对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新村港区南湾猴岛客运旅游服务区新建码头部分与猴岛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界距离均在200m以上,码头建设不会直接占用保护区,但在建设期间应注意禁止在保护区内设取弃土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禁止施工人员砍伐保护区内树木、捕杀保护区内野生动物  除黎安港区港门高端旅游服务区距黎安港海草床特别保护区较近以外,其余码头距海草床特别保护区均较远,下阶段黎安港区港门高端旅游服务区具体实施时,禁止占用黎安港海草床特别保护区。

  本次规划岸线中港口岸线所占的比例较小,不会造成大范围陆域生态景观格局的变化  各港区周边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季雨林、农田植被、刺灌丛及用材林,用材林以木麻黄为主  陵水港规划涉及的区域较大,影响的范围较广,对港口周围的陆域和海洋生态环境均会产生一定影响陆地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港口建设占用部分土地资源,使滨海的陆域植被遭受一定损失,影响陆域动物的活动范围,改变海岸和陆域景观规划实施后可能对旅游度假区和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港口运营特别是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影响海洋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填海造陆造成生物损失和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减少,可能给渔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3.3 声环境影响  陵水港大多位于海岸边上,村庄较少,周边300m范围内共有敏感点6处  陵水港各港区码头噪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船舶交通噪声,二是作业机械和港区内配套设施运转产生的噪声  3.4 环境空气影响  陵水港大多位于海岸边上,村庄较少,周边300m范围内共有敏感点6处  规划实施时产生的空气影响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施工期间施工扬尘污染源要严格管理,施工单位将对施工场地采取洒水、布置防尘网等降尘措施,施工场地和车辆过往的道路要经常洒水,进出车辆的车轮要经常冲洗,尽量减小施工扬尘对项目周边居民区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使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营运期污染物主要来自船舶尾气和疏港通道上的汽车尾气  3.5 环境风险分析  陵水港规划港区码头的功能为游艇旅游客运,不涉及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其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船舶事故引起的溢油环境风险  海上溢油主要发生在港池、航道和锚地港池内事故溢油量相对较少,发生事故后,往往能够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同时港池外侧有防波堤,溢油不易扩散出港池内水域,因此对港池外敏感水域影响相对较小锚地溢油事故发生概率很低,而航道溢油事件往往由事故造成,单次事故溢油量较大,事故概率也高于锚地,对海域危害较大各港区码头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溢油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  4 规划协调性分析  4.1 与海南省港口布局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本规划对陵水港定位为一般港口,即除主要港口和地区性重要港口以外的沿海其它中小港口,是地方经济发展和物资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发展我国水运事业的基础和完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的重要补充规划在对岸线划分中指出,三亚港及周边港口发展重点是为旅游业服务,主要发展旅游客运,同时也适当发展货运运输  由此可见,本次陵水港总体规划确定的港口性质、功能及发展目标符合上层规划,协调性较好。

  4.2 与海南省游艇码头布局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陵水港总体规划除了满足《海南省游艇码头布局规划》中 陵水湾游艇码头、新村港游艇码头、黎安港游艇码头、香水湾游艇码头的建设内容外,在土福湾赤岭段,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占用岸线300m,建设公共游艇码头,泊位数为40个,是游艇码头布局规划的进一步优化,两者协调性较好  4.3 与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分析  本规划中的港区布局主要涉及到《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中的旅游休闲娱乐区、渔业基础设施区及特殊利用区  旅游休闲娱乐区是指适于开发利用滨海和海上旅游资源,可供旅游景区开发和海上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建设的区域,本规划中的香水湾港区、新村港区南湾旅游客运服务区的新建部分、陵水湾港区及土福湾港区的游艇码头均位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中的旅游休闲娱乐区(A5-25、A5-26、A5-27、A5-28),布局符合海域使用功能定位,两者完全协调  渔业基础设施区是指适于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本规划中黎安港区的港门高端旅游服务区、黎安旅游客运服务区及新村港区的新村旅游客运服务区位于黎安港渔业基础设施区(A1-13-1)与新村渔业基础设施区(A1-13-1)内。

但此处港区均为既有综合性码头扩建工程,既有码头已涵盖了业余、加油、公务等多种用途的泊位,因此本报告认为港区布局基本与海洋功能区划协调  新村港区的南湾旅游客运服务区部分位于新村养殖区(A1-14-1)域内,但该区域属于原有码头技术改造项目,不新增占地面积,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  土福湾港区的海洋产业综合服务区和公共游艇码头布设在赤岭特殊利用区(A7-07)内,海洋产业综合服务区及公共游艇码头虽不属于特殊建设内容,但只要加强管理,预留足够的空间,也基本能满足该区域使用要求,两者基本协调  黎安港区的港门高端旅游服务区位于黎安海草海洋特别保护区边界外港门港内,两者相协调,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禁止随意扩大港区面积,禁止占用海草海洋特别保护区  综上,从功能定位和用途管制要求等方面来分析,陵水港总体规划基本符合《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4.4 与海南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分析  陵水港总体规划在规划布局上总体与《海南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主导功能相符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陵水港将采取相应环保措施,以有效控制规划对近岸海域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环境功能区划的落实  4.5 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协调性分析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考虑,统筹规划了全省空间布局、海岸功能带分区,并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作了重点部署。

纲要将全省划分为6大功能组团,各个组团区块的资源特点不同,相应产业发展、旅游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也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从而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综合发展的空间格局,使海南省产业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一个整体  在纲要中,陵水县在全省发展空间布局上,被划入以三亚市为中心的南部组团,这一划分考虑到陵水具有丰富的热带雨林旅游资源,距离三亚较近,能够发挥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的集聚、辐射作用,打造山海互动的特色旅游胜地这一定位为陵水县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促进陵水县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海岸带功能分区方面,海南岛海岸带从功能上划分为六大类型:临港经济区、城镇生活区、旅游休闲区、生态保护区、农业和渔业区、其他区本规划紧扣旅游休闲区、渔业区、其他区三种区域在旅游休闲区方面,本规划包含的港区都是为香水湾、南湾半岛、陵水湾、土福湾度假区服务的,同时本规划中也有对渔港的改造提升内容,符合渔业区的要求,土福湾赤岭区域将以建设海洋产业综合服务区,这些建设内容,均符合六大海岸带功能  不论是从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空间布局还是从海岸带功能区角度分析,本规划均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4.6 与陵水县旅游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中拟建设13处旅游码头,其中11处包含在本规划中,两者协调性很好  4.7 与陵水滨海风景名胜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陵水港总体规划共设6个港区、15个客运服务区,其中有8处旅游客运服务区与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游艇码头布设位置完全一致,有1处与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渔港布设位置一致,另外6处是本规划新增的旅游客运服务码头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铜铃游艇码头及黎安港内2处游艇码头不在本规划建设目标之内,其余9处均是本规划建设内容,两者协调性较好  4.8 与陵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本规划各港区占用土地利用类型为旅游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水域及滩涂各港区不占用耕地等限制使用的土地利用类型,占地类型合理,符合土地利用的要求  《陵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2年修编)中除了新村港预留7hm2建设用地以外 ,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