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复习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618920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复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1、 填空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 信息安全 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2、201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三网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 互联网 。3、在大力推进互联网建设的同时,我国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不断创新互联网管理 的方法和手段。4、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互联网区域发展不均衡、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互联网诚信缺失、互联网市场行为亟待规范、互联网产业 创新活力不足。5、网络社会的 开放性 不仅使得信息交流更加广泛、快捷

2、而且也导致有害信息的泛滥。6、我国互联网安全的具体内容包括 网络运行 安全和信息安全。7、影响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硬件因素有外部不可抗力和信息运行的基础设施。8、从信息安全所产生的威胁看,信息安全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分别是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垃圾邮件的泛滥、黑客行为、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有害信息被恶意传播。9、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国际性的互联网管理组织也应道而生,如总部设在美国的 国际互联网 协会以便于加强国际间互联网及解决纠纷。10、 网络道德 修养网络主体在一定道德思想指导下,在道德层面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活动。11、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征是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用性、可审查性

3、、可控性。12、世界上第一部规范互联网传播法律是 多媒体 法。13、少干预, 重自律 是当前国际互联网管理的一个共同思路。14、计算机 、互联网 、数字化三大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发布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15、数据 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石。16、加强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从确保在法律上的 一致性 和建立专门打击 跨国 网络犯罪的部门这两个方面来着手是比较具有可能性的,实施起来相对而言比较容易。17、社交网站具有大众传播 和私人 通信 的特征。18、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借助移动终端和网络互动社区,随时随地的公民报道成为可能。19、美计算机伦理研究组织推出的计算机 伦理十戒

4、告诫网民要恪守伦理情操。20、网络 实名制 就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关操作的时候采用个人真实信息的方式。21、网络道德具有全名原则、公正平等原则、 兼容原则 和互惠互利、无害原则、自由原则。22、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独有性特点社会 危害性 与传播更加快捷。23、目前常见的不良信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 HTTP 方式、手机WAP方式和P2P方式、IM方式。二、选择题1、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时间是(B)。A、1995120 B、1994420C、1996330 D、19956182、我国的信息安全网络体系坚持(A)方针。A、积极防御、综合防范 B、政府监管C、放任自理 D、主动防

5、御3、属于网络不诚信表现的是(D)。A、利用传播党的方针 B、在淘宝上购物C、发送安全电子邮件 D、运行不健康网络游戏4、为了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互联网基础管理,除了要做到完善互联网资源发展和管理制度,还要(D)。A、加强政府监管 B、限制互联网的发展C、对网民行为进行监控 D、加强技术手段研究和技术平台建设5、下列属于国家顶级域名的是(C)。A、.bc B、.ct C、.cn D、.dh6、解决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根本条件(A)。A、提高整个社会网民的互联网道德本质 B、严格实行互联网监管C、采取矿物学方法进行探测 D、加强法制手段管理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B)颁布实施。A、1988年 B、

6、1999年 C、2005 年 D、2008年8、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是公安部(C)年颁布的。A、2000 B、2003 C、2005 D、20089、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是(D)年颁布的。A、2003 B、2005 C、2009 D、201110、电子签名法是(A)年颁布的。A、2004 B、2006 C、2008 D、201011、世界上第一部规范互联网传播的法律是哪个国家(D)。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12、法国的信息社会法案是哪一年通过的(C)年。A.2010 B.2008 C.2006 D.200513、美国的爱国者法是哪一年颁布的(C)年。A.1988 B.20

7、00 C.2001 D.200214、美国国会在(A)年通过了反垃圾邮件法。A.2003 B.2005 C.2006 D.200815、世界上第一个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是(D)。A.美国 B.澳大利亚 C.印度 D.韩国16、四大门户网站分别是新浪、腾讯、搜狐(D)。A、人民网 B、新华社 C、天涯 D、网易17、网络道德的本质是(B)。A、现实道德 B、社会道德 C、心理道德 D、网络道德18、属于加强网民自律建设的是(C)。A、提高网络舆论监控的技术手段 B、培养专门的网络舆论引导人才C、充分发挥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的作用 D、明确网络舆论应急处理的特点19、为什么要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

8、D)A、论坛 BBS、丧失网络舆论霸主的地位 B、移动互联崭露头角C、社交网站的社会动员潜力 D、媒体关注社会生活的角度转向反常20、以下属于增强网络舆论引导有效方法是(C)。A、重视国际合作 B、轻博客取代微博C、完善互联网法律制度建设 D、建立行业移动终端21、我国对不良信息治理的措施有(ABCD)。A、法律规制 B、行政监督 C、自律管理 D、技术控制22、(A B D)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发布转播提供了技术支持。A、计算机 B、互联网 C、微博客 D、数字化23、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独有特点(AC)。A、社会危害性 B、全球性 C、传播更加快播 D、全面性24、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一

9、般性特点(C)。A、社会危害性 B、全球性 C、来源的多渠道 D、快捷性25、我国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主要有(AD)。A、独立的服务器 B、托管服务器 C、租用服务器 D、国内的一些主流网站26、“(B)”病毒案的破获,是我国破获的首例制作计算机病的的大案。A、鸽子 B、熊猫烧香 C、猴子 D、疯狂的兔子27、下列活动不属于信息安全犯罪的是(C)。A、传播病毒 B、网络窃密 C、网络聊天 D、信息诈骗28、不属于健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措施的是(D)。A、制定信息安全计划 B、加强安全产品的监督C、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管理 D、取缔网吧等场所29、构成信息安全威胁的其他因素中,不包括(D)。

10、A、黑客攻击 B、病毒传播 C、网络犯罪 D、宣传自己的图书30、和现实社会一样(A)也是网络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A 、公平正义 B、互惠互利 C、无害原则 D、自由31、不仅使得信息交流更加广泛、快捷而且也导致有害信息的泛滥,引发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问题(B)。A、网络社会的隐蔽性 B、网络社会的开放性C、网络社会的虚拟性 D、网络社会的真空性32、目前,中文赌博网站主要设在(ABC)。A 中国香港 B中国台湾 C东南亚和美国 D中国大陆33、网络道德的自主性,要求网络道德必须具备(B)。A、开放性 B、自律性 C、依赖性 D、多元性3、 判断题1、网络社会具有“无中心性” 。 ()2、互联网

11、发展初期,世界对于它普遍以不干预,鼓励发展为主。 ()3、韩国是世界上首个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 。 ()4、互联网监管规范越来越弱 。 ()5、我国的互联网非常安全,没有漏洞 。 () 6、网络协议市委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建立的规制标准 。 ()7、绝对自由的互联网本身是完全存在的。 ()8、互联网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自由度,但绝对自由的互联网本身不存在 。 ()9、为了要是互联网规范发展,只需实行德治就可以了 。 ()10、为防黄色网站泛滥,政府规定每县只设一个网吧经营场所,便于管理。 ()11、英国于1992年成立了互联网监督基金会 。 ()12、从目前来看,博客已近取代微博。 ()1

12、3、对于互联网的管理一定要用立法来约束。 ()14、对于互联网监管不严,可损害一个国家的安全。 ()15、社交网站(SNS)不许用户创造个人页面、列出好友名单和自由发表评论。()16、制定完备法律体系是有效治理互联网不良信息的法律前提与制度保障。 ()17、从舆论的基本要素来讲,舆论主体的参与与意识觉醒日益增强时网络舆论的最主要的特点。 ()18、网络社会是自由开放的社会,它具有共享性,虚拟性,分布性等特征。 ()19、不良信息发布传播者为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铤而走险传播不良信息是互联网不良信息泛滥的重要因素之一。 ()20、规制互联网不良信息的法律体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多个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