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配套课件第五章凝固与扩散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0696130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6.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基础配套课件第五章凝固与扩散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材料科学基础配套课件第五章凝固与扩散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材料科学基础配套课件第五章凝固与扩散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材料科学基础配套课件第五章凝固与扩散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材料科学基础配套课件第五章凝固与扩散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配套课件第五章凝固与扩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配套课件第五章凝固与扩散(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凝固与扩散 Solidification & Diffusion,凝固: 物质由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扩散: 物质中原子或分子的迁移现象。,前 言,大多数金属材料都是在液态下冶炼,经过凝固而成为固态金属 凝固理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之一 掌握凝固的规律,对控制(如铸造和焊接的)凝固过程、获得所需的凝固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扩散是固体中唯一的物质迁移方式(气、液态中有对流) 固态金属材料的许多过程都与扩散有关,如钢的热处理、扩散焊接、粉末冶金等 学习和掌握扩散的规律具有重要性,纯金属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为凝固 若凝固得到的固体是晶体,则这种凝固又常称为结晶Cry

2、stallization;固态金属或合金多属于晶体,所以金属的凝固又叫做结晶 在极高的冷却速度下制取非晶态的金属或合金时,只能称为凝固,固态金属晶体结构,气态结构,液态金属的结构,结构起伏 Structural undulation:液态金属中存在着原子排列规则(有序)的小区域(原子团),这些大小不一的原子集团是与固态结构类似的;这些原子集团不稳定,一会儿在这里消失,一会儿在那里出现(原子重新聚集),此起彼伏,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能量起伏 Energy undulation:造成结构起伏的原因是液态金属中存在着能量起伏,能量低的地方有序原子团才能形成,遇到能量高峰又散开成无序状态。 结构起

3、伏与能量起伏是对应的,液态结构,固态下为晶体的材料,液态时结构介于晶态与气态之间,对液态结构X射线研究表明: 1)液体中原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比固体中略大; 2)液体中原子的配位数比密排结构的固体的配位数减少,熔化时体积略微膨胀,但对一些非密排结构(如Sb、Bi、Ga、Ge等)的晶体例外; 3)液态中原子排列混乱的程度增加。,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短程有序 Short range order:由于液态金属中有序原子集团的尺寸很小,所以把液态金属结构的特点概括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 晶胚 Embryo:温度降低,这些近程有序的原子团(又称为晶胚)尺寸会增大。 晶核 Nucleus:当具备结晶条件时,大于

4、一定尺寸的晶胚就会成为晶核。 晶核的出现就意味着结晶的开始,结晶过程,晶核形成(形核): 在过冷的金属液体中,尺寸较大的晶胚不再被熔化掉,能够稳定保留下来的晶胚就成了开始结晶的核心; 晶核长大: 然后晶核不断长大。随着结晶过程的进行,固相逐渐增多,液相逐渐减少,直至全部转变为固相,结构起伏、能量起伏,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实验证明,纯金属液体被冷却到熔点 Melting point,Tm(理论结晶温度)时保温,无论保温多长时间都不会进行结晶,只有当温度明显低于Tm时,结晶才开始。即,金属要在过冷的条件下(热过冷)才能结晶,纯金属液、固两相自由能GL、GS随温度变化曲线;两者相同时对应的温度Tm就是

5、金属的熔点(理论结晶温度),两相共存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当T Tm时,GL GS,表明固态是稳定状态,液态金属要向固态转变,驱动力 Driving force:固、液两相的自由能之差G = GS - GL就是结晶的驱动力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单位体积的液体与固体的自由能之差为: “ - ” 表示由液态转变为固态自由能降低; Lm 熔化潜热; T = Tm - T 过冷度 Undercooling 过冷度T 越大,结晶的驱动力也就越大; T = 0,Gv = 0,即没有驱动力,结晶不能进行 结晶的热力学条件:结晶必须有一定的过冷度(热过冷),冷却曲线与过冷,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冷却曲线:金属

6、结晶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水平阶段所对应的温度称实际结晶温度T1;此水平阶段是由于结晶时放出结晶潜热引起的 过冷:纯金属都有一个理论结晶温度Tm(熔点或平衡结晶温度),在该温度下, 液体和晶体处于动平衡状态。 结晶只有在Tm以下的实际结晶温度下才能进行,形 核 Nucleation,金属结晶时,形核方式有两种: 均匀形核 Homogeneous nucleation: 指在均匀单一的液相中形成固相结晶核心的过程 非均匀形核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由于外界因素,如杂质颗粒、铸型内壁等,促进结晶晶核的形成,均匀形核 (均质形核、同质形核),均匀形核的自由能变化,在

7、过冷的条件下,金属液体中晶胚的形成和增大,将引起系统自由能变化: 转变为固态的那部分体积,引起自由能下降; 晶胚与液相之间增加的界面,造成自由能(表面能)增大,设单位体积自由能的下降为Gv (Gv 0),单位面积的表面能为;假设晶胚为球体,半径为r, 则过冷条件下形成一个晶胚时,系统自由能的变化为:,临界晶核 Critical nucleus,令 ,则可求得 r*: 随过冷度T 增大,临界晶核半径减小。即金属液体中会有更多的晶胚可以成为晶核,形核的几率增大 对于纯铜的均匀形核,一个临界晶核大约包含200个原子,临界晶核:过冷金属液体中的晶胚,只有大于一定尺寸r*后,才能稳定存在并继续长大,即实

8、现晶胚向晶核的转变,自由能变化与晶胚(核)半径的关系,r*,临界形核功 Critical nucleation power,临界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自由能的变化G* 0,说明形成临界晶核是需要能量,即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G*为临界形核功,形成一个临界晶核时,自由能的变化(即临界形核功)为: A* 临界晶核的表面积,自由能变化与晶胚(核)半径的关系,临界晶核形成的必要条件:液体中的能量起伏,即,临界晶核形成时,自由能增加量等于其表面能的三分之一 液、固两相之间自由能的差值提供形成临界晶核所需表面能的2/3 而另外的1/3,即临界形核功G*,则必须依靠液体中存在的能量起伏来提供,自由能变化与

9、晶胚(核)半径的关系,随过冷度增大,r*和G*减小,有利于形核; 随过冷度增大(温度降低),原子从液相向晶胚扩散的速率降低,不利于形核,形核率 Nucleation rate,形核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金属液体中形成的晶核数,如图,金属的结晶在达到某一过冷度( 0.2Tm)时,N 急剧上升 均匀形核所需的过冷度,Fe为295、Ni为319,过冷度较大!,均匀形核的形核率主要受过冷度的控制,然而,过冷度的影响却是两个矛盾的方面:,A 常数约为1035; 约为10-2; G* 临界形核功,非均匀形核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非均匀形核 (非均质形核、异质形核),

10、实际金属结晶时,往往在不到10的很小过冷度下就开始结晶了,并不需要均匀形核时那样大的过冷度。 原因是,在实际金属液体中,存在许多微小的固相质点;另外,锭模的内壁总是与金属液体接触的,这些固体的表面为晶核的形成提供了方便,晶核优先依附于这些现成的表面而形成,非均匀形核原理,设一个晶核, 在已有固相W 的平面上形成, L表示液相(如图),晶核 的形状是半径为r 的球冠,球冠底圆半径为R,此晶核形成时,自由能的变化为: G = Gt + GS (1) Gt 体积自由能变化(下降) Gs 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增加) 晶核形成后,不仅增加了晶核与液相L之间的(-L)界面,而且还增加了一个晶核与原固相W之间

11、的(- W)界面,但是,减少了一个与后者面积相同的(W L)界面 此晶核形成时,表面自由能的变化为:,GS = AL L + AW W AW LW (2) A 球冠表示面积; 单位界面能(用表面张力表示),在三相交点处,表面张力应达平衡,即 LW = L cos + W (3) 晶核与原固相W 间的接触角 由几何关系可得: AW = R2 = r2 sin2 (4) AL = 2 r2(1-cos ) (5) 将(3)、(4)和(5)式代入(2)式,整理可得: GS = L r2(2-3cos + cos3 )(6),球冠状晶核的体积为:V= r3 (2-3cos + cos3 ) / 3 晶

12、核 的体积自由能变化为: Gt = VGv = r3 (2-3cos + cos3 ) / 3 Gv (7) 将相关式子代入(1)式,即可得到形成一个球冠状晶核自由能的变化: (8),同样,令 , 便可求出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 (Gv 0) 与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公式: ,两者形式上完全一样 表明,在同样的过冷度下,非均匀晶核与均匀晶核的临界半径大小一样 但是,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的体积要比均匀晶核的体积小得多 将临界晶核半径r*代入(8)式,即可求得非均匀形核的临界形核功: (9) 比较均匀形核的临界形核功 ,可知: (10),例题:如图所示依附于基底生长的银的固态晶核,其中表面张力

13、L/B=410-5J/cm2, L/S=2.2710-5J/cm2, S/B=1.910-5J/cm2。 (1)计算接触角的大小; (2)计算非均匀形核功与均匀形核功的比值。,解:(1)由式,得出:,(2)由式,非均匀形核 小结,1)球冠形的非均匀形核与球状的均匀形核有相同的临界半径 2)接触角 愈小,形核功愈小,形核时所需的临界过冷度T 也愈小,非均匀形核也容易 3)可以向液体中添加“活化剂”,降低晶核与基底之间的界面能S/B,以降低角,帮助形核 4)凹面对形核促进效能高,平面居中,凸面较小,晶体长大 Crystal Growth,晶核形成后,立即开始长大。晶体长大就是液相原子向固相转移(扩

14、散)的过程,即通过液体中单个原子或若干个原子同时依附(吸附)到晶体的表面上,并按照晶面原子排列的要求与晶体表面原子结合起来。 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必然影响晶体的长大方式。 固-液界面处的温度低于熔点一定值,即具有一定的过冷度,是晶体得以长大的必要条件。过冷度越大,晶体长大率度越快。 晶体长大的方式和长大速率对金属的结晶组织影响很大。,固-液界面按微观结构可以分为两种: 光滑界面 smooth interface 粗糙界面 rough interface,固-液界面结构solid-liquid interface,光滑界面(小平面界面): 指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固液两相截然分开,从微

15、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但是从宏观来看,界面呈锯齿状的折线。 粗糙界面: 在微观上高低不平、粗糙,存在几个原子厚度的过渡层,但是宏观上看,界面反而是平直的。,从微观上划分界面!,晶体长大方式和生长速率,晶体长大也需要一定的过冷度。长大所需的界面过冷度称为动态过冷度,用Tk表示 具有光滑界面的物质,其Tk约为12;具有粗糙界面的物质,Tk仅为0.010.05 不同结构类型的界面,具有不同的长大机制,粗糙界面晶体长大机制 连续长大,粗糙界面上,约有 50% 的结晶位置空着,液相原子可以直接进入这些位置,从而使整个固-液界面垂直地向液相中推进,即晶体沿界面的法线方向向液相中生长。 这种长大方式叫做垂直长大vertical growth,或连续长大,这样的晶体生长速率很快。,光滑界面晶体长大机制(I) 二维形核 two-dimensional nucleation,光滑界面,每向液相中长大一层都是由一个二维晶核(一个原子厚度的晶体小片)先在界面上形成,接着这个二维晶核侧向生长,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结晶完成。 由于形成二维晶核需要形核功,这种机制的晶体长大速率很慢。,光滑界面晶体长大机制(II) 籍螺型位错生长,光滑界面,液相原子可以直接添加到界面上由于晶体缺陷而形成的台阶上,从而使晶体不断长大。如螺型位错在界面露头就可以提供台阶。 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