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09577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论文类别:小学数学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王 勇 电话: 重庆市巫山县实验小学摘要:本论文从认识到探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特点和如何组织实施。努力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并获得直接体验。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和特点,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使教师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和开发者。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 地位特点; 实施策略。“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一个新增的内容领域。增加这一领域的最重要

2、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用途,探索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存在,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促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使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和必备的数学素养。这一领域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数学实践活动的设置,打破了原来学科教学中重书本知识,轻直接经验;重结论,轻过程;封闭学习多,开放学习少;机械记忆多,实际应用少的教学模式。如何正确认识数学实践活动,怎样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将以怎样的的模式呈现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数学实

3、践活动的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

4、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此新课程的设置中增加了实践活动课,使实践活动课成为课程改革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并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并列的四大版块之一。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该

5、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二、数学实践活动的特点。(一)强调整合。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课程的设置应该是综合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办法”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各个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构成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生活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不是在其他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整体性。具体地说,“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指数学与外部世界

6、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它强调淡化学科界限,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为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可以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实践的能力。(二)重视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学科课程,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分析

7、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实践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三)突出开放。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方式、活动过程和结果、评价均具有开放性。因此,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时间是开放的,根据内容的需

8、要,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将时间安排为一周、几周,甚至一个月。其次,空间是开放的,不一定必须在教室完成,可以将活动的范围扩展到校园、家庭、社区。再次,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开放的,孩子们可以上网搜索资料,在家里或社区调查数据,可以实验、计算,可以画,可以写,可以宣传,可以设计,可以在活动中不断生成。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三、数学实践活动的操作程序。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

9、该过程是围绕各个活动课题(或活动主题)的主要任务而展开的,一般地说实践活动的基本教学过程是:选择确定课题制定活动方案收集信息(或准备材料)动手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总结评价。“选择确定课题”实质上是对实践活动进行定向,包括激发实践活动意向、确定实践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明确实践活动目的、协定实践活动程序等;“表达陈述”是指将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展览等形式表示出来,并作出相应的解释,一般是撰写活动报告或活动体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包括过程总结、结果分析、交流甚至答辩等活动。对实践过程的总结,侧重在学生反思探究、实践中的

10、得失,如:“我懂得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得失”、“我打算如何改进”等。四、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一)现实生活是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源泉。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因此,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

11、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含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商业、科技、工农业生产等行业中的应用价值,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可操作性。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安排相应的活动。(二)创设情境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前提。数学学习只有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来。因此,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情境,这个教学情境应该是能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的良好的情境,是能把学生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带有“磁性”的情境。一是创设问题情境。问题

12、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怎样打电话省钱?”“压岁钱怎样花合算?”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又具有开放性和思考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的有效参与。二是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板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

13、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三是创设大课堂情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实践领域,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三) 数学交流是实践活动深入进行的基础。数学之所以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在数学学习中,交流能帮助教师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教学决策,同时交流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发展。 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应

14、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氛围,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特别注意创设交流的环境,将学生放在问题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手、用眼、用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在活动指导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善于互相学习和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联系起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在他们不赞同或不理解某个同学的意见时,不要批评,而是提问,在向同学解释自己的策略时,学生就不得不重新检查自己的思维,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同时学会与他人交流

15、和合作。(四)培养能力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他们自主探索。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必须逐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能力,积累学习经验,获得良好的感性体验,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1学会制定探究计划。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所提出来的问题都具备一定的深度、广度、难度,不是靠几个算式就能解决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考虑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2学会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必须在活动中逐步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

16、法: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3学会独立与合作。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但在注重合作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学生个体的独立活动,合作应该是在个体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4学会自我评价与反思。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留予时间让学生评价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掌握情况,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分析纷繁的数据,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指导学习生活;在反思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认识社会,树立应用意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过程充满着操作、尝试、研究和争论,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进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要尽量为不同学生提供展现他们创造的舞台。同时,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也是展示教师创造的舞台,为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