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8976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邢台市第二十八中学 张路恩一、课程资源分析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水份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编排的。我们都知道,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正常进行是万物赖于生存的前提,因此,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和实验很多,更有利于我们从理性上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的意义,以及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从而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并树立自觉爱护绿色植物的优良品质。二、教学策略和手段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根吸收水后,如何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很自然的提出问题“植物吸收来的水主要的用途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2、继而展示“玉米一生需水量”的资料,以引起学生研究蒸腾作用的兴趣,然后围绕蒸腾作用的场所、主要结构、作用等顺利进行本节的叶片结构、气孔的结构及开闭原理、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等知识的教学。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能力目标: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水土保护的作用,保护森林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3、形成保护森林的情感和意识。 难点: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五、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收集资料。 2、 教师准备:实验准备 收集资料。六、教学流程(一)引言: 引导学生复习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然后由于学生总结出水份由根毛吸收经根、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进入叶内的细胞,自然而然的引出水进入细胞后的用途,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畅所欲言后,适时打出资料“玉米一生需水量”的资料,并让学生分析资料,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植物体吸收的水98以上用于干什么?”“这部分水的去向”等等并引导学生回顾小学自然课,引出蒸腾失水知识,并引出蒸腾作用的场所、相关的主要结构、其主要意义,以此引

4、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热情。(二)新课教学1、叶片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后,依据教材方法、步骤以及实验小组为单位,练习徒手切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然后再观察叶片的永久切片并比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反思实验中的不规范、不正确地方及实验技巧等,教师巡回指导,适时提示、更正等。最后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加深理解“叶片的结构”。2、气孔的结构及开闭原理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思考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正面和背面哪一面气泡数目多,为什么?”引出有关气孔知识,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有关结构、开闭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由教

5、师指出:植物吸入水后,绝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又回到了生物圈中,这有何意义,并由教师展示相关资源:(1)说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恰恰相反的道理(2)谈体会:在炎热夏季,走在水泥路面和林荫小路上感觉有何异同?引导学生结合小学自然知识能归纳出蒸腾作用自身意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水循环过程,并讨论绿色植物水循环中的作用,最后,观看教学录像、展示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进一步理解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理解森林能储蓄水源、增加大气湿度,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建立起应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等。七、课后作业 用你喜爱的方式去理解“

6、山青水秀”。八、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整体教学设计,是从学生的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学生收集资料、生活经验积累和教材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有计划的培养了学生的的观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甚至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课程资源相对丰富,也比较容易收集素材,但对丰富的资源如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值得我们教师认真反思和研究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必须附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附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才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否则就会干扰误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