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感恩父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880227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感恩父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感恩父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感恩父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感恩父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感恩父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感恩父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感恩父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恩父母感恩父母口语交际设计口语交际设计 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 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 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 一碗牛肉面 三袋米的故事课件,歌曲母亲 感恩的 心 活动班级:活动班级:五二班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一、活动导入 师: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 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 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为了给我们一个 舒适的

2、生活环境,他们又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现在,我们长大 了,就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 母的责任。 课件展示:一碗牛肉面 师:同学们,故事听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能说一说吗? 生答 二、情感熏陶二、情感熏陶 师:我们刚刚感受到的是一段父与子之间的亲情,我们无不为 之动容,下面再听一听发生在母子之间的故事。 1、课件展示三袋米的故事 2、师: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很受感动,眼睛湿润了。那么我们对 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 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 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 父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做令儿女特别感动

3、的事情,但他们平 凡的工作也足以令人感动。 3、师:请同学们谈谈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 4、生答 5、师:下面请同学们在歌曲的旋律中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与 祝福。 (在学生写的时候,课件播放歌曲母亲 ) 6、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对父母的祝福 三、情感升华三、情感升华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渐渐长大的同时,父母 已慢慢老去,在与他们相处的时间里,让我们也去体贴、关心父母。 感恩父母是我们成长的标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他 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 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

4、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 鲜花、一个微笑。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 的老师、同学和朋友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我们 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最后让我们共同唱响感恩的心 。 附:附:一碗牛肉面一碗牛肉面课件、课件、 三袋米的故事三袋米的故事朗读、朗读、 母亲母亲 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歌曲歌曲 一碗牛肉面一碗牛肉面 那是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客人父子俩。说他们特别,是因为 父亲是个盲人,一张密布着重重皱纹的黝黑脸上,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着前方。他 身边是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小心地搀扶着父亲。男孩衣着寒酸,却掩饰不住沉静的书卷 气,看起来是个正在求

5、学的学生。 男孩把父亲搀到一张离我收银台很近的桌子旁坐下。 “爸,您先坐着,我去开票。 ”男孩 放下手里的东西,大声说道:“两碗牛肉面。 ”我正要开餐票给厨房,他忽然朝我摇了摇手。 我诧异地看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指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要一碗牛肉面, 一碗葱油面。我先是怔了一怔,接着恍然大悟,他叫两碗牛肉面是叫给父亲听的,实际上 是囊中羞涩,又不愿让父亲知道。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开好票,他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 厨房很快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把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道:“爸, 面来了,小心烫着。 ”自己则端过那碗清汤面。 父亲并不着急吃,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

6、不容易夹住一块牛肉,就忙 不叠地往儿子碗里夹。 “吃,你多吃点,吃饱了好好念书,快高考了,能考上大学,将来做 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父亲慈祥地说着,一双眼晴虽无神,脸上的皱纹却布满了温和的笑意。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止父亲,默不作声地接受父亲夹来的牛 肉、然后再悄无声息地把牛肉夹回父亲碗里。周而复始,父亲碗里的牛肉似乎永远也夹不 完。父亲果然被瞒住了, “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肉。 ”我在一旁听着,不由一阵 汗颜,那只是几片屈指可数,薄如蝉翼的肉片啊! 男孩趁机接过话茬儿:“爸,您快吃吧,我碗里都装不下了。 ”父亲笑了, “好,好,你也 快吃。 ”说着,终于夹起一片

7、牛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男孩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吞咽 他碗里的面。 老板娘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身边,静静地凝望着这对父子。这时,厨房的小张端 来一盘干切牛肉,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老板娘。老板娘呶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放在那对父 子的桌子上。男孩抬头环视了一下,见他那桌没有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放错了吧? 我们没要牛肉。 ”老板娘微笑着走过去说:“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赠送的。 ”一 听这话,我忙左顾右盼,唯恐引起其他顾客的不满,更怕男孩疑心。好在大家似乎都没注 意到这一幕,男孩也只是笑笑,夹了几片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然后把剩下的装进一个塑 料袋。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他们吃完,然后再

8、目送他们出门。 这对父子走后,小张去收碗时,忽然轻声叫了起来。原来,男孩的碗底压着几张纸币, 一共是 30 块钱,正好是价目表上一盘干切牛肉的价钱。 一时间,我、小张还有老板娘都说不出话来,只有无声的叹息静静地回荡在心头。 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不曾忘记这对父子相濡以沫的一幕,不知他们今天可好。那样 的儿子,一定能为父亲和自己营造出一份温馨的生活,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你可真的明白属于亲情的伟大? 三袋米的故事三袋米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 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

9、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 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 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 30 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 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 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 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

10、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 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 16 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 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 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 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 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 5 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 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

11、,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 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 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 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 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 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 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

12、去理智的语气,毛 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 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 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 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 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 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 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

13、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进村。 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 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 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 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 费。三年后,儿子以 627 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 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 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 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 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 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 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 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